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文旅融合视域下的日本文化乡村遗产

http://www.newdu.com 2020-07-20 《中国文物报》2020年5月 王冬冬 参加讨论

    受城市化进程加速等因素影响,我国乡村遗产保护危机重重,而活化利用需求却日益增强。此次“文旅融合”系列课程将乡村遗产保护与利用列为核心主题之一,涉及内容广泛,包括:直面传统村落消失问题,通过以文促旅,开展居住旅游的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线性遗产和革命遗产保护与利用中,借助传统村落的保护、修复与价值挖掘,古代遗址的发掘、研究与保护,实现“以道兴村”。课程中日本乡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案例频频出现,如乡村景观与艺术遗产充分融合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农业产业化与地方振兴结合产生的“一村一品”,以及构建日本文化故事的“四国遍路”和“日本茶800年历史散步道”等日本遗产。本文结合课程所学及自身研究兴趣,略对文旅融合视域下日本乡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经验进行介绍,以期相关学者和管理者能够略受启示。文章主要案例并未选择研究较为丰富、旅游开发走在前列的白川乡等传统民居建筑,而是选择研究工作持续进行、旅游开发难度较大的古遗址所在的村落。
    法律法规
    法律的制定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基础。日本《文化财保护法》开宗明义,强调“保存”与“活用”并重,以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同时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做出贡献。以此为指导思想,针对乡村遗产的法律主要有《明日香村特别措施法》《庙会法》等。
    1980年出台的《明日香村特别措施法》(『明日香村における歴史的風土の保存及び生活環境の整備等に関する特別措置法』),将地域历史景观的保存和当地居民生活的改善视为地域发展中的两大核心要素,以遗产和居民的和谐共生为基础开展乡村遗产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具体实施路径为通过遗址发掘和复原、博物馆和文化馆展示、寺庙和神社开放等营造历史氛围;通过道路、河流和消防等设施的改造,以及农业和自然景观的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基于上述诸项措施,开展文化遗产、农业景观、农村民宿的旅游开发和产业优化,实现农村振兴。
    1992年颁布的《庙会法》(『地域伝統芸能等を活用した行事の実施による観光及び特定地域商工業の振興に関する法律』,周超沿用陈志勤的翻译,认为内涵和作用与中国庙会十分接近,故采用此意译),以推动民间传统艺术和民俗等文化资源的利用,实现地方观光产业振兴和特定工商业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利用地域特色的传统艺术和民俗开展各类活动,带动相关服饰、器具等产品制造,为观光者提供各类旅游服务等。该部法律的出台,有效支撑以传统民俗带动地方旅游产业和工商业的发展,间接解决农村及偏僻地区人口流失问题。
    除上述法律外,《古都保护法》《关于地域的历史风致维护和改善的法律》《都市公园法》《旅行业法》等相互支撑,共同推进农村地域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利用,实现地域文化复兴和经济发展。
    大型项目
    项目的开展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保障。日本已出台一系列以遗产保护为核心,地域文化、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项目,以“风土记之丘”系列项目和近年开展的“日本遗产”项目为典型。
    “风土记之丘”系列项目开始于1960年代,强调遗址保护、环境治理与人的和谐共生。“风土记之丘”项目主要关注位于乡村的大型古坟和城址的保护和利用,后续的“故乡历史广场”项目主要关注代表地方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国分寺和国府迹等中小型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目前日本已建成数以百计的遗址公园,发挥历史教育、日常休闲和旅游观光的作用。“风土记之丘”系列项目的实施为凝结地域文化,推动居民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促进地域振兴做出重要贡献。
    “日本遗产”项目于2015年推出,计划至2020年推出100项,其目标是利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激活地域发展,将有形、无形、民俗、史迹等文化遗产串联成为完整的故事,如:忍者之乡、日本瓷器故乡、大地两千年持续的记忆——稻作等主题,注重整体性的保护与利用,向日本国内外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达到战略性的效果。因而“日本遗产”既是经济复苏的直接工具,也是文化复兴的战略手段。
    上述项目之外,“历史之路”项目、“一村一品”运动等也从不同角度发掘乡村遗产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从而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规划
    规划的制定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途径。日本的社区营造(まちづくり)就是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共同挖掘地域文化、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多元价值,以增强地域活力。
    日本的社区营造,或译为地域再造模式有别于传统规划的方式,是由地方团体自主决定地域发展方向与实施步骤,以善意、开放、凝聚地方特色的方式开展地域规划设计并组织实施。例如西村幸夫通过对日本石见银山遗址进行访谈和测绘等调研,阐述了地方企业、居民与地方政府共同协作对地域建设和规划编制进行决策的地域再造模式,成果体现在地方景观设计、街区保护、建筑修复、空间装饰、乡土学习等方面。以此规划为基础,石见银山形成了观光旅游与居民生活和谐统一的地域发展模式。
    社区营造模式在城市社区、乡村社区和观光社区改造中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地促进地域可持续发展。
    小结
    完善的文化遗产指定、选定和登录制度为日本保存了大量文化遗产,通过旅游观光的方式保护文化遗产,同时发挥文化遗产在地域活化中的作用是文旅融合的重要举措。不同于旅游胜地的开发模式,乡村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更多是从发掘各地有形与无形遗产,营造独有的历史文化氛围,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间接解决日本空巢化、老龄化、地域活力丧失等问题,是日本文化立国、观光立国的实践。中国与日本文化背景和遗产类型相似,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相同问题,上述具有实操性的经验可为中国乡村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些许借鉴。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