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衙门前的戒石是用来干嘛的?戒石出现的原因是?

http://www.newdu.com 2020-06-10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你们知道古代衙门前的戒石是做什么的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宋朝建立后,宋太宗鉴于前后蜀政治腐败、官员贪污成风导致国家不战而败的历史教训,他觉得有必要好好加强朝廷官员的“廉政教育”。他寻思有没有既明白晓畅又能告诫官员清廉为民的训诫?想了好久,终于想到了四句: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四句话明白晓畅,又不失警戒,拿来告诫官员正合适。但讽刺的是,这四句话正出自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写的《颁令箴》。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用于警示教育后蜀官员。可惜官员都没听进去。后蜀因腐败而亡国。
    

    宋太宗给这四句话取了个名字,叫《戒石铭》,并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颁示天下。从那时起,几乎所有的衙门前都会树立刻有这16个字的戒石。从此一直沿用,历经千年,始终是官署的“镇衙宝贝”。
    

    但是,这种戒石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任何作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控,缺乏健全的制度,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仅仅是一句古话而已。因此《翁牗闲评》里这样调侃衙门前的戒石:
    尔俸尔禄,只是不足。
    民膏民脂,转吃转肥。
    下民易虐,来的便着。
    上天难欺,他又怎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