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坚定文化自信,塑造统一完整的中华文化形象

http://www.newdu.com 2020-06-15 《光明日报》(2020年06月 王春法 参加讨论

    【守望家园】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文化,谈文化自信,但究竟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相当一部分论者实际上并不很清楚,或者至少论述得不很清楚,往往把外国人对某种艺术形式或文艺作品的肯定赞赏当作文化自信的依据,把由此而获得的心理满足感自豪感当作文化自信。这显然是不准确的,说明我们需要全面准确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在我看来,文化自信至少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价值观自信。自信的本义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文化自信就是对自己文化的坚信。那么,什么是文化?关于这个问题,大约有350余种定义,各说各话,但最有说服力的还是梁漱溟先生和钱穆先生所强调的——文化即是吾人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大体说来,文化的本质内涵可以具体细分为六个方面的组成因素,就是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社会规范、情趣偏好及话语体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所谓文化自信,实际上就是相信自己的文化是优秀的,相信我们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乃至生活偏好、话语体系是优秀的,是适合时代需求的,是能够满足中国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是能够解决我们面临的思想精神层面的问题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因为价值理念决定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模式和社会规范,而行为模式和社会规范又决定了情趣偏好和话语体系。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此基础上发展一句,没有价值观的自信就谈不上文化自信。
    第二,文化自信要求透过文化的呈现形式来把握文化的本质内涵。文化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我们相信什么、人生奋斗的目标是什么,决定着我们如何思考、如何行为,决定着我们的所思所想、所行所为。文化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社会规范乃至生活情趣、话语体系也不同,进而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舞蹈艺术、音乐美术、文学作品等方面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文化自信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的呈现形式层面,而要深入到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层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文化的本质内涵和文化的表现形式区别开来:不能用包饺子、舞狮子代替中国文化,摒弃唯美主义、娱乐至上的简单化思维,而是要用丰富多样的文化呈现形式去阐释反映文化的本质内涵;通过文学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影视作品、展览展示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媒介形态,让国人深化对中华文化本质内涵的认识,从更深层次上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外国人了解我们是怎样思考、如何行为的,理解进而认同我们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社会规范,适应进而接受我们的情趣偏好和话语体系。真正做到这些了,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就有了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那就真正可以说文化自信了。正因为如此,文明交流互鉴实质上就是对彼此文化的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迫切需要塑造中国文化的整体形象。5000多年文明的延续发展,56个民族和谐共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高原大河交相辉映的山川形胜,14亿中国人坚持不懈的奋进拼搏……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多元一体大一统的中华文化整体形象。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片面注重外在表现形式、忽略本质内涵挖掘的现象,对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彰显“多元”有余,而对“一体”强调不足,对中华文化的整体形象塑造不够、阐释不够。无论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美术作品,还是音乐作品乃至展览展示产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被地方化、碎片化了。
    以博物馆为例,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单纯引导大家欣赏文物而不是观看展览,观众只看到诸侯王国的精美器物而忽视了中央王朝的兴衰变迁,有地方无中央,有断代史无通史。长此以往,很容易简单化地把文物视为文化,把局部当作整体,走向厚古薄今、以偏概全的错误道路。事实上,文物之美只是器物之美,只有将文物纳入展览之中,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才能够把文物背后的故事完整地讲出来;只有把细枝末节与参天大树之间的关系展示出来,把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真实关系呈现出来,真正呈现中华文化的整体形象,才能做到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是国家的文化客厅,也是中华文化的展示窗口。长期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直坚持呈现5000多年中华文明发展的整体历史,展示多元一体大一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体形象。在这里举办的各种展览,无论是厚重深沉的基本陈列、专题展览,还是丰富多彩的临时展览、国际展览,都努力把传统与现代、地方与中央、支流与主流、历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均衡充分地呈现出来。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和复兴之路基本陈列,还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重大主题展览、历史文化展览、精品文物展览、经典美术展览等临时展览,无不贯穿着这样一种基本理念和内在逻辑。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也得到了中外游客的普遍赞誉。比如,2019年7月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香港举办“现代化之路——共和国的七十年”展览,尽管局势剧烈动荡,每天观众仍然达到1200~1500人,之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我们把共和国70年的现代化历程及香港在这个过程中的独特作用,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来呈现,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这种情况说明,我们举办展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文化使命,把系统完整呈现中国文化的整体形象放在首要位置,把展览内容与中国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说清楚讲明白,既通过精美的文物以物说史、以物证史,又要通过细致入微的历史真实反映万流归海的历史必然,既强调历史之中国,文明之中国,也反映现代之中国、奋进之中国,只有这样才能塑造良好的中国文化整体形象,振奋民族精神。
    (作者:王春法,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