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关系,突出表现在脱贫攻坚与“五个认同”教育、脱贫攻坚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系上。脱贫攻坚增进了“五个认同”,“五个认同”教育有助于推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促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脱贫攻坚的动力。 关键词:脱贫攻坚;民族团结教育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重点项目——武陵山片区深度贫困县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支持政策研究,(2018-GME-026)。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专项资金项目——习近平东西部协作扶贫观研究(2020SYB59)。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苗族家风家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研究”,项目编号:18YJAZH090。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的显著优势。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是展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经典案例。在脱贫攻坚中,民族团结的意识日益巩固。脱贫攻坚的行动,也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实践。 “五个认同”是民族团结的社会心理基础和思想基础。团结的本质是认同。认同是团结的前提,没有认同就没有团结;认同是团结的根基,没有认同,团结就是无本之木。[1]“五个认同”巩固了各民族的团结意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关键。通过不断交往,能够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加强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各民族才能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实现交融,才能包容各民族的多样性、增进各民族的共同性,进一步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关系。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关系,突出表现在脱贫攻坚与“五个认同”教育、脱贫攻坚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系上。 脱贫攻坚与“五个认同”教育的关系 脱贫攻坚增进了“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脱贫攻坚有力地推动了“五个认同”的生成。“‘祖国’概念的核心是传统文化和基于传统文化的一种情怀”,祖国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河,国家是组成这条长河的一个一个历史片段。[2]中国人一直有敬仰祖国的情怀。通过脱贫攻坚,中国将在历史上第一次消灭绝对贫困。对国家的认同将叠加在祖国认同之上,巩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欠账很多。解决问题离不开外部人才、资金、设备的大量输入。东西部协作扶贫、省内对口支援、万企帮万村机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帮扶、不同少数民族间的互相帮助,使民族间的感情升温,强化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入学难、辍学率高是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难题。民族地区青少年教育水平的提高,拓宽了学生文化视野,进一步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脱贫攻坚的过程,也是民族地区群众深切感受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苗寨首倡精准扶贫,多次强调全面小康不让一个民族掉队,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党的领袖始终关爱少数民族人民群众。脱贫过程中党员干部到贫、病、失学家庭嘘寒问暖,解决实际困难,坚定了群众拥护共产党的信念。脱贫攻坚,让无力摆脱贫病困境的各民族同胞,选择相信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道路,再一次验证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脱贫攻坚中体现出来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助文化,促成了各民族情感相通,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五个认同”教育有助于推动脱贫攻坚。在观念上做到“五个认同”,能促进中华民族“一体”意识的形成,增强扶贫的责任感。促使发达地区把民族地区当成本地区一部分加以扶持,中央部委及企业把帮扶民族地区看成是本部门本企业资源的内部调剂,民族地方干部群众把帮扶贫困户当做是家庭互助,从而加大脱贫的信念及力量。在观念上做到了“五个认同”,有益于在行动上结成脱贫攻坚利益共同体,提高脱贫的效率。实现“五个认同”,也就能认同民族地区脱贫带来的社会安定团结、经济文化繁荣是大家共同的利益。帮扶方和被帮扶方更是利益攸关。发达地区企业利用民族地区扶贫政策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民族地区通过开发绿色农产品、特色文化产品脱贫,给全社会尤其是帮扶方带来了更好的消费体验。对扶贫利益的共同追求,推动各方积极协作,努力脱贫。 脱贫攻坚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系 脱贫攻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只有在不同民族互动交往交流的场域中实践,才能把“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转化为不同民族的你我他团结互助过程,才能在交融中铸就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铸牢民族团结的共识。脱贫攻坚创造了交往交流交融的条件。民族团结要变成各族群众日常行动的守则,必须经历由内化于心转化为外化于行的过程。即从团结的美好愿望出发,实现民族交往、交流、达到交融的结果。民族交往的本质是社会交往,友好交往是民族团结的前提。脱贫攻坚中,帮扶人和少数民族建档立卡户,驻村帮扶干部和各族群众,东部发达地区和结对的民族地区干部群众交往的广度和频度大幅度增加。一人打工,全家脱贫,民族地区积极推动贫困人口到发达地区务工。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民俗是民族地区最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在脱贫攻坚中纷纷被开发出来,吸引了各地的游客。民族交流包含文化交流,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是民族团结的保障。在文化的价值观层面,脱贫攻坚有利于培养各族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平等、公正的理念为精准识别环节的准则。富强、友善、敬业的理念成为带动贫困户努力脱贫的指导原则。诚信、法治的理念是打击弄虚作假,保障脱贫效果的标尺。在文化交流的载体方面,汉语普通话是交往交流交流的主要工具。脱贫攻坚可以对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让各民族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普通话。脱贫攻坚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员的频繁互动,推动了普通话的广泛使用。普通话在民族地区的流行,加强了各民族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巩固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民族交融的本质是结构交融。[3]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消除民族成员嵌入到其他社会结构的障碍,达到各民族交融共通,形成结构相连、利益共享、情感互通的共同体,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标志。在扶贫中,来自不同村寨的搬迁户迁居到城镇的安置区,结成了新的邻里关系。民族地区务工人员在发达地区就业,逐步融入到城市中。发达地区的投资者在民族地区发现投资机会,投资创业,成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有机体的新成员。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脱贫攻坚的动力。外出务工是摆脱贫困的便捷路径。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成长在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发达地区务工有饮食不习惯、社会关系网络少、文化隔阂深等种种问题,外出务工有更多的困难。交往交流交融加深,在发达地区形成适合少数民族居留的文化氛围与社会网络,有利于贫困人口务工脱贫。乡村旅游是民族地区村寨新的收入增长点。在旅游发展中,民族地区村寨面临传统文化产品难于适合游客需求的难题。外来游客也面临不适应民族习惯而旅游体验差的问题。民族文化交流的拓展和社会交融的深化,促进民族村寨开发出适应市场需要的特色文化产品,采纳各民族共通的交往规则,增加旅游收入,带动脱贫攻坚。医疗卫生和义务教育是民族地区脱贫的难点。人才短缺是主要制约因素。医疗卫生行业普遍缺乏学历高、水平好的临床医生。中小学师资结构性短缺较为严重。小学缺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中学缺高水平的物理化学信息等课程教师。引进医生教师等专业技术人才有助于解决难题。语言、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又限制了人才的流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深,通用语言、通行规则逐步流行,有益于引入人才,提高医疗和教育水平。 民族地区精准脱贫以后,依然会面对相对贫困的问题。充分认识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关系,完善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与增进民族团结教育的制度,是在摆脱贫困进程中密切民族关系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曹清波.习近平:民族团结重在交心[N].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08-01. [2] 陈玉屏.关于“祖国”和“国家”的理论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7. [3] 郝亚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N].中国民族报, 2019年3月22日。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