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曾公編鐘銘文的“駿聲有聞” 蔣文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曾公編鐘2019年出土於湖北隨州棗樹林曾國貴族墓地M190。《江漢考古》2020年第1期公佈了其中一件鎛鐘和兩組甬鐘的銘文圖版、摹本及初步釋文;鎛鐘和甬鐘的銘文內容基本一致,鎛鐘銘文單獨成篇,甬鐘銘文連讀成篇。[1]無論從歷史還是從語言文字的角度來說,曾公編鐘銘文都具有重要價值,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地方有很多,這篇雕蟲小文只想就其中一小段文句的釋讀略作討論。 銘文中有一段與“南公”有關的敘述,[2]整理者釋文作:“南公之剌(烈),䰻(吾)聖有聞,陟降上下,保埶子孫。”我們認為這段讚美南公之辭當釋讀作:“南公之剌(烈),(駿)聖(聲)有聞,陟降上下,保埶(艾/乂)子孫。” 整理者釋為“䰻”之字在鎛鐘上鏽蝕不清,甬鐘A組中該字作 、 (該組甬鐘有部分銘文重複),甬鐘B組中作 。2020年4月28日《江漢考古》微信公眾號推送了《曾公編鐘銘文初步釋讀》一文後,有學者在微信朋友圈就此字的釋讀發表了意見。李松儒說“所謂的‘䰻’其實是‘濬’的省‘目’加‘攴’之形(摹本‘水’形或誤摹為‘火’形),該字可讀為‘睿’。”[3]袁金平說“‘南公之剌’後一字應釋為‘睿’”。 按,將此字與“睿”一系字聯繫這個思路顯然是正確的。此字可隸作“”,分析為从“火”从“”聲(“攴”“又”通用無別)。[4]“”即“睿/叡/㪫”“”等字的聲符。“”象手(“又”)持鏟臿之類的工具(“歺”)疏鑿阬谷、溝壑(“”),是疏濬之“濬”和谷壑溝壑之“壑”的共同表意初文,一形多用,兼有“濬”和“壑”兩音。[5] 那麼,从“”得聲的這個“”字應該讀為什麼詞呢?我們認為,在這裡“”取“濬”音,从“(濬)”聲的“”和《詩經·大雅·文王有聲》“遹駿有聲”之“駿”記錄的是同一個詞。 將“(濬)”聲之“”讀為“駿”相當直接。“駿”和“浚”古同音,而“濬”和“浚”為一字異體。王弼本《周易·恆》初六、上六“浚恆”之“浚”,鄭本作“濬”,上博簡《周易》作“㪫”;《尚書·益稷》“濬畎澮”之“濬”,《史記·夏本紀》作“浚”。既然我們將“”分析為由“(濬)”得聲,讀為“駿”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將“”和“駿”聯繫之後,“”後面的“聖”自然就當讀為“聲”。“駿聲”應與《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文王有聲,遹駿有聲”有關。《文王有聲》之“駿”一般從鄭箋訓為“大”,[6]“駿聲”之“駿”宜作同樣的理解,它和“俊德”“峻德”“駿命”“峻命”[7]等詞語中的“駿/俊/峻”很可能記錄的是同一個詞(“浚”“駿”“俊”“峻”上古皆同音),皆表示“大”之類的意思。“駿聲”之“聲”即“文王有聲”“遹駿有聲”之“聲”,意為“聲名、聲譽”,且這種聲名聲譽是偏正面的,“聲”猶《大雅·卷阿》之“令聞”、《豳風·狼跋》之“德音”。 清代學者朱駿聲之名即取自《文王有聲》,其字“豐芑”則取自同詩“豐水有芑”。“駿聲”作為一個成詞在傳世文獻中出現得偏晚(似首見於《後漢書·鄭孔荀列傳·荀彧》“公業稱豪,駿聲升騰”),但既然春秋中期時基本纂成的《詩經》中已出現了“遹駿有聲”這樣的句子,春秋中期前段的曾公編鐘銘文使用“駿聲”一詞也毫不奇怪。 總之,“(駿)聖(聲)”就是“大的聲名”。“駿聲有聞”是一個受事主語句,“駿聲”是“聞”的受事。[8]“聞”前面的“有”應即《詩經》中常見的出現在單音節動詞前面的助詞“有”。“聞”即《小雅·鶴鳴》“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大雅·崧高》“揉此萬邦,聞于四國”之“聞”(只不過《鶴鳴》《崧高》這兩句“聞”後用“于”來引進施事者,語義更加顯豁),這個“聞”是“被聽到、被傳播”之意,也可翻譯成“聞名、彰聞、著稱”之類。“駿聲有聞”可譯為“大的聲名被傳播/聞名”。曾公編鐘“南公之剌(烈),(駿)聖(聲)有聞,陟降上下,保埶(艾/乂)[9]子孫”這段話的大意是:南公的功業,大的聲名被傳播/聞名,(南公)升降上下,安保養護子孫。 討論完“駿聲有聞”後,本文還想附帶提出兩則小猜想。 第一則關於曾公編鐘銘文敘述“伯括”的那段話。這段話依拙見可釋作:“淑=(淑淑)白(伯)舌(括),小心有德,召(昭/劭)事一<上>帝,遹褱(懷)多福,左右有周,□神其(聲),受是不(寧),不(丕)顯其靈,甫(匍)匐辰(振/祗)敬。”我們認為“”也是“文王有聲”之“聲”、表聲譽。“□神其(聲),受是不(寧),不(丕)顯其靈,甫(匍)匐辰(振/祗)敬”可能是ABAB形式的句段——“□神其(聲)”與“不(丕)顯其靈”對應,“受是不(寧)”與“甫(匍)匐辰(振/祗)敬”對應。“□神其(聲)”“不(丕)顯其靈”似可與《商頌·殷武》“赫赫厥聲,濯濯厥靈”對讀,是讚美伯括聲譽、威靈之辭;“受是不(寧)”“甫(匍)匐辰(振/祗)敬”則是描述伯括不敢安寧懈怠、全力以赴恭恭敬敬。如果這一推測不誤,或許可以為考慮“神”字上面那個難識之字提供一點線索。 第二則關於秦公鎛銘文的“叡尃(敷)明井(刑)”。一般似將“叡”理解成“睿智”之意,現在看到曾公編鐘銘文“—駿”之例,不知是否可以考慮將秦公鎛的“叡”讀為“駿”、訓“大”,“駿敷”或表“大大地敷布”一類意思。 2020年5月1日 [1] 郭長江、凡國棟、陳虎、李曉楊:《曾公編鐘銘文初步釋讀》,《江漢考古》2020年第1期。 [2] 見鎛鐘第21-23行。甬鐘A組M190:244左鼓部、M190:236右鼓部、M190:236左鼓部。甬鐘B組M190:235左鼓部、M190:231鉦部。 [3] 同樣的內容ee(單育辰)亦發布於簡帛網討論區(http://www.bsm.org.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454)。該討論帖中還有其他網友的發言涉及到本文所討論的字詞,此恕不引。 [4] 甬鐘B組的形中,“歺”的上部筆劃錯誤地偏移到全字右半去了。 [5] 詳參鄔可晶:《說金文“”及相關之字》,《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第216-235頁。 [6] 偶有人提出不同意見,如林義光解此“駿”為“長”、和金文“畯尹四方”“畯臣天子”“畯保四國”“畯在位”之“畯”聯繫(見林義光:《詩經通解》,中西書局,2012年,第326頁)。按:解為“長”似不如鄭箋解為“大”;金文“畯”如何理解尚無定論,仍有待研究,但金文中部分“畯”確實有可能可與“遹駿有聲”之“駿”聯繫。 [7] 用例如:《尚書·堯典》“克明俊德”,《禮記·大學》引作“克明峻德”;《詩經·大雅·文王》“駿命不易”,《禮記·大學》引作“峻命不易”。 [8] 具體來說,屬上古漢語受事主語句的意合句類型。關於意合句,參姚振武:《先秦漢語受事主語句系統》,《中國語言》1999年第1期;亦可參姚振武:《上古漢語語法史》,第401-405頁。 [9] 李松儒、ee(單育辰)認為“保埶”讀為“保乂”,可從,但舉《尚書·康王之誥》“保乂王家”與銘文不夠貼合。銘文“保艾(/乂)子孫”更接近於《詩經·小雅·南山有臺》的“保艾爾後”。 点击下载附件: 2072蔣文:說曾公【田求】編鐘銘文的“駿聲有聞”.docx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