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史前文化中,马家窑文化以彩陶著称,其各种人物造型的彩陶和雕塑数量大、类型多,是古代人类艺术、信仰的重要载体。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的研究,不仅包括通过艺术特征、制作技法等进行的分类研究,亦包括人物形象的分期、分区研究,此前《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分类研究》对各种彩绘人物形象和雕刻彩塑人物形象做了细致的分类,已统计马家窑文化40个遗址中的133件人物形象。本研究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考古学分期、分区研究,其后选取东部、中亚地区同时期的人物形象作了对比研究,为研究马家窑文化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及社会精神内涵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 一、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分期研究 根据人物形象的特征及所属器物形制特征,分析各期人物形象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可对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分为两期。 (一)第一期(3500BC~2500BC) 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第一期,根据演变可细分为两段。一期前段为最初阶段,本时期人物形象制作粗糙,技法以简单的雕刻塑为主,内容上最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是鲵鱼人纹,其他还包括舞蹈纹、陶器口或盖人面、拟人陶塑、人足、陶祖等。陶器口或盖人面等仅表现人物面部五官,以眼、嘴为主,无表情,极少有形神兼备的彩绘与雕刻塑结合的复杂人物形象。一期后段为发展阶段,本阶段奠定了其人物形象的艺术题材范围。制作内容上,以舞蹈纹、抬物纹、持物纹、陶祖纹、人面纹、器口或盖人面、拟人陶塑、人面器把或鋬、人像塑为主。艺术手法上,此时期的人物形象将彩绘与雕刻彩塑并重,继承了前期以陶器口作人物形象的观念,技法也有所提高,且有了哭泣的人脸、惊讶等面部表情。题材上,鲵人纹、雕刻塑的人足、陶祖逐步消失,雕刻彩塑类器口或盖人面的人物形象占主导地位,亦有了简单粗糙的人全身塑。 (二) 第二期(2500BC~1900BC) 本时期是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兴盛阶段,也是艺术手法集大成时期。人物形象组合包括:蛙人纹、器口或盖人面、拟人陶塑、人面器把或鋬、人像塑。此期很好的结合雕、刻、塑与彩绘技法,表现人物面部五官及喜怒哀乐表情,更有表现性别的人物全身塑像,拟人形象普遍,拟人化动物种类增多。其中,拟人蛙纹是此期出现的人物形象,典型亦常见。 通过分期研究我们发现,从一期到二期,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从题材、技法上属于承继关系,新题材不断出现、新技法逐渐成熟。 二、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分区研究 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在洮河、大夏河流域的甘肃临洮、临夏、广河、兰州、永登以及湟水的青海民和县、乐都县等地出土最多,渭河支流清水河、葫芦河流域,甘肃天水、甘谷、武山、澧县等地次之,这与其遗址分布密集程度一致。据遗址空间分布状况和形态特征,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可分成渭河区,洮湟区,河西走廊东部三个区域。 (一)渭河区 本区以武山傅家门出土人物形象为代表,共9个遗址。此区主要是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的最初发展阶段,包括一期前段所有遗址和一期后段部分遗址,代表性人物形象如鲵人纹瓶,二人舞蹈地画、人面彩陶壶,人像器盖、人面塑、三面人像陶器口、拟人陶塑、人体残肢、陶祖等。 (二)洮湟区 本区以土谷台晚期墓葬、柳湾马厂墓地出土人物形象等为代表,共27个遗址。从年代看,人物形象从渭河区的渭河流域溯源而上传承到洮湟区,并在此繁荣兴盛,主要包括一期后段的部分遗址和绝大部分二期遗址,遗址多、分布广。根据遗址密集度,本区可细分为南、东、西三个小区。洮河的临洮县、康乐县、广河县、临夏县等为南区,代表形象有人面盆、人头形器盖、哭脸绘彩人头塑等。绘塑精致、表情传神,蛙人纹以有头蛙纹为主,拟人化程度高,间绘于谷纹间,都绘制于小口鼓腹壶上,精致绘塑、表情传神,有了比渭河区更高的制作工艺和表达技法。兰州市的华林坪、白道沟坪、皋兰糜地岘、皋兰阳洼窑等为东区,蛙人纹图案简化、线条化,以躯干上连绵的的两对肢爪纹更写意的表达蛙纹形象,总体依旧拟人化。青海与甘肃接壤的乐都县、民和县、永登县等为西区,代表形象有无耳钵、鸭形壶、人头形鋬彩陶壶、人像彩陶壶等,蛙人纹与东区之异曲同工。总体来说,渭河区的人物形象应为从南区传到东区和西区,三区之间亦有相互影响。 (三)河西走廊东部区 本区以武威磨咀子遗址为代表共4个遗址: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武威磨咀子遗址、甘肃永昌鸳鸯池、大通上孙家寨遗址。本区是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沿河西走廊向西、向北发展而受影响的区域,其人物形象与前述两区已经存在较大差异,人物形象与彩陶盆西传后,与当地文化融合发展。 三、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与同时期人物形象的区域对比研究 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不是孤立的文化共同体产物,其既与周围的文化产生交流与融合,又对周围的文化产生辐射与影响。本研究选取与其关系密切的东部地区及中亚地区的人物形象作比较研究,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同时期黄河上游地区人物形象的关系及其与中亚地区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一)与东部地区比较研究 在马家窑文化东部地区同时期的人物形象中,包括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类型、泉护二期类型、菜园文化和齐家文化、老虎山文化。对比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同时期人物形象种类略少,相互既有相似又有差异。主要包括陶人像塑、人面彩陶壶、残陶人面、陶祖鋬塑、人体残肢塑等。人体着重塑制的部分主要为人面与人体腿足。技法皆为雕刻塑,基本无彩绘,仅有的彩绘只表现人体躯干部分。人面中仅有面部五官中的眼、嘴、耳,少有鼻子。大多无面部表情,形象较为呆板。陶祖鋬塑延续较好,每一时期都有。 (二)与中亚地区比较研究 中亚的青铜时代晚期(3000BC~2000BC)基本与马家窑文化同时,包括土库曼斯坦南部的阿尔丁佩特遗址中的纳马兹加五期遗存、安诺遗址Ⅰ期、土库曼斯坦哥诺尔宗教城址遗存及奥克苏斯文化墓地(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境内)等。人物形象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下半身三角形泥片,与上半身几乎呈直角摆放的人体;第二类为真人比例的写实人体塑;第三类为坐姿或跪坐的石质人像。 第一类人物形象最多,主要特征如下。首先,人物形象主要为女性全身泥塑像,系泥块直接捏成,身形似鸟类,身体四肢收窄为锥状,风格写意。其次,人像眼睛为泥片贴塑,在泥片中央划一道横线,看起来为上下眼皮,此技法与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中的拟人塑中对眼睛的绘塑部分类似,都是线条式人眼;鼻子在头部处捏成高高的突起与马家窑文化器口人面塑的方式一致;头部正面、剖面都为倒三角,似模拟鸟或禽类的头部。这与马家窑文化中拟人塑中的禽类拟人面很相似。 第二类主要是写实人物形象,身体比例与真人无异。此类人物形象可溯至纳马兹加II期亚兰加奇遗址出土神人女塑像,注重对第二性征的塑绘而忽略脸部五官。双腿分开,腿外侧还有同心圆的彩绘。而此时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部分人物形象更注重对头部及面部五官的描绘。此技法与闪米特人、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中圆眼、高鼻,写实的雕刻彩塑技法类似。 第三类为坐或跪坐的石质人塑像,坐姿人像多见于巴克特里亚时期(3000BC~2200BC),大部分藏于巴黎卢浮宫,土库曼斯坦哥诺尔宗教城址、奥克苏斯文化亦有个别发现,人物形象极具写实,身首分开雕塑后组装。除头部、手臂为白色石灰质,其余的发饰或帽饰都为黑绿色石质。头部雕塑出面部五官,头戴贝雷帽或梳齐肩发式,身体为黑绿色石质。身覆斗篷式衣物,刻满羊毛式纹饰。身覆斗篷式衣物,刻满羊毛式纹饰。跪坐人像以马尔吉亚那时期(2500BC~2000BC)土库曼斯坦哥诺尔宗教城址的丰满人体形象为代表。脸部五官写实,镂塑狭长或杏仁形双眼,厚嘴唇。一件有篦形胡须,头戴箍,身披袒右肩外衣,与印度佛教神像非常相似。 四、结语 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可分为两期,一期前段总体数量少,以技法简单的鲵人纹、陶祖、舞蹈地画为主,一期后段人物形象数量大增,雕刻彩塑的人物形体消失,出现大量彩绘人物形体,技法比前段有所提高,继承前段以器口制作人面的方式。二期最大特色是出现了彩绘蛙人纹,大量彩绘人物形体消失,对面部五官塑造更细致,表情更多样,继续发扬一期以器口作人面的技法。总体而言,两期既有上下承继关系,又不断有新技法、新题材的产生与消失。 马家窑文化人物主要分布在渭河区,洮湟区,河西走廊东部三个区域,且明确从渭河区向洮湟区,河西走廊东部递进式传播与发展,展示了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传播、发展情况。 与东部、中亚同时期人物形象对比,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与东部地区显然更相似,基本都为陶塑人物形象,将雕刻塑与彩绘技巧结合使用,多出男性性器官,这与中亚地区有较大区别。中亚地区人物形象陶、石质各有发展,绝大部分为女性全身塑像,侧重第二性征,以捏刻塑为主,而少见彩绘。刻划技法大量使用,尖顶冠形符号充斥部分地区。但东部地区同时期人物形象种类略少,雕刻塑的器物人面或人像塑,大多无面部表情,形象较为呆板,与马家窑文化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面部表情有较大差距。马家窑文化中,写实人面技法与两河流域的更加类似,部分横线式眼睛、拟人塑题材与土库曼斯坦地区更加类似。总体而言,地区间异中有同,各地区与同时期不同文明间可能存在相互交流,此对后续分析深化社会精神内涵等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华夏考古》2020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齐泽垚/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