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世界史 > 治学心语 >

研究和编纂中国版《非洲经济史》的几点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20-04-08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 舒运国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与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水平相比,中国学术界对于非洲经济史的研究水平不高,因此中国版《非洲经济史》目前在整体研究水平上尚难以赶超世界前沿水平。尽管如此,中国版《非洲经济史》仍然具有自己的特色,诸如充分利用中国古籍资料、全面深入阐述中非经贸关系以及独特的非洲经济史历史分期等。在非洲经济史研究领域,中国学者任重道远,一方面应该拓宽与国外学术界(尤其是非洲学者)的联系和交流,另一方面,必须注重理论建设和资料积累。相信中国版《非洲经济史》的撰写将推动中国非洲经济史的研究。
    关 键 词:非洲史/中国版《非洲经济史》/非洲经济/非洲社会
        作者简介:舒运国,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项目成果: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多卷本《非洲经济史》”(14ZDB063)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高峰高原学科研究项目成果。
    非洲经济史既是非洲史的一个重要分支,又与经济学存在密切的联系。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的急剧升温和非洲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非洲经济史越来越引起中国非洲史学界的关注。2014年,作为国内长期研究非洲经济史的学术机构之一,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导申报的多卷本《非洲经济史》获批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由于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独立撰写完整的非洲经济史,因此课题组习惯把它称为“中国版《非洲经济史》”。四年来,课题组在进行非洲经济史研究和撰写过程中,进行了许多思考,下面就此做一汇报,求教于学术界。
    中国版《非洲经济史》在学术水平上怎么定位?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一番梳理与评估。
    1.西方学术界的非洲经济史研究
    纵观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术界的非洲经济史研究,主要在以下四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第一,破除欧洲中心论对于非洲经济史的统治。欧洲中心论,也称欧洲中心主义(Eurocentrism),是一种用欧洲的价值标准来衡量世界的世界观。它的主要内容为:(1)欧洲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典范,它代表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因此必然引领全球文明的发展;(2)欧洲之外的地区和国家的文明,都必须以欧洲文明为标准加以衡量,“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凡是与欧洲文明不同的一概否定。
    长期以来,欧洲中心论在非洲经济史研究中盛行。关于前殖民时期的非洲经济,西方学界一直流行一种悲观的观点,认为“传统非洲社会”是“非经济社会”(non-economic Africa),这是一种孤立的社会,是一种静止不变的实体,即便它以龟速发展,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①于是,西方学者认为,非洲大陆在西方殖民入侵之前,不存在什么经济活动。按照这个逻辑,非洲没有什么经济史可言。
    在非洲国家独立后,非洲经济史学者发掘史料,努力恢复非洲大陆经济活动的历史原貌。在这方面,一个突破性标志是戴克(K.O.Dike)1957年出版的著作《尼日尔三角洲的贸易和政治》。作者揭示了19世纪尼日尔河三角洲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其重要表现是非洲人重新塑造了该地的体制,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政治、经济战略以应对各种新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作者在著作中强调了当地因素的作用。通过对于尼日尔三角洲社会历史的长期观察,戴克推翻了长期以来流传的关于非洲社会静止不前的“神话”。②之后,此类研究成果不断涌现,③有力地批判了欧洲中心论。
    第二,研究范围逐步铺开,既有非洲大陆的整体研究(如已经出版了近十本不同类型的《非洲经济史》),又有次区域(如东非、西非、南部非洲、北非等的次区域经济史)和国别层面(如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埃及的国别经济史)的研究;既有对于古代非洲经济史的研究,又有对于近代殖民时期和现当代非洲经济史的研究;既有对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又有对于微观经济部门的研究。总之,非洲经济史的研究已经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研究的态势。④
    第三,逐渐形成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同学科(历史学、经济学、考古学、人类学、骨骼生物学、历史语言学、人类体格学、植物学)的学者带着各自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进入非洲经济史研究领域,给非洲经济史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不但有效克服了历史资料稀缺的难题,而且把研究不断推向新的领域和高度。典型的例子包括:运用历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建立了长时段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人体测量学方法研究了殖民地时期经济作物扩张对于非洲居民的影响;运用推算法和参照法建立了1850年以后的非洲各国人口序列数据等。⑤
    第四,经过多年研究,在大西洋奴隶贸易规模、前殖民地时期非洲大陆的生产力和贸易、殖民地经济、女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非洲国家财政与教育、价格、工资与财富等专题研究上获得了重大进展。以大西洋奴隶贸易为例,经过各国学者的艰苦攻关,现在已经建立了“跨越大西洋奴隶贸易资料库”。该资料库又可以分为三个分支,即“航行研究资料库”(Search Voyages Database)、“奴隶贸易估测数据资料库”(Examine Estimates of the Slave Trade)以及“黑人姓名资料库”(Explore the African Names Database)。每个分支资料库的内容都十分丰富。以“航行研究资料库”为例。其研究的时段为1514-1866年,涵盖了35000次航行。通过这个资料库,可以查询其中任何一次航行的具体资料,比如:航行识别号、船名、船长姓名、奴隶抵达年份、购买奴隶的主要地区、奴隶上岸的主要地区、船主、国旗、非洲人的抵抗、航行起始地、航行目的地、出发时船员人数、航行中船员死亡数、上船时奴隶总数、下船时奴隶总数、奴隶中男性所占比例、奴隶中女性所占比例、奴隶中男童所占比例、奴隶中女童所占比例、奴隶中儿童所占比例、死亡率等。十分明显,大西洋奴隶贸易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⑥
    必须指出,在西方学界,与世界经济史或者其他地区经济史研究相比,非洲经济史研究,尤其是对于非洲传统经济领域的研究,仍然显得落后。这与非洲经济史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资料不足有直接的关系。以已出版的《非洲经济史》为例,西方学界至今问世的约有近十个版本,但是各版本所界定的地域、时段各不相同。在涉及的地域上,有的限于热带非洲,有的限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有的则涵盖了整个非洲。在涉及的时段上,有的涉及前殖民时期与殖民时期,也有的从远古至独立后。十分明显,至今尚没有达成关于地域和时段的共识。因此,非洲经济史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非洲本土的非洲经济史研究
    非洲本土学者是全球非洲经济史研究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生活在非洲,对于非洲经济的了解无疑更加直观和深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非洲本土学者对于非洲经济史的研究,与西方学者相比显然是滞后的。不过,非洲本土学者对于非洲经济史的研究亦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研究轨迹与方式与西方学者有所不同。他们的研究轨迹大致可以归纳为:20世纪80年代主要关注对非洲悲观主义的批判;90年代出现了经济理性的阐释和反资本主义辩论;进入21世纪之后,主要聚焦于非洲历史和土地问题的“复兴”。在研究方法上,他们更加倾向于使用实证而非计量统计的方法。换言之,非洲本土学者更多使用的是历史学的研究方法,而非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研究时间较晚,起点较低。非洲大陆在殖民地时期教育十分落后,本土人才稀缺;独立后,教育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学者队伍的发展仍然滞后,而且数量不足。直至今天,非洲经济史的主要话语权仍然掌握在西方学者手中。著名非洲经济史学者奥斯丁(Gareth Austin)在2015年发表了《非洲的非洲经济史研究》,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尤其是热带非洲进行了调查。他认为非洲学者对于非洲经济史的研究,不但受到历史资料条件的束缚,而且他们与经济学家的交流合作不够,因此还难以出现成规模的、世界级水平的研究成果。⑦十分明显,非洲本土学者在非洲经济史研究领域虽然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与西方学界的研究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三,在批判欧洲中心论方面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在非洲经济史研究中,非洲本土学者对于欧洲中心论进行了严肃的批判。以戴克、桑登和扎泽拉为代表的非洲本土学者,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严谨的研究态度,对于长期流传在非洲经济史研究领域的欧洲中心论进行了驳斥。除了戴克的研究外,桑登对于非洲传统农业的研究证明非洲农业在不断发展,在某些部门生产力达到较高水平。扎泽拉的《非洲现代经济史》代表了非洲本土学者的研究水平,产生了较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非洲本土学者在批判欧洲中心论时,也出现了非洲中心主义的倾向,这是必须加以克服的。
    3.中国的非洲经济史研究状况
    中国学者对于非洲史的研究,长期以来受中非双方经济、社会和人员往来不足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可以说是非常薄弱。但鉴于中非源远流长的交往与友谊,中国学者克服各种困难,一直在学术上保持着对非洲的关注,尤其是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之后。总的来说,中国的非洲经济史研究大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至今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众所周知,中国的非洲史研究虽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启动,但是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进展甚微。进入80年代,非洲史研究才有了较大起色,但是整体水平仍然十分落后。作为非洲史分支的非洲经济史,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必然受到非洲史研究水平的制约。因此,当下非洲经济史虽然开始有了一些研究,比如对于非洲奴隶贸易、殖民地经济和独立后的非洲经济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但是整体上仍然与非洲史研究融为一体,没有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尚处于起步阶段。这表现在:其一,非洲经济史的研究受到非洲史研究广度和深度的制约,尚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其二,中国学者当前主要处于引进和介绍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成果的阶段,尚不具备出现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条件和能力;其三,中国至今没有独立和专门的非洲经济史研究机构、研究队伍或者研究组织,也没有专业的非洲经济史刊物。由于中国对于非洲经济史的研究起步晚,因此缺乏研究所必需的学术和资料积累。众所周知,学术和资料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中国学者当前很难在非洲经济史研究中有突破性的成果。
    第三,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稀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缺少经费和缺少语言交流能力的,中国学术界对于国际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不甚了解。近几年,这种情况逐步得到很大的改善。
    第四,目前中国的研究者主要来自历史学专业。中国学界对于非洲大陆的研究,首先是从历史学开始的,对于非洲经济史的研究只局限在非洲史的范畴内,仅仅把经济史视为非洲史中的内容,并没有凸显它的经济性质。当然,随着中非经济关系的升温,人们对非洲的经济领域越来越感兴趣,于是,一些经济学的学者开始注视和研究非洲经济,这就必然会涉及非洲经济史。当前,已经有一些经济学的学者开始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非洲经济史的研究领域。虽然,这还只是开始,相信这种趋势会日益明显。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健康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国外,虽然在20世纪40年代已经出现了零星的研究文章,但是非洲经济史作为一门学科在60年代非洲大陆独立之后才真正诞生。西方学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在今天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非洲本土的研究虽然落后于西方学界的研究,但是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相比之下,中国学者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国外。中国对于非洲经济史的研究尚处初级阶段,研究水平不高。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于中国版《非洲经济史》的学术水平定位是:我们的目标不是赶超世界前沿水平,而是尽可能完整地介绍非洲经济史目前研究的状况,尤其是国际学术前沿的研究动态,在这样的基础上,努力呈现给读者一幅比较完整的非洲经济史全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