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汉代没有考核是真的吗?仅凭名望取士

http://www.newdu.com 2020-05-08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汉代没有考核是真的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科举制创立之前,举孝廉等以士人名望的为标准的察举制盛行一时。察举制与科举的不同就在于不用考试,而是由地方长官推举本地名望高的士子出仕。如果一个人的名声很大,那么地方官员便会推举他当官,而且名声越大,当的官就越大。因此常有人一入仕便成为千石(shi2)的县令,甚至二千石的郡太守,那就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了。
    难道被推举的官员都是孝廉,即使是孝廉,那么真的有治政之能吗?这样的漏洞,我们平常人动一下脑筋便能想到,何况那些洞察人心的政治家。其实察举之后,官员是有试用期的,一般为一年,官职前面也会备注“试”。
    
    “试”不是考试,而是试用。在这一年的试用期内,官员要通过六项考核标准,如果通不过,那么就老老实实回去钻研经卷,等待下一次有人察举你(几乎没有可能)。通过了,那就算是正式踏上了仕途,为一方父母。
    那么这六条考核标准是什么呢?
    《汉书·百官表上》所注引的《汉官典职仪》记载:
    一条:强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尊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加罚,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袄祥讹言。
    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詑所监。
    
    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也。
    当然,这六条也不仅用于试用期考核,而是二千石以下官员在做官期间都必须遵守的律令。汉代有专门的监察机构,在中央是御史大夫,在地方是刺史。层层监管,官员自然不敢懈怠。看来在汉代,名望高重也要有真才实干,否则仕途也不会顺利!
    如果将这六条放到现在,大家觉得有多少官员能过试用期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