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现代祭祀组织与秩序的重建 民国二十三年(1934),随着国内战事不断,民国政府紧缩财政,广州政府“当局训令,创办建设公益各项,事事需财,从前神庙蒸尝,拨入会景用途者,实行改办公益,化无用为有用,遂决然裁撤会景。”1934年,“波罗十五乡”举行了最后一次波罗诞。直至2004年,“首届广州市民俗文化节暨波罗诞千年庙会”,波罗诞以“民俗文化节”的模式得以恢复。 现代政治经济体制下,作为现代政府职能部门的地方文化局,是管理、组织、推动和发展地方民俗文化的主要力量。现代社会,南海神庙的文化性质已经从传统时期朝廷祭祀场所转变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纳入区政府文化部门管理范畴,波罗诞的组织管理权力亦随之转移至地方文化部门。 2005年,黄埔区政府决定重新恢复波罗诞的传统活动——朝王巡游,希望将其打造为广州民俗文化节中最具民俗风味的节目。第一步,就是重建波罗诞民间祭祀组织结构。作为首届波罗诞的策划和组织者,黄应丰说: 因为旧时十五乡的祖宗都有田产,叫太公田,这些太公田的田产都有租金的……波罗诞中的活动、朝王、抬神像巡游的活动经费,都是靠十五乡各个祠堂田产出租的收入来支付。现在重新要十五乡来组织五子朝王活动,他们已经没有了原来的经费,所以要组织个联谊会。第一,他们要凝聚十五乡的人来参加这项活动;第二他们要拿到经费,不管是政府给也好,民间赞助也好,他都要有个组织,他们都要有个核心,要有人牵头来做这些工作,所以一定要组织一个联席会。没有这个联谊会,就没有了核心,就组织不起来了。 地方文化部门联系了庙头东、南湾、夏园、沙涌、鹿步、双岗、沙浦以及庙头西各村有名望的长者,共同商议成立十五乡联谊会的事宜。最后经讨论决定,波罗庙十五乡联谊会会长由庙头村岑赐怀担任,总会下分设五个联谊会,分别是庙头联谊会、夏园联谊会、南湾联谊会、双沙联谊会和鹿步联谊会。 ◎表二、现代波罗庙十五乡联谊会组织结构 重建组织建立的十五乡联谊会,基本沿袭明清时期的两级神明信仰体系结构框架和两级轮值体系。按照新的行政区划,华坑和黄屋并不隶属于黄埔区,由于行政区划原因造成他们无法继续参与传统轮祀体系。 十五乡联谊会活动经费由镇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在加上民间集资和群众捐助。按照联谊会职能和分工,十五乡联谊会每个分会主要负责菩萨神像的供奉轮流和每一年朝王的安排、神像的翻新维修、旌旗翻新、巡游队伍服装、供品等事项。 与明清时期朝王仪式相比,重新恢复的五子朝王,是政府文化部门通过行政权力整合了民间祭祀组织力量,将传统时期的民间祭祀活动表演化和仪式化,使之成为一种集民间祭神与舞台表演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这集中表现在,集中五个分会同一时间(正诞日上午)在南海神庙前广场举行拜祭南海神庙仪式,这些仪式由政府文化部门策划,有固定的流程,其中包括:当年主祭者宣读祝词、主祭者和各“安”朝王代表叩首敬香和奠酒、主礼人献贡、主礼人和各“安”朝王代表撒圣和派利是糖果、礼毕依次退场。待仪式化和表演化的“五子朝王”结束后,各“安”返回各“安”辖境内,开始传统的“舁神出游”活动。 在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地方社会中的基层社会结构和文化权力网络发生改变,基层社区政治管理强化、宗族力量的式微、生产方式和劳作模式的改变等等,这些因素,使得诞会的呈现方式、祭祀组织的主持者身份、资金来源、民众在诞会中的自主性、游神边界等具有了新的民俗文化特征。以夏园分会重建祭祀组织结构、游神路线以及活动经费来源所发生的改变为例: 夏园旧时分三乡五隅,三乡:夏园乡、墩溪乡(含墩头墩尾、东平坊、花社)、正心街乡(分上街、下街)。五隅:夏园、墩头墩尾、东平坊、花社、正心街,这三乡五隅供奉的是“大安”。2002年黄埔区推行“撤镇设街、撤村建居”政策后,夏园村转制成为新型社区,传统时期供奉“原安”的东湾村被划入夏园社区。因此,在重新恢复的十五乡联谊会中,遵照传统巡游观念的边界范围,东湾归入南湾分会的轮值体系,并未按照行政区划范围纳入夏园“大安”轮值体系。 夏园分会内游神路线的重新制定,依照旧制,基本保留传统路线,又顺应新城镇发展,增加了两个新的点。夏园新圩和大基为新增加的两个巡游点。1980年代后,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将夏园第八、第九社的部分社员搬迁到一片果园地,后称夏园新圩;大基亦是由于城里坊人口增长,原有居住地不足,便将土地申请改建住宅,发展为一条街巷。在重新制定巡游路线时,这两个点的居民们向夏园分会提出申请,经征求村民同意后方增加入神明巡游路线中。因此,大安巡游新的路线为:夏园新圩—夏园社区—正心街—东平坊—敦厚—敦美—大基—塘边坊—水关坊—兴贤坊—城里坊—兴贤坊南园徐公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