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中国的“末茶”和日本的“抹茶”到底是同一种东西吗?

http://www.newdu.com 2020-07-2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抹茶的英文单词源于“抹茶”的日语发音,是日本茶道中使用的粉末状的绿茶。不过,追溯起来,日本抹茶的源头在中国。
    抹茶,在中国古时称作“末茶”,起源于隋唐,宋代发展达到鼎 盛,文献中留下了其制法的详细记录:将春天的茶叶的嫩叶,蒸煮新鲜茶叶(称为“蒸青”),进而硏磨成膏,再压制成块,烘焙脱水储存,待要饮用时,再碾成细粉。由于当时最流行制作精致的圆形茶饼,所以末茶也被称为“团茶”。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咏叹抹茶的诗篇,"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就是唐代诗人卢仝对抹茶的赞美之词。
    末茶既是粉,便不能像今天的茶叶那样冲泡。它的喝法是用开水冲兑,搅打成糊状,称为“点茶”。宋徽宗就在他的《大观茶论》中描述了点茶的过程:点茶者拿着竹制的茶筅,灵活地转动手腕,快速搅打茶汤,就跟今天我们打鸡蛋差不多。要一直搅到碗中泛起“汤花”——白沫,如“疏星皎月,灿然而生。”
    

    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 》中评述斗茶方法;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硙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谓之点茶。这里所指的抹茶冲饮之道即为唐宋年间的中国茶道。
    由于末茶工艺复杂,颇费人财物力,到了明代,崇尚勤俭节约的朱元璋便下令“罢造团茶”。饮茶风气随之改变, 而改用茶叶,冲泡喝汤,弃置茶渣,冲泡散装茶叶开始流行,末茶被散茶取代,就在中国逐渐失传了。
    如今要品尝抹茶就需要到日本了。南宋时日本有一位荣西禅师两次渡海来华学佛,回国时带去了茶籽、茶具以及《茶经》手抄本,并在1214年写成日本的第一部茶经《吃茶养生记》。书中详细记载了末茶的制法、吃法与效用,日本抹茶文化自此而始。
    为什么中国“末茶”到了日本,就变成了“抹茶”?
    主流说法是同音字错用、以讹传讹。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最初的末茶需要饮茶者自己研磨茶粉,“抹”就是在强调用手转动石磨的动作。
    1215年,镰仓幕府将军源实朝因宿醉而患病,荣西禅师用抹茶茶饮治愈了他,从此抹茶被当成解酒良药、养生饮料在武士、公卿等上层阶级中传开普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