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 张荫曾 北宋时期所铸钱币在泉家中有着“四最”之誉——版别最多、工艺最精、书法最美、出土量最大。尤其是北宋徽宗赵佶在位时所铸的十三种钱币,达到中国铸币文化的高峰,也可以说是达到了最高水平,尤以崇宁、大观、宣和钱为其杰出的代表。其版别以宣和通宝最为繁杂。华光普主编的《中国古钱大集》收集的宣和元宝有19种版别,而宣和通宝小平钱的版别就有66种之多,但事实上,这并没有收集齐全。时至今日,新的版别仍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宣和通宝钱这一“富矿”资料。 我收藏的这枚宣和通宝小平钱(见图),直径2.51厘米,厚1.2毫米,重4.4克,宽缘重轮,隶书,大和,粗字,隔轮。其最为特异之处是重轮。在钱币铭文四周明显又有一道重轮,把钱缘显得更宽,重轮更为突出。据了解,钱币上出现重轮这一特征,只有唐肃宗于758年所铸的乾元重宝有之,且重轮均在后背,正面钱文则无。北宋期间数百种钱币,更无一品在钱币正面有重轮现象。 其次是宽缘,实测缘宽为2.9毫米,可称得上是宣和通宝小平钱之最。还有一点奇特的是钱背左侧有一道月痕,长约4.2毫米。据此,笔者查阅了诸多钱币资料,并对比了所见过的数百枚宣和通宝钱实物,均未发现有星月纹的。由此判断,这应当是宣和通宝小平钱中的出谱品,颇具研究价值。至于钱文四周出现重轮纹是铸钱时古人有意为之,还是铸钱时偶然压叠所致,众说纷纭。今将其展示出来,以飨同好,也期待方家共同探索研究,解开其中疑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