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讨论与结语 在结构性贫困视角下,我们能够更加严谨和客观地看待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在精准扶贫战略下,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相比于其他区域,这些地区的减贫速度相对缓慢一些,扶贫攻坚的剩余任务也更多一些。但是不能因此就质疑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前景以及地方政府在扶贫攻坚当中的投入。在压力性行政体制下,扶贫工作的压力传导在民族地区也是充分且深入的,这在笔者对于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调查中已经多次得到了证实,政府的直接干预对于扶贫意义显著。[78]民族地区的贫困具有特定空间的属性,这种空间既有自然地理空间的内涵,也有社会空间的内涵。[79]不同空间内所含有的资源资本等具有结构性差异,这种结构性差异形成了贫困的结构性内涵。结构性贫困启发我们,要完成扶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仅仅靠一地一人的努力是不行的,因为型塑和衍生贫困的结构具有跨地区性和跨群体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扶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内涵。 生态资本和地理资本的劣势形成了民族地区发展的“先天缺陷”,加之一定时期内政策与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民族地区的发展就需要更加努力。经济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劣势与民族地区的区位劣势相匹配,在全国大市场与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下,金融与投资是追逐利润空间而流动的,这种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远离民族贫困地区的。当然,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民族地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所展现,还需一定时日;人力资本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资本,改革开放以来,“孔雀东南飞”的整体趋势并没能得到整体扭转,即使是廉价劳动力也都是朝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本地人才比例低且容易外流,外部人才流入较少。随着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提速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在局部实现了人才的少量回流,但是要想在人才竞争中获得主动权,民族地区还要做很多工作。社会资本是区域发展的润滑剂,但民族地区的社会转型,社团组织发展以及社会福利企业的发展都比较缓慢,其对民族地区经济的支撑作用比较有限;在地方政府层面,其职能转型与服务意识等也都与东部有明显差距;民族地区的农村居民,其整体上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对外部社会的整体信任度不高,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社会网络资源还相对欠缺,这些因素导致东部地区对工作、创业和生活等都具有更高的吸引力。 面对民族地区扶贫所面临的多重结构性困境,要更好地推进其扶贫攻坚工作,就要针对性地破除其不利结构,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的经验。[80]而区域间的结构调整并非是民族地区自身所能完成,因此需要全国通盘考虑结构性贫困的治理。在自然资本方面,要给予民族地区更多的基础设施投资,以改善其地理劣势,尤其是要加强高等级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在金融资本方面,要大力引导金融资本在民族地区投资,提升民族地区金融业服务水平,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来金融资本更多地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人力资本方面,要设立更多鼓励人才到民族地区工作的制度与政策,加强对民族地区财政教育经费的投入,优化民族地区人才工作生活环境;在社会资本方面,应大力培育并规范社会组织,提升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与开放意识,提升地区社会信任水平;在区域特定扶贫政策方面,应鼓励民族地区利用口岸等优势发展国际合作经济、边贸与外贸经济,提升地区经济活力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更加开放的经济结构。[81]除了优化并完善全面统一的扶贫工程外,民族地区要创设更多具有地区特色与特定适应性的扶贫举措,以实现外部结构调整与内部结构变革的相互配合,以破除民族地区致贫的结构性因素,为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在结构性贫困的视角下审视当前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仍有改进的空间:以省级为单位的扶贫工作格局,很难对跨区域性的结构因素进行改变;东西协作扶贫是打破区域发展结构不均衡的一种有益尝试,但仍需加强该项工作的力度;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超越了省级单位,但仍需强化其民族地区的倾向性支持;行业扶贫应按照区域差距的现实向民族地区投入更多资源和资金;社会扶贫则需要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向民族地区集中布局和发力推进。 在结构性贫困看来,当前针对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行动是对其历史上延续而来的发展处境的反向推动。精准扶贫不仅充分调动了压力型体制的优势,同时还实现了多方面社会力量的动员,社会大扶贫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攻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优势的体现,更是中国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与方案。战胜结构制约下的贫困,只有通过强大的行动力才能够得以实现。中国的扶贫攻坚正是一场由党中央和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分级负责,不同行业力量参与,不同区域良性互动并协调共进的声势浩大的社会行动,这种全社会范围内凝聚的扶贫力量一定能够破除贫困的结构性束缚。自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民族地区扶贫所取得的成绩正是这场行动的直接成果。尽管,扶贫攻坚仍然任重而道远,但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扶贫行动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3(01):7-11. [2]陈会方,朱平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特征与治理转型[J].学术论坛,2016,39(09):124-127. [3]Bank W.China-From Poor Areas to Poor People:China's Evolving Poverty Reduction Agenda-An Assessment of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 Research,2009,27(24):págs.333-335. [4]汪三贵,张伟宾,陈虹妃,杨龙.少数民族贫困变动趋势、原因及对策[J].贵州社会科学,2012(12):85-90. [5]陈丽明.厘清当前在贫困问题与民族问题上的三个误读[N].中国民族报,2017-04-07(007). [6]张平,祁永安.经济增长与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基于甘肃省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9(04):53-58. [7]王永莉.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现状透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7):10-13. [8]吴海鹰,马夫.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与扶贫开发[J].云南社会科学,2005(01):80-85+123. [9]程厚思,邱文达,赵德文.边缘与“孤岛”——关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成因的一种解释[J].中国农村观察,1999(06):45-51. [10]徐爱燕,李怀建,易啊丽.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探讨——以西藏为例[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31-36+65. [11]樊正强,梁耀积.资源市场与民族经济[J].广西民族研究,1990(02):1-5. [12]吴建国.20世纪末叶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反贫困行动述评[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14-21. [13]周毅.从文化角度探讨少数民族贫困问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2):20-24. [14]钱宁.贫困文化与西部的贫困问题——论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发展中的文化困扰及社会学的西部使命[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02):14-22. [15]王晓毅.反思的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基于滇西北和贵州的案例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4):5-14. [16]朴光星.区域发展不平衡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04):12-18. [17]向玲凛,邓翔,瞿小松.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时空演化——基于110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02):124-129. [18]沈红.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人口的边缘化——少数民族贫困的历史透视[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02):53-60. [19]张帆.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存在的问题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9(02):120-124. [20]邢成举,葛志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宏观状况、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基于中国农村贫困监测及相关成果的分析与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3(05):123-128. [21]张丽君、吴本健、王润球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2016)[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22]刘艳华,徐勇.中国农村多维贫困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J].地理学报,2015,70(06):993-1007. [23]Labar K,Bresson F.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poverty in China from 1991 to 2006[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1,22(4):1-668. [24]李实、佐藤宏、Sicular、Terry,2013,Rising inequality in China:challenges to a harmonious societ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5]Li S,Sicular T.The Distribution of Household Income in China:Inequality,Poverty and Policies[J].The China Quarterly,2014,217:1-41. [26]艾尔泽·厄延.减少贫困的政治[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04):43-48+4. [27]邢成举,赵晓峰.论中国农村贫困的转型及其对精准扶贫的挑战[J].学习与实践,2016(07):116-123. [28]邢成举.结构性贫困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及其破解——基于豫西元村的研究[J].中州学刊,2017(02):42-47. [29]贺胜年,张琦.中国贫困及减贫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视角考察[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02):107-115. [30]刘小珉.民族视角下的农村居民贫困问题比较研究——以广西、贵州、湖南为例[J].民族研究,2013(04):37-49+124. [31]佟玉权,龙花楼.脆弱生态环境耦合下的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02):50-54. [32]刘七军,李昭楠.地理资本视阈下西北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实证研究——以宁夏为例[J].兰州学刊,2015(01):167-172. [33]孙敬水,于思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政治资本与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基于全国31个省份2852份农户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5):141-149+160. [34]李小云.环境与贫困:中国实践与国际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5]李周.资源、环境与贫困关系的研究[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5):8-14. [36]陈全功,程蹊.空间贫困理论视野下的民族地区扶贫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01):58-63. [37]张曙光.关于地区经济差异变动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1993(09):19-26. [38]庄万禄.论民族地区的另类贫困——地方政府财政贫困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6):22-29. [39]傅鹏,张鹏.农村金融发展减贫的门槛效应与区域差异——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J].当代财经,2016(06):55-64. [40]周小川.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进一步提升农村信用社资本及其质量[J].投资研究,2012(01):4-14. [41]丁志国,张洋,覃朝晖.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J].农业经济问题,2016(01):68-75+111. [42]罗宏.农村存款用于农业农村贷款配置失衡问题与保障构建研究——基于邵阳市的案例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5(02):71-76. [43]余新平,熊皛白,熊德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中国农村经济,2010(06):77-86+96. [44]杨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因果关系研究[J].财会研究,2007(11):73-76. [45]方金兵,张兵,曹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01):143-147. [46]赵焘.地域差别、区域金融差异与经济发展失衡——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5(03):69-73. [47]甘犁.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48]胡联,汪三贵,王娜.贫困村互助资金存在精英俘获吗——基于5省30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村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家,2015(09):78-85. [49]李勇辉,袁旭宏,杨杏.地区金融生态演进差异与信贷配置失衡的关系——基于中国宏观面板数据的检验[J].当代经济科学,2016,38(04):42-52+125. [50]孙玲,陶士贵.中国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空间经济学FC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33(04):7-11. [51]粟芳,方蕾.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供给不足还是需求不足?——银行、保险和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2016(09):70-83. [52]程名望,Jin Yanhong,盖庆恩,史清华.农村减贫:应该更关注教育还是健康?——基于收入增长和差距缩小双重视角的实证[J].经济研究,2014,49(11):130-144. [53]祁毓,卢洪友.污染、健康与不平等——跨越“环境健康贫困”陷阱[J].管理世界,2015(9):32-51. [54]张利洁.试论西部民族地区的反贫困与人力资本积累[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4-87+102. [55]王朋岗.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的人口学因素分析——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J].前沿,2013(1):173-178. [56]姜梅红.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减贫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57]叶初升,罗连发.社会资本、扶贫政策与贫困家庭福利——基于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家户调查的分层线性回归分析[J].财经科学,2011(7):100-109. [58]赵剑治,陆铭.关系对农村收入差距的贡献及其地区差异——一项基于回归的分解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1):363-390. [59]刘彬彬,陆迁,李晓平.社会资本与贫困地区农户收入——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检验[J].农业技术经济,2014(11):40-51. [60]罗连发.社会资本与农村减贫研究[D].武汉大学,2012. [61]周晔馨.社会资本是穷人的资本吗?——基于中国农户收入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2(7):83-95. [62]张庆,康建英.地区经济差距中的社会资本、交易费用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1):41-44. [63]潘峰华,贺灿飞.社会资本和区域发展差异——对中国各省区的实证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0(4):143-147. [64]彭文慧.社会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农民收入区域差异[J].当代经济研究,2014(1):84-88. [65]方劲.民族社区发展中的消费文化与新贫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47-51. [66]邢成举.产业扶贫与扶贫“产业化”——基于广西产业扶贫的案例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63-70. [67]万海远,田志磊,徐琰超.中国农村财政与村庄收入分配[J].管理世界,2015(11):95-105. [68]邢成举.搬迁扶贫与移民生计重塑:陕省证据[J].改革,2016(11):65-73. [69]王赞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生态补偿式扶贫标准与思路——以大湘西地区为例[J].湖湘论坛,2015(4):59-63. [70]黄锡生,何江.论生态文明建设与西部扶贫开发的制度对接——以生态补偿为“接口”的考察[J].学术论坛,2017,40(1):105-110. [71]徐丽媛,郑克强.生态补偿式扶贫的机理分析与长效机制研究[J].求实,2012(10):43-46. [72]耿翔燕,葛颜祥.生态补偿式扶贫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7(04):151-155. [73]李亮,高利红.论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与精准扶贫的法律对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65-71. [74]刘小珉.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J].民族研究,2015(2):41-54. [75]王国洪.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对有效减缓贫困的实证研究[J].民族研究,2016(05):68-81+128. [76]邢成举,李小云.精英俘获与财政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9):111-115. [77]邢成举.科技扶贫、非均衡资源配置与贫困固化——基于对阳县苹果产业科技扶贫的调查[J].中国科技论坛,2017(1):116-121. [78]张平,祁永安.经济增长与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基于甘肃省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9(4):53-58. [79]张丽君,董益铭,韩石.西部民族地区空间贫困陷阱分析[J].民族研究,2015(1):25-35+124. [80]邢成举,李小云.超越结构与行动: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经验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8,407(11):32-4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