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人类学应用 >

虚拟社区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重构——基于移动短视频应用“快手”的人类学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20-05-26 《民族学刊》(成都)2019年 朱靖江 高冬娟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互联网技术对时间进程的压缩和空间结构的整合创造出一个多时态共存的虚拟空间,社群成员之间的交互关系由以“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扩展为不同虚拟社区“我们”与“我们”的交流互动,这一交互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人类学自我身份认同的再思考与再建构。本文以中国最大的短视频社交平台“快手”为研究对象,通过互联网田野调查方法复观虚拟社区中的文化表达与自我认同过程,揭示出以“快手”为代表的视频交互型虚拟社区在给予个体多元文化表达空间的同时,个体也经由反身性方式不断重构自我身份认同。
    关 键 词:快手/虚拟社区/自我认同/反身性重构
    项目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18BC041);中央民族大学2019年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之民族学学科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朱靖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研究方向:影视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理论与方法、跨文化电影研究;高冬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硕士生,北京 100081
    快手,脱胎于一款GIF动图制作工具,2014年11月正式由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平台应用,日活用户均在一亿人以上,每天生产数百万条用户原创短视频。2017年,一向低调的快手在号称“宇宙中心”的北京五道口挂上了自己的第一条广告语:“记录世界记录你”,同年11月,快手的安卓和ios总用户突破7亿[1]。如此大体量的用户显示出记录和分享对于当下社会成员的重要意义,而从“快手”记录这个世界所形成的文化景观和广泛传播的社会热点来看,虚拟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正在通过文化建构起新的共同体组织,网红效应带来的普遍的自我认同问题在这种新型网络关系中愈发突出。
    多元和庞大的社会世界与个体无力感体验之间的关联是现代社会自我问题研究的主要议题。当互联网将自我与全球化这两极联结起来时,自我本体与现代世界的关系在时空重组的网络社会中经历着不间断的投射、分离、抗拒与整合诸过程,至今仍在调适。
    对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一方面集中于互联网技术对现实世界时间上的“进程压缩”和空间上的“虚拟整合”[2],从互联网的社会向度来看,其构成了网络社会的两个基本逻辑和运行机制并表现出强有力的建构性,促进了传统社会生活的网络化;另一方面集中于个体心理在网络社会中的变迁机制,如建构性特征对本体安全和存在性的威胁[3],个人主义出现与公共空间“消亡”的辩证关系[4],自恋与自我的批判性观察[5]等;与此同时,在以上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有关自我身份认同与共同体建构的研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新的自我认同机制的出现一方面由现代性的诸多制度所形塑,另一方面也同时形塑着现代性诸制度本身,并且伴随着靠媒体所传递的新型经验,自我认同成为一种具备反身性特征的、有组织的活动。[3]5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认为由于“霎时间无以抗拒全球的风暴,人们只好紧靠在一起:他们过去有什么,他们过去是什么,就都成了他们的认同。”这种防卫性的认同,是“一种为了倒掉不可知、不可控和不可测而把可知也一并倒掉的认同。”[6]66
    笔者在互联网田野调查期间注册了“快手”账号,对各种内容类型的用户进行了选择性关注,同时注册“抖音”账户,以探究不同社区文化对自我认同的影响,所以文中凡未明确注明出处的,均来自上述田野调查。在对“快手”网红和普通用户进行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在依靠短视频社交构建起的虚拟社区中,社区成员的自我认同不仅在视频拍摄和与陌生人的直播互动中被发现和形塑,更在“快手”和“抖音”所代表的城乡身份文化分类中实现反身性重构。曼纽尔·卡斯特所说的重复历史记忆的防卫性认同在“快手”用户群中虽然仍具阐释性,但一种在互动中逐渐认清自我并坚定“我本如此”的新型自我认同正在萌芽。这种认同如何在短视频社交文化中通过反身性获得重构,恰是本文想要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一、“快手”社区:现实虚拟的文化联结自我与世界
    曼纽尔·卡斯特在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全球化语境下探讨网络社会的典型特征时提出了现实虚拟的文化(culture of real virtuality)概念,并认为“有一种无处不在的纵横交错的变化多端的媒体系统所构筑的现实虚拟的文化以及通过形成一种由占主导地位的活动和占支配地位的精英所表达出来的流动的空间(space of flows)和无时间的时间(timeless time)”造成了生活及时空的物质基础的转变。事实上,在时间空间被压缩切割的同时,虚拟社区中的交互关系和文化场域也在演变。
    (一)从“他者”到“我们”:“快手”社交形态的突破
    1994年中国正式加入互联网,BBS和Email作为互联网最早期的应用,在中国构建起了无时空限制的虚拟社区,以文字为主的电子公示板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发起者带有意见领袖的特质,个体多为受众,关注的内容多为“他者”,成员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换很容易被忽略或淹没。
    2004年木子美事件让博客在中国真正流行起来,零散的帖子和公示变成以超链接为主要武器的个人内容秀场,个人的主体性增强,“我”的自我意识崛起。
    以“我”为基础,继Facebook之后的腾讯QQ构建起了中国以个人为中心的网络关系网,个人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发声系统,虚拟社区开始真正有了人的气息,内容与内容的交互变为人与人的信息交互,虚拟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变为“我和你”的互动交流。
    2012年,微信(WeChat)用户数超过一亿人次,这个将自身定位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跨平台通讯工具,实际上也定义了虚拟社会中的“我们”这个概念。通过手机号码的绑定以及共同好友可见的朋友圈,虚拟社区中的人际关系从“我和你”真真切切变成了“我们”,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渐渐削弱的现实人际关系网重新活跃起来了,“我们”不再是一个人称主语,而是一个虚拟社区的共同体。
    有赖于“我们”意识的建立,虚拟社区中的社交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交”的含义,即信息的交流、关系的交织、情感的交汇。社交一词则从单纯的“六度空间理论”①化为众多新媒体创造更具社交性虚拟社区的具体实践,而“快手”就是这一实践的鲜活案例。因为从前工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文字时代到视频时代,人类实际上是在远离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寻求面对面的真实感。从不见其人不闻其声到能够边听边看边聊天,视频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刺激和满足着人的感官和情感需求,这种满足冲破了工业化空间结构的逻辑,实现了超越地理区隔和时间局限的面对面交流,所以对于“快手”而言,正是具备了这样的视频社交属性,才有了跨区域跨时间的社交群体聚合。
    (二)从现实社交到虚拟社交:“快手”社区的独立场域
    当笔者准备做此项研究的时候,除对相关“快手”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外,更重要的是对“快手”APP本身进行参与式观察。但是当笔者试图通过“快手”提供的通讯录好友复制方式添加好友的时候,发现三个有趣现象:
    1.查找手机通讯录时能同时看到昵称和好友实名,但是你只能点击关注,这意味着你成为好友的粉丝,关注的途径和消息会在对方手机上显示。笔者发现原来很多现实中熟识的好友居然都有快手账号,甚至自己的爸爸也有账号还发布过内容,但是此前笔者完全不知道,因为他们从没有透露过。
    2.快手昵称为“卤蛋视频”的用户是笔者现实中的一位好友,专注于做高端广告视频的后期剪辑和包装,平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的都是自己的优秀成果,但是在“快手”上的个人签名却是“争取做一个不吧唧嘴的吃货”,32个作品中有一半都是自己大吃特吃的视频,还有屏幕上写着大大的“开始减肥,请监督”字幕却仍然在吃的视频,有1454个粉丝关注了他。
    3.快手昵称为“一未土申”的用户是笔者曾经共事的好友,他是一位专业的摄影师,微信朋友圈偶尔会发一条动态显示他去哪里拍摄了,一直以为他忙所以也不多打扰,直到关注他看到他的“快手”才发现原来每一次拍摄他都会录好几条内容放在上面:有自己在玛纳斯河捡玉石,有和田的核桃树和小男孩儿,有昌吉的回民美食,有***大剧院的大型演出,还有“小狗都去欺负羊”这样的细节随手拍。他自己创作了一百多个作品,可笔者却从未在此前与之保持联络的任何一个渠道(如微信、微博等)看到过这些内容,当我通过微信告诉他我关注他的“快手”账号时,他的回应是:
    一未土申:“我都不敢乱发了”「憨笑」
    笔者:为啥啊?「龇牙」
    一未土申:发了不好的多尴尬
    笔者:怎么会!我也是觉得好玩,那你为什么玩快手啊?
    一未土申:给陌生人看的「捂脸」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快手”于他们而言并不全然是现实社交网络的复制,而是一个独立的社交活动场域。因此,从以上意义来说,相较于真实社会中面对面、实打实的社区交互关系,秉承着去中心化的算法原则以及无门槛的便捷性操作界面,“快手”编织起的是一个巨大的存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隐形网络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它拥有社交属性,内部自然形成着一种文化景观,这种景观衍生出一套独属于本社区的真实多元的文化风格。
    (三)从现实到“现实虚拟”:真实文化建构力催生自我反思
    “快手”的迅速传播完全依靠的是短视频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这些由用户原创的UGC大致可以分为形象展示类(用户自己的容貌体态、唱歌跳舞等不同场景中的自我形象展示)、技艺展示类(厨艺、化妆、编织、特殊技能等)、生活展示类(日常穿搭、生活环境、突发新闻等)三大类,尽管快手的“发现”界面千人千面,其内容的排序却显示出高度同质性。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源于快手后台算法的运行,另一方面,则源于这些视频会激发起用户想要模仿和复制的欲望,从而获得超链接式的再传播及三次传播,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比如社会摇、鬼步舞等,这些视频模仿起来可操作性很强,从健身房打扮时尚的小姐姐到村里穿着朴素的大妈都在跳,无关乎场景和性别,也不在意年龄和外表,重要的只是核心动作是否一致。再加上快手特有的“双击666”等点赞模式本身自带一种相邀式鼓励,看着路过的“老铁们”点赞评论,简单而不失礼貌的“没毛病”“666”“23333”等快手社区特有词语不绝于眼,社区成员必然感受到一种弹冠相庆的自由狂欢。
    短短三年时间,“快手”社区在“北方”成员生活文化的加持下迅速形成一套自己的特色话语体系和运行秩序,满屏的“老铁666”双击点赞,满眼的东北农村铁岭盼盼,再加上充满大碴子味的东北腔,“快手”似乎一时间成为北方人民的标配,“南抖音北快手”更是成为最强力证,但事实并非如此,“快手”文化通过社区成员内容创作直接表现出来的“雷同、自嗨、狂欢化、乡土味儿”等特征被人为地与地域文化联系在一起,建构出一种具有单一典型特征的“快手”乡土文化。
    当然,这仅仅是最显而易见的“快手”文化符号识别,当以整体观再看“快手”用户的创作内容便会发现,其文化建构力的主要来源是数以千万计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员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多元生活场景。笔者关注了安徽“90后水泥姐(汪雪影)”,并对其保持持续性观察,她与丈夫水泥哥每天直播扛水泥,刚开始有人问她为什么要直播扛水泥,她总是很谦和地说希望大家看到水泥小夫妻的努力,希望传递正能量之类。但在六个月后的一次直播中,有粉丝说“水泥姐,我真的不喜欢你”,水泥姐便说:“我不需要你喜欢我,我就是个水泥工,我又不是人民币,你不喜欢我不是我的错,是你的错,因为你心理素质不行,看人家不顺眼”②。在另一次直播过程中,水泥哥因为前一晚上“不知道在想什么,反正就是睡不着”③,导致直播中哈欠连连,看着他毫不顾忌的打着哈欠抹着眼屎,动不动就望着远方陷入沉默,完全不管粉丝跟他的互动,观者便能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生活和状态是完全放松和自由的。毕竟视频不同于文字可以隔一段时间写好帖子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直播不同于图片可以只通过一帧画面表达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任何情绪的流露屏幕那一边的人看得清清楚楚,生活在“快手”这个虚拟社区中,时间长了会发现“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最重要,别人爱说啥就说啥”④。
    “快手”给予主流文化中“沉默的大多数”突然出现于大众视野中的机会,作为一个虚拟社区,超过7亿的社区成员在其中记录生活、交流分享,这些“普惠式的生活记录让观者看到了一个多元美好的真实世界,让身处不同时空的观者看到那些在他的生活空间中不曾出现的人和事物。”[7]其带来的丰富的地方性本土文化的展示,通过真实记录的力量使社区观者的日常意识“以一种对远距离事件的察觉而被组织起来”;其带来的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同时空并置,在模糊城乡二元对立的同时使社区成员的文化表达更加多样。这种基于现实又以虚拟方式拼接整合起来的“现实虚拟的文化”所提供的多元化选择,联结起了自我与世界,并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文化放置于自我可观的虚拟社区,使自我得以进行不同程度的反思(reflective),并最终形成现代性的反身性(reflexive)。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