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专门考古 >

【文萃】燕国城市的城防建设

http://www.newdu.com 2020-04-29 《华夏考古》2019年第6期 艾虹 参加讨论

    燕国是周代存在时间最长的姬姓封国。自西周初年受封,至战国末期为秦所灭,在长达八百余年的时间里,燕国曾修筑了大批规模不等、功能各异的城市。两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是战争频繁的历史时期。为适应复杂的斗争形势,燕国极为注重城防建设。完备的防御体系,为保障城市安全和实现政权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燕国城市的考古发现情况
    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燕国城市考古已取得丰硕成果。考古所见的燕国城址年代跨度很大,自西周早期到战国晚期均有发现。按照城址的性质和等级,基本可以分为都城、郡城及各级地方城址等。在燕国边地和长城沿线,还有众多边城、障城等军事城址,这些军事城防在地方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燕国曾多次迁都,并实行多都制。现已发现并确认的燕国都城,主要有董家林古城、蓟城、窦店古城、南阳遗址、古贤村城址和燕下都等。近年来,河北满城要庄也确认发现了一处西周城址,可能与西周分封甚至是燕国初封有关。另外,战国末期燕王喜退守辽东,还曾以襄平作为都城。在上述几座城址中,以董家林古城、窦店古城和燕下都的考古工作最为深入,是研究燕国城市的重要材料。
    郡城是燕国重要的地方城址,地位仅次于都城。燕昭王时期国力强盛,在击破东胡之后,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五郡。在这五座郡城中,上谷郡和右北平郡的郡城已被基本确认,分别为今河北省怀来县的大古城和天津市宝坻县的秦城,并已经过调查发掘。
    出于防御需要,燕国在南、北边境分别筑有长城,并在其沿线构筑了大批边城和障城等军事城防。边城是燕、赵、秦等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而在边境修建的城市,当时各诸侯国边境间的城市也被称为边城;障城,文献中又称作鄣或亭鄣,是用于瞭望敌情和军事戍守的军事设施,一般设在长城沿线内侧,规模小于边城,采用石砌或土筑城垣,个别障城的一侧直接利用长城墙体,故也被视为长城的附属设施。
    二、燕国城市的选址情况
    城市的选址,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和城防建设。可以说,科学合理的城市选址,本身就是古代城防建设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内容。在探讨具体城市的城防建设前,首先分析燕国城市的选址情况。
    在燕国的5座都城遗址中,董家林古城、窦店古城皆处于大石河沿岸,南阳遗址、古贤村城址皆位于古易水一侧,燕下都则处于北易水与中易水之间,均建于河流沿岸的台地之上。这表明燕国都城在位置选择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这种选址方式,具有多重优势。宽阔平缓的台地,能为城市建设提供充足的空间,同时邻近的水源,又能满足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另外,河流沿岸的土壤一般较为肥沃,适宜农耕,物产丰富,是城市发展的良好腹地。更为重要的是,将城市建设于河流沿岸,能充分依托河流设防,有效提升城市的防御能力。
    燕昭王时,大将秦开袭破东胡,燕国疆域大为拓展。为了加强防御和实行管理,燕国在北部和东北地区设立了五郡。目前尚未完全廓清燕国五郡治所的详细情况,但结合相关文献和既有考古成果可知,燕国郡城在位置选择上,仍以河流沿岸作为首选。燕上谷郡郡城大古城三面环水,燕右北平郡治所秦城,亦处古鲍丘水北岸。余下三郡中,燕渔阳郡治所渔阳故城地处今怀柔水库沿岸,燕辽西郡治所地处古濡水支流,燕辽东郡治所地处衍河(今太子河)北岸。燕国郡城的地位仅次于都城,是燕国地方行政区划中的最高一级,具有军事防御和管辖地方的重要作用,在城市选址上,与都城具有内在一致性。
    燕长城沿线的边城和障城,直接依托天险或依附长城而建,既有灵活性,也有一致性,有着强烈的军事色彩。长城与边城、障城、烽燧等军事设施相配合,从而形成了一套系统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据此可知,燕国城市在位置选择上,极为注重对自然条件的利用。都城、郡城等大型城址,基本选址于大型河流沿岸,使城市的一面或多面环水,在涉水工具尚不发达的先秦时期,这无疑是提高城市防御能力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边城、障城等军事城址,主要依托山川河流,凭险而建,或直接依附长城,从而达到易守难攻的效果。燕国城市的选址,是其城防建设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内容。
    三、燕国城市的城防建设
    城市的防御功能,需要运用多重防御要素才能实现。城防要素的应用方式和配合情况,直接关系着城防建设的成败。就考古发掘情况来看,燕国城市的城防要素主要包括城垣、壕沟、马面和望楼等。城垣是城市防御体系的核心。为了加强防御能力,燕国在城市营建中,极为重视城垣的应用和建设,这在燕国都城的建设中体现地尤为明显。在燕国都城的城垣外围,还设有壕沟或护城河,以阻挡和延缓敌人进攻。城垣与壕沟、护城河的配合,有效地提高了城市防御能力。
    在燕下都东城,还发现有3处依附于城垣的防御性建筑马面和望楼等。这些附属建筑的设置,在预警和作战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能有效增强城垣的防御能力,是燕国城防建设进步的重要体现。
    作为封闭的防守空间,城市的平面结构直接影响着防御效果。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都城由一个‘城’发展为‘城’和‘郭’连结的结构”,“两城制”逐渐成为东周列国都城的主要形制,燕国都城亦是如此。从燕下都的营建过程来看,东城的营建时代要早于西城,四面均设有高大宽厚的城垣,是城市的核心和主体部分,具有完整的防御体系。后来,为了增强城市的防御能力,又在其西侧构筑了郭城。除了构筑郭城,燕下都外围还发现有多处防护建筑。战国时期,随着国力的增强和疆域的扩大,为实行管辖和镇守,燕国建立了各级地方城市和大批军事城址。这些城市在结构和布局上,也充分考虑到了军事防御的需要。除长城沿线的小型障城外,战国时期燕国城市的形制趋于复杂,基本改变了单城制模式,或双城并列,或内外相套,既有利于统筹城市规划,又能有效增强防御能力。
    燕国击破东胡以后,在北境构筑了北线长城,并设立了军事色彩强烈的五郡和大批军事城防设施,建立了一套庞大的联防体系。在这套防御体系中,长城是军事防御的前沿,也是第一道防线。在长城沿线还建有众多烽燧、障城、关塞和边城等军事设施。其中烽燧通常被视为长城的附属设施,起着瞭望和通报军情的作用。障城主要用于戍守,在选址和构筑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关塞是扼守边关要塞和交通要道的军事据点。边城是长城防线的后盾,可以分段统筹,组织防御,在后勤保障和军事补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燕北线长城及其沿线的各类军事设施,共同形成了一套点面结合、纵深防御、互为补充的大型防御系统。长城沿线的边城、关塞和障城,数量众多、分布密集,依托长城及有利地形设防,能够在战时相互策应,互为犄角,为维护边地的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城防建设是古代城市的一项重要功能,因而备受关注。燕自受封之初,便迫于戎狄之间,肩负着镇守周王朝北疆的重任,到东周时,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且规模不断扩大,因而燕国一直极为注重城防建设。为了提高城市防御能力,除了在选址时注重依托天险外,还贯彻着“城郭沟池以为固”的防御理念,通过坚实、宽厚、高大的城垣来阻隔敌人的进攻,并在城垣外围设有壕沟、护城河等防御屏障,在城垣上构筑马面、望楼等附属设施,以强化防御能力。燕国城市还出现了由单城制向两城制的转变,这种形制上的变化,也为大型城市的防御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燕国疆域的扩大,还修筑了北线长城,并在其沿线构筑众多烽燧、障城、关塞和边城等军事设施,从而形成了边地联防体系。燕国的城防建设,为保障燕政权的安全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着周代北方城市发展的时代特色,是先秦城市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华夏考古》2019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齐泽垚/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