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一个相当热烈的节庆活动,影响不断扩大,日益深入人心。 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广泛的和前所未有的关注,这是时代的赐予,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幸运。近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坚强有力,上下一心,取得可观的成绩,同时赢得许多国家的赞誉。各族人民进一步提高了认识,自觉地、热心地投身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同时,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积极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掘自身潜力,发挥应有作用,在保护自然环境、构建社会安定和谐、繁荣市场经济、脱贫攻坚、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升生活幸福感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进入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生了极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质的飞跃。 首先,整个社会对非遗的评价有了巨大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专门的术语今天变成人人口中有、心中有的熟知概念,就足以说明人们对过去所称的民族民间文化有了新的价值判断。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我们讲故事、唱民歌、过年过节,这些普通的日常生活都获得了文化意涵,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整个社会对非遗的尊重意识、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保护”和“传承”这两个词从来没有被这样强调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唤醒了民众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尊重、热爱和自豪。越来越多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地位。 其次,进入21世纪,特别提出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核心问题,即传承主体——传承人问题。过去历朝历代,对民间的手艺人不曾有过特别的尊重,讲故事的人、演唱史诗的人大都没有留下名字,他们不被历史所关注。我们称赞那些手艺人,称赞那些非遗传承者的智慧和技艺,只是赞叹其成果的美妙绝伦,但不知他们究竟是谁。通常珍惜的是物,并不特别关注传承者和他的智慧和手艺的自身。所以,今天“传承人”概念的提出和实际尊崇,是找到了保护和传承的根。在这一保护过程中,传承人有了荣誉感和自豪感,建立起了文化自信,甚至有了责任担当。作为传承主体,他们的观念和情感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让他们的技艺和智慧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这20年来,由于社会的特别关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手段和传承手段方面,都有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的变化。 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把记录变得更加真实完整。过去没有录像,我们几乎只能靠语言来解说非遗项目的进展过程,而语言是不可能全面真实地把非遗过程反映出来的。现在有了录像,这个问题就相应的得到了解决。当然也还不能完全反映出来,还是需要通过实践亲自传授。比如,普洱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兴昌去采茶,我们只看见他的手在采茶,看不到他手上细微的动作,并不知道他是怎么把茶树上那一针一叶掰下来的;在蒸茶的时候,他把手往罐子上一搭,就知道温度是否合适。所以,即使是数字化,也还不可能完全把知识传达出来,但是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们还可以用语言的办法加以补充。 在传授传承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往往是师傅带徒弟用口耳相传、手把手教授的办法传授和传承。现在非遗进课堂,非遗相关内容纳入了学校教育的范围,通过正规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人可以学习和接受相关的知识。这些学生当中特别出类拔萃的,有可能就是将来的非遗传承人。经过他们的努力,非遗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在年轻的新人身上得以发挥。正规的学校教育,让传承方式发生了变化。 再说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播起到了特别大的作用。过去在非遗传播方面,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整个社会关注,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手段。传播既有语言的,也有影像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更加多样。比如非遗旅游、非遗产品电商交易、非遗展销会,这些都是有效的传播方式。展销会中往往会有非遗传承人的展示活动。通过旅游、电商等方式传播非遗,是过去所没有的,但能满足今天的需求,所以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破了高雅文化和草根文化之间的界限。通过代表作和传承人的评选,高雅文化和草根文化之间的壁垒已经瓦解。整个社会共同关注历史留给我们的所有文化遗产的精粹,让我们加以保护和传承,成为建设民族文化美好明天的宝贵借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物与非物的关系、两者与人的关系以及非遗的演进发展问题。有些门类的非遗表现形式,比如传统习俗、节庆活动等,是全民参与、全民传承的,是大家共同的生活方式,人人都是传承人。但是有些门类的非遗项目,其传承主体并非是社会全体成员,比如传统手工艺的技能是掌握在一部分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承人手里的,全社会所有成员通过他们非遗活动的物化的成品,来欣赏和分享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非物质的技艺的展现,就不可能有这些物化的成品,分享这些物化的成品,也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物化的成品随时代变迁会有所演进,其非遗内涵自然也会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顺应时代的现实要求,经过一路的创造和再创造,不断淘洗、琢磨、演进、发展。非遗传承是在认真保护它的基质真实性的原则上进行的,但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如果不回应现实生活的需求,不顺应今天的现实生活,这份遗产也就会僵死,不是我们抛弃它,而是它抛弃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是整个社会共同推动了传承人的手艺的传承和保护,如果大家都不关心“物”,非遗传承人的实践活动就变得没有意义;因为没有市场,这些非遗项目的存在也就没意义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通过传承人创造的“物”保护和传承了相关非遗项目。 所有的这些,都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新的世纪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所有这些,都是这个时代特别重要的变化。 最近这些年非遗保护工作又有了一个新的进展,通过非遗扶贫,扩大了非遗的功能。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非遗+扶贫”创造了大量的有效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育扶贫对象本身的造血机能,只有这样才能使贫困地区彻底脱贫,永久脱贫,走上致富的康庄之路。常言道,“无艺如贫”“手艺是活宝,走遍天下饿不倒”“学艺终身福,是艺不亏人”。非遗扶贫,就是让贫困人口掌握非遗的技艺,以艺致富,这才是彻底脱贫的长久之计。而这些非遗的技艺是他们以往就了解的、熟悉的,或者 是曾经从事过的。所以做起来相对容易,能够很快见效。非遗的能人+农户+合作社的形式,在很多地方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效地改变了一些农村的面貌。 如果说,过去非遗的发展是以“自在”的方式进行的,那么现在,在非遗扶贫等实践中,已经体现出“自为”的因素了。我们有明确的意识发掘非遗的潜能,用以积极扶贫,扶贫的过程反过来又扩大了传承人的群体。保护和传承的队伍得以扩大,也就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得到了延续和强化。 从非遗自身的角度来说,保护和传承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领地,非遗的社会评价得以提升,传承人队伍得以扩大,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得以普遍加强,非遗在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 今天,非遗保护与传承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不是写在纸上的文字或者会议中的宣示和号召,也不是仅仅体现为传承人活动的个体行为,而是落在实地、通过无数生动有力的实际活动体现出来的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是历史的积淀,但更重要的是,它是活跃在我们今天现实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我们珍视这份遗产,尊重和保护这份宝贵的遗产,感恩它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的宝贵滋养。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原文刊于:中国文化报2020-06-1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