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古代科举考试如果有人作弊的话会得到哪些惩罚?

http://www.newdu.com 2020-07-23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古代的科举考试甚是严格,而且对于考试作弊的惩罚也十分严厉。
    为防止科举考试作弊,一般采取七个措施:锁院 (提前封锁考院和出题考官) 以防漏题;搜检(以防夹带);监考(以防偷看);糊名誊录 (考卷上交后由专人誊写再送阅以防通过笔迹辨认考生);挂帘(内外帘隔以防串通);复试(场后复试以防冒名);回避(考官要回避以防徇私)。
    

    考生的实名担保制度, 盛行了很长时间。考生听到学政 (省里主管教育的长官) 点名,不但要大声应答,还须走到学政面前,喊“某人保”。保人通常是考生花钱请来的廪生 (即生员,也称秀才,明清两代经考试入府、州、县的学者,由公家给以膳食),, 这廪生也要接着应答“某人保”。有的地方还要层层作保,甚至每层都要多人担保。考生如有“冒籍”、“冒名”,保人是要革除功名并下大狱的。因此,买通保人找“替枪”,十分困难。
    

    考生科场作弊,统统取消资格;考中的则取消名额,执送刑部问罪甚至禁锢终身。考官没有尽责,导致考生“冒籍”、“冒名”成功,轻者降级调用,重者革职查办,直至流放、问斩。
    被流放的犯人,多是充军和苦役,没有朝廷特许, 不准回来,往往意味着就此终老。清代东北的流放地很多。最有名的是位于黑龙江省海林与宁安的宁古塔。那时,宁古塔尚未开化,气候严寒,人烟稀少。据史载,尸骨永埋宁古塔的流人,不知凡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