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乡亲们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我感到很高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的消息发布,让毛南族这个人口较少民族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有毛南族6.45万人,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约70%。今年5月,环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已实现整族脱贫。这一巨大成就,离不开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关心关怀,凝聚着环江各族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曾经,环江“七分种、三分收,苞谷洋芋度春秋”,大部分村屯山高路陡,交通基本靠走,货物全靠人挑马驮,群众生活十分艰苦。 党中央一直高度关注并大力扶持毛南族的发展。1987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成立,“八七”扶贫攻坚、新时期扶贫等相继在毛南族聚居区展开,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环江一直是广西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 在党中央、自治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环江县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打好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四大战役”,狠抓产业和就业扶贫,集中攻坚“路、电、网”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强化扶贫扶志,基本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据统计,2016-2019年,环江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脱贫6.59万人,毛南族减贫14152人,剩余贫困人口579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9.56%降到2019年底的1.48%。今年5月9日,环江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毛南族整族脱贫,对广西各民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充分体现了不管有多少困难,党和政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承诺一定会兑现。”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农融说。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好生活” “感谢总书记对我们人口较少民族的关心关怀!”一遍遍地读着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环江县下南乡中南村党支部书记覃飞高兴地说。下南乡是毛南族重要的发源地,全乡人口1.8万余人,其中98%以上为毛南族。57岁的覃飞,既是脱贫攻坚战线的一员,也是这个毛南族村落发生巨变的见证者。 “我们村2017年脱贫摘帽,现在村集体经济的账上有10多万元,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细数村里近些年的变化,覃飞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好生活!” 如今,走进毛南族聚居的村村寨寨,随处可见令人欣喜的发展变化。中南村南昌屯于2014年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走进屯里,只见一幢幢毛南特色的楼房依山而建,蜿蜒曲折的石板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前。 “全县20户以上的屯,每个屯都通了水泥硬化路,亮化工程也正在实施,已经有6个乡镇安装了路灯,年内将全部安装完毕……”谈到环江这几年的变化,县扶贫办主任蓝熠言语中透出自豪。 据介绍,为攻克深度贫困的堡垒,广西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对环江给予重点倾斜,2016-2019年,共筹措落实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3.6亿元。2016年以来,广东省财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82亿元支持毛南族贫困人口脱贫。中科院定点帮扶环江,累计投入1.08亿元。广西各级落实72个单位定点帮扶72个毛南族村寨,选派72名第一书记和162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全县共安排1674名干部,结对帮扶4083户毛南族建档立卡贫困户,联系4500多名毛南族贫困户学生,实现帮扶联系全覆盖。 “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让蓝熠感受明显的是,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毛南族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毛南族祖祖辈辈在大山里生活,以前和外界交流比较少,安于现状的思想比较严重。”蓝熠说,现在很多人走出大山,等靠要思想逐渐转变为自力更生的意识,更加积极主动追求高质量生活。据统计,环江毛南族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3570.9元增加到2019年的11756.7元。 下南乡中南村村民谭中维今年52岁,因夫妻两人身体残疾,又要供儿女上学,一家人生活一度非常困难。在政府的帮扶下,夫妻俩发展养牛业,同时种桑养蚕,收入提高了不少,2019年成功脱贫。“我还想建个大型养殖场。”谈到未来的生活,谭中维干劲十足。 这股坚韧不拔向前冲的劲头,也体现在环江扶贫干部职工的身上。 “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这是我们多年来奋斗的目标,也是我们新的起点。我们绝不松劲。”全国人大代表、环江县县长黄炳峰说,环江将再下大力、再用苦功,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全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让包括毛南族在内的各族群众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翻开了历史新篇,毛南族站在了新的幸福起点上。 (特约撰稿 广西民族报记者 韦尚雄 韦颖琛 梁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