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http://www.newdu.com 2020-05-26 中国民族报(2020年5月26日 newdu 参加讨论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三区三州”在全国脱贫攻坚大局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攻坚。全国两会期间,本报特别邀请3位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三区三州”的民族自治州州长,总结过去一年响锤重鼓决战脱贫攻坚的实践,介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计划,畅谈民族团结与脱贫攻坚相互促进的经验。
    本期嘉宾:
    李文辉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长,傈僳族
    孟海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长,蒙古族
    迪力夏提·柯德尔汗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州长,柯尔克孜族
    主持人:
    牛锐、 郭家翔 中国民族报记者
     
    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大家都来自“三区三州”,请简要介绍一下过去一年来所在地方在脱贫攻坚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李文辉:怒江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和亲切关怀的地方。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给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回信重要精神,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脱贫攻坚从“实现突破性进展”迈向“取得决定性进展”,千百年来贫穷落后的怒江在实现社会制度千年跨越的基础上,正在实现社会文明的时代跨越。
    过去的一年,我们着力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落实和整合各类扶贫资金76.7亿元,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扶贫等项目。10万贫困群众全部实现搬迁入住,农村危房改造锁定任务全部完成。林业生态脱贫攻坚区建设成效明显,落实生态公益性岗位4.01万个,带动12.35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建成46个扶贫车间,组建182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96%。抓实“五项措施”,控辍保学力度加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大病和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独龙江乡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成效。珠海怒江东西部扶贫协作不断深化,中交集团、云南能投等定点帮扶有力有效。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实现脱贫摘帽,独龙族、普米族实现了整族脱贫,全州126个贫困村退出。截至2019年底,贫困人口从14.29万减少到4.43万,贫困发生率从32.52%下降到10.09%,今年4月动态监测,贫困发生率已经降至0.76%,到6月底可全面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全州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目标可期、胜券在握。
    孟海:2017年底,海西州率先在“三区三州”实现全域整体脱贫。过去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建高品质生活,在迎接挑战中以稳应变,在化解风险中以进固稳,尽心尽力干大事、解难事、办实事,全面小康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强州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推动政策落地。在推动国家和青海省政策落细落实的同时,持续推动海西州“1+8+10+3”政策落地,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2019年,全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732元。二是突出抓好产业扶贫。落实专项扶贫资金11.57亿元,建成5个扶贫产业园、5个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实施12个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组织开展联企兴村“1+1”行动和村集体经济清零后的“兴产提质”行动,全州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持续保持5万元以上。三是强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落实行业扶贫资金104亿元,实施4166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全面完成1362户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解决了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大力建设农业供电线路、通村公路,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四是狠抓问题整改。主动认领中央、省级各类监督检查反馈的问题,扎实有效完成整改,自我加压深入体检,不断提升脱贫质效。五是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制定实施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三年行动计划和实施办法,出台20余项巩固措施。州级财政投入1400万元,连续3年为脱贫人口购买“脱贫保”商业保险,连续两年为边缘户购买“防贫保”商业保险,巩固提升成效显著。六是助力青海全省脱贫清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加强与青海省青南三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协调对接,对达日、同仁、曲麻莱3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了4个阶段的扶贫帮扶,有力助推了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为青海省脱贫清零贡献了海西力量。
    迪力夏提·柯德尔汗:2019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始终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州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5亿元、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60元、增长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088元、增长11.3%。
    过去的一年,我们持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全年实施扶贫项目591个,投入扶贫资金27.07亿元,实现转移就业脱贫1.2万人、发展产业脱贫1.6万人、转为护边员脱贫2085人、土地清理再分配收益脱贫1224人、生态补偿脱贫1316人、综合社会保障兜底脱贫8205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849人,易地搬迁入住任务全部完成;实施“雨露计划”,资助贫困学生5254名;对乌恰县、阿合奇县开展两轮“回头看”,两个摘帽县脱贫成果更加巩固;积极引导贫困群众立志脱贫,选树脱贫攻坚先进典型367个;中央、自治区等各级、各类巡视反馈问题均全部整改完毕;全年脱贫9549户、42594人,69个村退出贫困行列,阿图什市脱贫摘帽。
    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主持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也要健全完善。如何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迪力夏提·柯德尔汗:我们将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坚持“六个精准”“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围绕“九个聚力攻坚”“九清”要求,坚决向贫困发起总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把阿克陶县脱贫摘帽作为脱贫攻坚主攻方向,用活用好各类专项扶贫资金,着力改善深度贫困村发展条件;根据2020年扶贫项目清单,推动实施一批带贫益贫效果明显的产业类项目和一批巩固提升类项目,确保项目精准落地、资金发挥效益、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所有扶贫项目6月底前全部完工。
    我们将抓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持续巩固好乌恰县、阿合奇县、阿图什市脱贫成果,切实做到“四个不摘”,坚决防止脱贫人口返贫现象发生和发生新的贫困。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把脱贫攻坚中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力量和攻坚精神更好地传承到乡村振兴中。
    我们还要不断提高脱贫攻坚能力。按照“分级分类培训、因人精准施教”的原则,不断加大各级干部和贫困群众的学习培训力度,切实增强基层干部的政策理解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自身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
    我们将狠抓当前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持续在强化挂牌督战、精准施策、监测机制、普查验收、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上加大力度,特别是突出抓好就业扶贫,坚决确保所有贫困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就业。
    我们将全面整改解决突出问题。狠抓各类巡视、督导、检查反馈问题整改,按照“一人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原则,切实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全州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村顺利退出,阿克陶县如期脱贫摘帽。
    李文辉:今年是怒江州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将紧扣脱贫摘帽、全面小康两大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主攻方向,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坚决打赢怒江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精锐力量强力攻坚,对剩余贫困人口,逐户逐人进行精准分类、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对工作难度大、贫困发生率高的贫困村,倒排工期,挂牌督战,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泸水市、福贡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脱贫摘帽。巩固好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脱贫摘帽成果。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二是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围绕文化旅游、绿色香料、峡谷特色农业等推进产业扶贫,加快建立群众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成效得到巩固。通过开发岗位、劳务协作、技能培训等措施,持续做好就业扶贫。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做实做细保障性扶贫各项工作。
    三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聚焦社区治理,建立健全安置点基层组织,完善后续管理和服务。统筹衔接城乡低保、医保、养老和户籍等制度。全面完成教育、卫生、饮水等配套设施建设,做细搬迁群众就业帮扶工作,确保搬得出、稳得住。
    四是坚持防止返贫和防范风险并重。建立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对出列的贫困村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对已脱贫群众做到结对帮扶不脱钩、不断档,收入监测不放空。继续加大产业就业、健康扶贫、消费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防止返贫和出现新的贫困群体。认真排查和解决扶贫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防范化解风险,并开展脱贫攻坚普查试点工作。
    孟海:海西州实现全域整体脱贫后,我们始终秉承“四个不变”基本原则,牢牢把握“四个不摘”重大要求,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既确保工作质量,也不增加基层负担,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意志和定力,采取有效举措,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将紧扣提高全面小康“成色”,重点在健全防控返贫机制、增强群众致富本领、夯实特色扶贫产业、顺接乡村振兴工程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
    我们将继续推进海西州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补针点睛”专项行动,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回头看”。深入实施“九大脱贫后续巩固行动”,持续强化产业扶贫,重点加强特色生物种植养殖、精深加工、光伏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打造一批特色扶贫产业。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增强群众致富增收本领。在开展城镇贫困人口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全面推行城镇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探索解决城镇贫困人口脱贫的路径方法。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顺接契合点,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精准对接国家、青海省最新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主攻弱项指标,提升达线指标,巩固领先指标,建设老百姓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社会。
    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主持人: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作为民族自治地方,各州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相互促进?
    孟海:海西州居住着蒙古、藏、汉、回、撒拉等3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32%。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一代又一代柴达木人秉承伟大的柴达木精神、新时代海西精神,休戚与共、艰苦奋斗,谱写了柴达木盆地民族团结的嘹亮赞歌。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坚决落实青海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围绕打造“五个千”产业集群,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构建海西现代化经济体系,开拓海西经济发展的更广阔空间,注重同创同建,构筑民族团结进步一体化创建大格局。2017年,国家民委命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
    2019年12月召开的青海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开启了新时代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征程。我们将积极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工作,实施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和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继续实施“民族团结+”深度融合发展计划,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抢救、保护和发展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继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一进”活动,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迪力夏提·柯德尔汗: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一直以来,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2019年,我州乌恰县吉根乡柯尔克孜族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荣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1个集体、3名个人分别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我们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全州3.8万余名干部职工结对认亲8.9万户,各级干部职工在结亲过程中,组织开展联谊活动4.65万余场次、办实事好事10万件次、捐款901.7万元、捐物18.5万件。广泛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推动全州145所学校与对口援疆省市及北疆地区学校开展“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建成嵌入式居住试点小区80多个,扎实开展“民族团结小区”“民族团结村组”等创建活动,推动形成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浓厚氛围。
    我们将坚持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切实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深入推进青少年民族团结融情实践活动和“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切实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确保把发展成果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文辉:怒江州有傈僳、汉、怒、独龙、普米、白、藏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93.9%,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我们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载体,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双融合、双推进、双达标。
    我们坚持突出特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确定了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维护边境安宁稳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推动生态与脱贫互促双赢、提升各族干部群众素质能力、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创新民族工作上作示范的“八个示范”创建目标,高标准推动创建工作。截至2019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兰坪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通过省级验收,全州已创建了12个示范乡(镇)、153个示范村、4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多个示范单位荣获省级优秀示范社区、全国文明村、全国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我们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定“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坚守“决不让一个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庄严承诺,把脱贫攻坚作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重中之重,立体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能力素质建设、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村提升、兜底保障、守边强基等“十大工程”,不断加快脱贫攻坚进程。
    今天的怒江州,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新居,处处是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焕然一新的特色民居、生机盎然的产业基地,呈现出社会和谐、边境稳定的良好局面,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55万怒江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奋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