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马知遥刘智英刘垚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几个关键性问题(4)

http://www.newdu.com 2020-05-29 中国民俗学网 马知遥 刘智英 刘 参加讨论

    四、需要培养“职业文化中介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并且开始为更多公众认可。文化和旅游部提出“见人见物见生活”,提出“用”字当头,这些从实践中获得的见识超越了初期一些专家们提出“保护第一”的工作要求,这是观念上发生的重大变化。过去专家们提出当前的非遗保护最大任务就是抢救和保护,至于保护以后该做什么很少达成共识,甚至于有些权威专家认为,保护就是最大任务,原汁原味地保护并继续生存就是非遗保护的最大目的。一旦有人谈到对非遗的创造性发展和应用,便会遭到多方批评。非遗动不得,改不得,真正为难的是非遗传承人们。在他们那里,不能变化、不能随着人们的需要而进行改良的非遗只能走向末路。于是,得到了各种称号后,他们只是成为了非遗的延续者,剥夺了再创造和发展的权利。因为一旦改变了非遗原来的“原汁原味”,就可能被视为“伪非遗”。但这其实是专家的“原汁原味”,而不是参与主体的“原汁原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田野调研中,刚开始交谈的时候,对方询问最多的是“你能给我带来什么?你能帮我做什么?”他们不要原汁原味,就想要这个文化能传承下去。只有不断变化的非遗才可能保持活力,才能在与时代的调适中不断获得生机,“对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在于保证其活力的存续,而不是保证它永远的原封不动”。
    基于此,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非遗发展的必要性,也意识到了给传承人松绑的重要性,出台了各种政策,比如《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等等,这些大政方针给非遗的全面发展和灵活机动地生存创造了优良的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自信心得到提升,他们的生活条件也获得较大改善。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一个问题,多数传承人本身只是掌握了高超技艺的人,他们在急剧变化的时代,还很难华丽转身同时成为市场的弄潮儿,一些既掌握技术又具有市场营销能力的传承人还只是极少数。这从一些具体个案对比中可以看出。比如葫芦雕刻传承人赵伟,通过家族传承掌握了葫芦雕刻的核心技艺,又十分精通营销。他有一套自己的“生意经”,对葫芦雕刻工具的每一次微小的改良都会申请专利。赵伟曾自豪地跟我们说:“葫芦雕刻工具市场这一块可以说80%以上都有我的专利,所以他们只要雕刻就免不了与我打交道,知晓我们的葫芦庐。”葫芦雕刻技术有高有低,这就如同“道”,而葫芦雕刻工具是“术”,离开了“术”,非遗便无法“坐而论道”,它需要工具辅助与呈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是此道。赵伟从葫芦最初种植到最后文创产品的出现,都有着自己专门的技术、生产、营销团队和创意团队,会和时下最火的快手、抖音等媒体联合,这得益于赵伟早年在商海中常年摸爬滚打总结的经验。他能尽快捕捉到市场的命脉,而且也知道“非遗”的文化核心,知道非遗再怎么创新性发展和改造,也不能改变其核心技艺。任何人不能为了创新,把葫芦雕刻变成茄子雕刻,因为葫芦雕刻有葫芦雕刻的核心技艺和竞争力。真正可持续发展的传承人,在社会转型的当下不免要迎合市场,但是这种迎合是在钻研非遗文化核心基础之上,是沉淀后的突破,发酵后的创新。同理,民艺类非遗的竹雕可以做成自行车、人物头像、贴画等形式,既保留了非遗核心技艺,又满足了市场需求。但也有反例出现,笔者在浙江调研某位木雕艺人,谈到木雕创新的时候,这位艺人向笔者反映,由于木材管控以及成本的升高,他打算用不锈钢取代木材,完成创新,这其实是对非遗发展与创新的偏离。在非遗发展的今天,如果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广泛的认可并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需要既懂市场又懂营销热爱非遗的专门的非遗职业中介人,或称文化经纪人。他们需要具备以下素质:能够适时掌握全国对非遗产品的需求;懂得非遗发展规律;内心对非遗事业怀有敬畏之心。这类非遗职业中介人或者文化经纪人的加入,会让传承人少走很多弯路,并且能够让非遗传承人放手进行自我的创新和创造,不断地将绝技发扬光大。
    五、结语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非遗保护理念的当代转变与当前中央政府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很大关系,而最关键的是这一理念关注到作为非遗主体的传承人的利益。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才能意识到强迫非遗不随着时代变化和发展创新是对传承人群的不负责任,是无视传承人对现代化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负责任。“死保”的结果就是让非遗原地不动,无所变化和发展,导致的是非遗脱离时代、脱离民众生活、脱离文化消费的现实,把掌握核心技术的传承人拖入了贫困的泥潭,最终是人为地加速了非遗的消亡。转变非遗保护理念,为历史和时代负责,为传承人群负责,乃是当前专家学者和保护工作者都应努力的方向。
    (本文刊载于《民俗研究》2019年第6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