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文萃】河南史前城址的分类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华夏考古》2020年第1期 李宏飞 参加讨论

    河南地区是中国早期王朝国家的诞生地,城址是史前聚落的特殊阶段产物。对于河南史前城址进行分类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河南史前城址的发展进程及相应阶段的聚落构成模式,探索王朝国家兴起之际的社会变革。
    一
    根据现有资料,河南地区已经发现并报道了有关发掘资料的史前城址为11座,并可分为三型。
    A型,城内面积通常在10万平方米以内,城内的居住人口规模与同等面积的普通聚落无异。根据城墙的厚度和城址内涵的档次差异,可分为二式。Ⅰ式城墙厚度3~5米,以西山古城、郝家台和后冈为代表,Ⅱ式城墙宽度10~20米,以淮阳平粮台和平顶山蒲城店为代表。
    西山古城位于郑州市古荥镇孙庄村西枯河北岸高出河床约15米的二级台地上,年代在仰韶文化晚期,距今4800~5300年,是目前河南地区年代最早的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圆形,直径约180米,现存城内面积19000余平方米,复原面积25000余平方米。已有的发现表明,该城的整体布局与仰韶文化早、中期的普通聚落有明显相似之处。其一,居民的居住区位于城内。其二,墓葬区分别位于城内和城外。西山古城的壕沟与西安半坡遗址的聚落围沟同属一样的性质,具有阻滞他人进攻的作用,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沟的深度与沟坡的垂直度。
    平粮台城址位于淮阳县大连乡大朱庄西南新蔡河西岸高出周围地面3~5米的台地上,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各185米,城内面积34000余平方米,如果包括城墙及外侧附加部分,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城墙外有城壕。平粮台城址规模与A型Ⅰ式城址相当,但城墙厚度较前者明显增厚,表明聚落自身实力与防护意识都有所增强。城内还发现有高台式土坯墙房子、铜渣,城门处发现有下水管等设施,说明该城的内涵档次明显高于A型Ⅰ式。另外,在F1北部还发现了陶窑Y1,又表明手工业尚未从城内分出去。
    B型城址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上,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升,以孟庄、戚城、徐堡、西金城、王城岗大城为代表。西金城城址位于博爱县金城乡西金城村中东部,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北墙长560米,西墙长520米,南墙长400米,东墙长440米,城内面积25.8万平方米,含城墙面积达30.8万平方米。北墙、东墙和南墙外侧发现有小河或排水沟环绕而成的防御壕沟。城内东南部土岗上的龙山文化堆积深厚,居住遗迹密集,断崖可见长10米以上的大房址,其他部分文化堆积略薄。城外发现大面积沼泽堆积和缓土岗,推测是种植粮食作物的生产经济区。
    C型在B型城址的基础上,内城以内出现宫殿宗庙性质的大型礼仪建筑,城外(或城郭之间)出现了大规模同期遗存,以古城寨为代表。古城寨城址位于新密市曲梁乡大樊庄村古城寨村民组所在的溱水东岸台地上,城内地面高出溱水河床10米,高出周围地面2~5米。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北墙、南墙长460米,东墙长345米,西墙复原长度为370米,城址面积176500平方米。城外南、北、东三面皆发现有护城河,西面利用溱水作为自然屏障。城内发现夯土建筑F1与廊庑建筑F4结合构成的封闭回字形建筑,可视为二里头遗址宫殿宗庙建筑的滥觞。城内出土的陶器大多形制规范,做工精细,还出现了施釉陶器,石质生产工具比较少见。特别是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陶缸残片,多数是夹砂红陶,而灰陶较少,一般都是侈口斜腹尖底,外壁饰绳纹,器壁厚达2~5厘米,底部更厚,内壁上有积青白色层或积深灰色层,青铜器铸造专家推测有些残缸片实际上是熔铜炉的残块。城外有近10万平方米的同期遗存。
    二
    A型城址的年代在仰韶晚期至龙山中期,城址规模与同期常规聚落相当。仰韶晚期的A型Ⅰ式城址西山古城平面呈圆形,具有围沟聚落向城壕聚落过渡的特点,“无积水的‘城壕’,实际是城址的围沟,源于当地早期或同期的聚落围沟;而沟旁人工夯筑的城墙,实际又开了此后黄河流域古城墙建筑工艺的先河”。龙山早期的A型Ⅰ式城址郝家台的形制已转变为方形,表明城址发展摆脱围沟聚落影响,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龙山中期的A型Ⅱ式城址平粮台和蒲城店在地位和规格上较Ⅰ式有明显的提升,却仍未突破同期常规聚落的规模。
    B型城址亦出现于龙山中期,是史前城址发展的第一次重大变革。就城址构成模式而言,B型城址是由若干与A型城址规模相当的同期“聚落”组合构成。以年代相对较早,发掘工作相对充足的孟庄龙山城址为例,从遗迹分布情况看,城内存在西南部和东北部2个同期“聚落”,其中西南部的“聚落”较大,规模大致与A型城址相当,东北部的“聚落”则相对较小。B型城址出现的根本原因应归于史前晚期人口的高速增长。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例,在早期考古学文化向大溪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仅每百年12.80%;由大溪文化向屈家岭文化发展过程中,人口增长达到每百年23.33%的高速度;由屈家岭文化向石家河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人口增长率有所减缓,但因前期的人口基数较大,每百年15.58%的增长速度仍导致石家河文化时期人口数量的空前增多。常规规模聚落(包含A型城址)人口增长导致新“聚落”的孳生,这些具有血缘婚姻关系的同期“聚落”近距离分布,并在外部筑以城垣,由此构成超出常规聚落规模的B型城址。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新的更大的B型城址不断涌现。
    C型城址出现于龙山晚期,是史前城址发展的第二次重大变革。就城址构成模式而言,居民社会地位的显著分化导致了居住方式的重大调整,上层精英阶层居于内城,其他阶层居于城外。尽管如此,急剧的社会变革并没有打破上层精英阶层与其他阶层之间牢固的婚姻血缘纽带。C型城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与更大范围权力集中导致的外来人口融入有关。二里头和殷墟是河南地区史前C型城址发展的继续,两处遗址更为丰富的考古资料印证了外来人口融入导致C型城址规模继续扩大的历史事实。
    根据上文论述可对河南地区史前城址的发展进程得出以下基本认识:年代相对较早的A型史前城址保持了常规聚落的规模;B型城址是史前晚期人口高速增长的产物,由若干具有血缘关系的“聚落”构成,规模不断扩大;C型城址是在B型城址基础上社会分化的产物,融入了外来人口,并在此基础上导致了三代大型都邑级聚落的出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夏考古》202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齐泽垚/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