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句读新说 (首发) 陆平 南京市金陵中学 这里要讨论的是《孟子·梁惠王》第七章(一般称为“齐桓晋文之事章”)的一处句读。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是一直以来的句读。“于我心有戚戚焉”或“心有戚戚”被作为成语广泛使用。“戚戚”,一般注为“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是承袭了赵岐注“戚戚然,心有动也。” 钱绎疏《方言》“冲,俶,动也”云:“戚与俶声近,义亦同也。”(《方言笺疏》卷十二)马建忠把“于我心”解释为前置的介宾结构:“‘于我心’,‘有’字之转词也。犹云‘有戚戚于我心’也。今先置者,亦以明意之所先也。”(《马氏文通·虚字·于字之用》)[1]这为“心有动”之注提供了词汇、语法方面的支持。 但是,前文的“他人有心”“不得吾心”及下文的“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之“心”,均指心思、思想,而所注“内心”之“心”指情绪,不够贯通。于是,诸家往往将“于我心有戚戚焉”译为“我的心里倒有些感动了”,[2]或意译为“我的心便豁然明亮了”“我便茅塞顿开”[3]。但是“心动”所表现的情绪波动,一般是消极的,如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怊怅自失,使人心动,无故自恐。”这种“心有动”,与齐宣王所表达的心灵感到共鸣,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我们认为,可以参考本章的“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将该句读为“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孟子》多有用“之于”连接主语与谓语动作对象的例子,多数在对象后有“也”字表示停顿: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上》第三章) 君之于氓也,固周之。(《万章下》第六章) 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万章下》第三章) 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子思不悦。(《万章下》第六章) 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告子上》第十四章)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尽心上》第四十五章) 亦有不用“也”字停顿的: 耻之于人,大矣!(《尽心上》第七章) 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公孙丑上》第二章) 《告子上》第七章中的一个句子,以“有”为谓语,以“焉”绝句,很接近“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差别在于,“戚戚”叠音,为形容词,不同于“同耆”的名词性。与“有戚戚焉”结构更相近的,在同章有“殆有甚焉”。杨伯峻认为后者的“有”是副词,同“又”,可译为“更”。[4]杨逢彬则认为是单音节形容词前缀。[5]考虑到《孟子·滕文公上》第二章有“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有甚焉”或即“有甚焉者(矣)”,“有戚戚焉”很可能相当于“有戚戚焉者(矣)”。 谓语后有“焉”字的句子,《孟子》中还有这些: 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万章下》第六章) 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公孙丑下》第二章) 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万章上》第三章) 这些“焉”字,固然可以理解为句末语气词,但也可以解为兼词,相当于“于是”,复指上句的“于舜”“于伊尹”“于弟”。所以“有戚戚焉”的“焉”可能不是形容词的后缀,而是复指“于我心”。 “戚”有亲近义。《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毛传:“戚戚,内相亲也。”《吕氏春秋•见本》:“为政者反民性,然后可以与民戚。”高诱注:“戚,亲也。”《孟子•梁惠王下》第七章也有:“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汉书·杜邺传》:“夫戚而不见殊,孰能无怨?”颜师古注:“戚,近也。殊,谓异于疏者也。”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可以译为:先生的话跟我的心理,真是非常贴近的了。 [1] 马建忠著:《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9月,第258页。 [2] 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20页。 [3] 杨伯峻编著;兰州大学中文系孟子译注小组修订:《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2年11月,第19页。郑训佐、靳永译注:《孟子译注》,2009年4月,齐鲁书社,第15页。 [4] 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1981年2月,第295页。 [5] 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第29-30页。 点击下载附件: 2071陸平:“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句讀新說.docx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