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裁断公允 经典永驻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李强 参加讨论

    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瓦西列夫的《拜占庭帝国史》是中国学界期待已久的拜占庭通史巨著。作为20世纪最受欢迎的拜占庭通史之一,该书拥有俄文、法文、英文、西班牙文、土耳其文、希腊文、日文和中文等不同语种译本,因“渊博的知识,深刻的洞见,客观公允的评述,确保了该书的长久价值”。徐家玲以30年之功将之翻译,由商务印书馆于2019年1月出版,实属学界之幸、读者之福。
    “拜占庭帝国真正的化身”
    瓦西列夫(1867—1953)是20世纪公认的杰出拜占庭学家,他在拜占庭与阿拉伯世界、斯拉夫世界等领域的史学研究和史料整理方面留下无数佳作良篇。1953年4月,在希腊萨洛尼卡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拜占庭学大会上,大会主席称瓦西列夫为“拜占庭帝国真正的化身”。
    瓦西列夫获得的赞誉与其传奇浪漫的一生密切相关。1867年,瓦西列夫生于圣彼得堡一个军人家庭,大学期间在古典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阿拉伯语等古典—中世纪和东方语言学习中徜徉,并对希腊文化在东方传播的迷人之处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后,他在俄国拜占庭学权威瓦西列夫斯基建议下,从阅读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开始走上拜占庭学研究的专业道路;其间,他远赴巴黎求学,进一步提升了阿拉伯语和埃塞俄比亚语能力,并亲赴拜占庭帝国遗址——西奈半岛的圣凯瑟琳修道院从事考古研究。20世纪20年代中期,瓦西列夫受好友罗斯托夫采夫(20世纪罗马史学家,著有《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的邀约,远赴美国,从教于威斯康星大学,并于美国拜占庭学研究中心——顿巴登橡树园研究中心潜心研究,最终成为学界敬仰的大家。瓦西列夫一生游历东西、博学古今,虽孑然一身,但于拜占庭史学研究硕果累累,亦于音乐中探寻生活的真谛。
    瓦西列夫的众多著述中,《拜占庭帝国史》出版次数最多,阅读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该书1917年以俄文出版,后经修订补充,1952年版成为其最终的权威版本,通行于世。该书详细记载了拜占庭帝国324—1453年的历史,按照时间顺序详述各个王朝的统治者、重大历史事件、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活动等,与此同时更辟专节详述各个时期史学、文学和艺术等文化领域成就,是全面了解拜占庭历史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重要学术观点迄今未过时
    该书何以成为拜占庭历史方面的畅销著作?笔者认为,主要因为它有以下几方面特色。
    第一,公允的英文拜占庭通史。18世纪以来,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盛行200余年,影响世界各地数代人对罗马—拜占庭的认识。不可否认,吉本的作品由于语言优美、文笔简练、内容丰富,受到学界和普通读者的青睐。不过,吉本在著作中所展现的“拜占庭帝国由于基督教和蛮族的胜利而走向衰亡”的观点,也导致数代人对拜占庭历史的认识有失偏颇。20世纪初,从约翰·布瑞评注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开始,英语世界的学人就一直努力改变世人对拜占庭衰败、阴暗、落伍的看法。在这种学术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瓦西列夫,其论著摆脱了吉本的束缚,以更加公允的态度看待拜占庭历史,为英语世界的拜占庭历史研究带来一股清风。
    第二,语言通俗、内容全面。该书撰述通俗、简洁、易懂,是瓦西列夫用于大学任教的教材。由于瓦西列夫并非出身于英美世界,因此该书用词不似英语国家学术著作那般艰涩复杂。在内容方面,它并未囿于传统的政治和军事史,而是关注到各个时期的法律、宗教、文学和艺术成就,所呈现的历史尤显全面丰满。
    第三,文献征引丰富。瓦西列夫在书中征引了丰富的各类证据:既包括大量原始的文本资料,又涉及草纸、钱币、封印以及考古挖掘等史学研究材料,还密切关注世界范围内相关权威学者的研究,以及在当时看来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所引除来自原典的拜占庭希腊文、拉丁文、波斯文、阿拉伯文文献,还包括俄文、英文、塞尔维亚文、现代希腊文、德文、法文等语言的研究文献。比如,书中多次引用20世纪初拜占庭草纸学研究先驱I. 贝尔、J. 马斯佩罗的研究成果;该书1952年版新增的“拜占庭封建制”一节中,引用了奥斯特洛格斯基1951年以塞尔维亚文出版的《普洛尼亚制》,要知道,奥斯特洛格斯基是20世纪重要的拜占庭封建制度研究权威。
    第四,观点权威客观。除完整呈现拜占庭历史外,书中关于许多关键问题的观点迄今仍具权威性。试举几例:关于君士坦丁改宗基督教的原因。自19世纪瑞士历史学家布克哈特的经典论述——“君士坦丁不信仰基督教,他是为野心和强烈的权势欲所左右的天才政治家,是为了实现其世界目标而不惜牺牲一切的人”以来,该问题以“君士坦丁问题”为名,成为学界热烈讨论的经典问题。瓦西列夫考察不同意见后,提出综合性的观点:“即使君士坦丁对基督教颇为了解,他的政治谋略也必然影响到他对基督教的态度,而基督教在许多方面会有助于他。他明白,基督教必将成为帝国各民族间的主要联系因素。”这一观点在当前依旧是关于中世纪基督教以及拜占庭学研究的权威观点。关于希腊半岛和希腊人的血统是否完全斯拉夫化的问题,1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法尔梅赖耶是“第一位公开地、决断性地表达这一判断的人”。这一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论断,在西方世界引起近百年的争讼。瓦西列夫认为,法尔梅赖耶持有的传统观点所依据的史料有失偏颇,综合各种史料可知,“自6世纪末以来在希腊有相当大规模的斯拉夫人移民运动,但它没有导致希腊半岛的完全斯拉夫化,也没有导致希腊人的完全灭绝”。目前关于这一问题最新的研究成果是,通过对古代希腊人DNA样本的检测发现,现代希腊人DNA中大部分均来自古代希腊居民。
    笔者以为,对于国内读者而言,该书翻译出版的意义在于:读者借助该书可以了解中国在拜占庭帝国时期与地中海世界的交流。当下,中国的“丝绸之路”研究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从学术界日益走向公众。该书关于拜占庭帝国与东方的交往、中国丝绸的西传等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增进专业学者、一般读者对于中世纪时期中国与世界联系的认识,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和世界意识。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