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第三意大利”以其贫乏的资源、落后的基础设施与人力、技术资本,通过整合文化资本、人力资本、现代技术与管理等要素,促进传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价值、产业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成功地从传统农业经济走向了发达的工业经济,实现了文化、价值与市场的共赢。我国民族地区有着与“第三意大利”相似的发展潜力。当前,民族地区可以借鉴“第三意大利”的发展经验,遵循市场机制,发展以民族传统文化产品为代表的消费品工业,以地理的邻近性为基础,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着力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 关 键 词:民族传统文化/文化产业/第三意大利/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标题注释: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创新性转化研究”(项目编号:19AMZ015)、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A类项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项目编号:2018MZSCXA001)、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青年学者资助计划项目“特色文化产业精准扶贫发展路径的调查”(项目编号:2019MZSQN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经绫,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由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同质化,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质上承担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复兴的双重使命。在经济意义上,它是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在文化意义上,它是民族文化崛起与繁荣的重要载体。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化与产业化,需要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互动与交流,要在全球化、国际化的语境下思考问题。当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转型的危机和机遇共存,尤其是在文化产业从低级向高级阶段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成熟的做法,深入开发民族文化底蕴,开拓民族文化价值,广泛传播民族文化理念,使民族文化产业与现代经济生产、结构的变迁相适应。“第三意大利”(Third Italy)的发展模式,指的是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手工业为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模式。“第三意大利”发展初期的各方面条件与我国的民族地区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其发展模式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第三意大利”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 民族文化产业是民族文化产品的产业化,是具有“民族文化”这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具体到意大利的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则是具有意大利传统民族文化②特征的产业。广义上,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则应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业。本文聚焦的是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属性的产业化发展路径与模式,而弱化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属性。 (一)“第三意大利”所处地理空间特征 “第三意大利”最先由意大利经济学家阿纳尔多·巴尼亚斯科③提出,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以区别于经济较发达的“第一意大利”(西北地区)与经济较落后的“第二意大利”(南部地区),具体包括马尔凯、艾米利亚-罗马涅、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托斯卡纳、翁布里亚、威尼托、特伦蒂诺-上阿迪杰7个大区(见图1乙部分阴影面积)。随着对“第三意大利”发展模式的深入研究,这一概念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地理空间的界定,更多的是代表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图1 “第三意大利”的区位 “第三意大利”东濒亚得里亚海,西临里古里亚海,海运交通便利,自然条件较差,地表崎岖不平,平原面积小,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特征,该地区经济上长期落后于北方。1860年加里波第南征时,这一地区仍然保留了大量落后的封建“庄园经济”,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均收入,还是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都一直落后于北方。 (二)“第三意大利”的发展历程 “第三意大利”是传统的旅游区、轻工业区与农业区,与意大利西北地区相比,这一地区的工业企业少,且以1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为主,组织松散,设备落后。 二战以前,“第三意大利”地区一直处于小农经济状态,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人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第三意大利”的农民有着自己田地,生活过剩的前提下出现了原始的工商业活动,自发性的家庭工业开始发展,并得到政府的支持;第二,在这一时期的欧洲工业复兴中,该地区未能发展现代工业,且军工业停产,释放出大量的技术工人。在本地资本积累不足、外地投资缺乏的背景下,陶瓷、服装、纺织等资金门槛低、市场风险小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成为当时中小企业发展的首选。与所有的传统手工业一样,这些行业都是以农业附属行业的状态存在,既是农民的生产生活资料,也是农民销售相关产品以维持和改善生计的渠道,更是意大利主要的民族文化产业。由于分散的农户经营生产需要联合销售,“第三意大利”逐渐出现“合作销售组织”。 二战以后,尤其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制造业现代化的快速扩张,“第三意大利”的传统手工业逐渐向现代手工业转变,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意大利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就了意大利的“经济奇迹”。对比来看,1951年,同属“第三意大利”的艾米利亚-罗马涅、威尼托与托斯卡纳三个大区,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本地区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分别为5.1%、5.8%与6.1%;同年,位处西北部的皮埃蒙特与伦巴第两个大区,其上述指标分别为14.6%与37.4%(见表1)。到了20世纪70年代,就业情况截然相反,“第三意大利”工业从业人员增长了25.9%,高出其他地区14.1%。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危机时期,其他地区工业就业增长率仅为4.2%,“第三意大利”则高达19.7%。到1981年,“第三意大利”工业就业人口占全国工业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达37.3%。④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意大利整体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第三意大利”的经济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出口额持续增长。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这些行业对意大利经济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表1 1951年意大利不同大区的制造业就业人口比重表(%)⑤
(三)“第三意大利”的民族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是一种信息资本,涉及文化知识、能力和秉性(deposition)的形式。⑥文化资本也是一种表征性资本(representative capital),主要包括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思想符号、教育素养、品位风格、民风习俗等资本形态,对经济资本的运行具有增值、转化和调节等功能。⑦文化资本同样存在流量与存量之分,且有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之分。⑧ “第三意大利”的民族文化资本非常丰富。第一,丰富的有形民族文化资本。截至2019年7月,意大利拥有55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50项。除了旅游区常见的建筑、遗址、艺术品、绘画、雕塑等文化遗产,更具有经济价值的是以私人物品形式存在的工艺品,即被赋予文化意义的各种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本。⑨第二,丰富的无形民族文化资本,主要包括一系列与既定人群相符的想法、实践、信念、传统和价值,它经常以公共品的形式存在于公共领域,如文学、音乐、喜剧等口头与非物质遗产。⑩这些无形的文化资本对经济的发展极其重要。比如,“第三意大利”的居民有着深厚的家族意识和乡土观念,以在家乡生活与工作为乐,这是“家族式”企业得以稳定存续的重要因素。第三,如果将上述两类文化资本归为“第三意大利”民族文化的存量资本,则在存量资本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与技术水平,实现了文化资本的再生产,从而实现了文化资本的增量。通过这一生产,一些文化资本被运行于某些具体的经济行为以及与之相伴的民间贸易中。(11)在这一生产过程中,文化传统与消费者认同是“第三意大利”生产的产品最重要的标志。萨布丽娜·拉斯特利(Sabrina Rastelli)教授曾这样介绍意大利制造:“所谓高端,不但要材质好,设计出色,更重要的就是工艺。‘第三意大利’的手工艺绝对是其王牌,甚至是其招牌。”(12) 对比“第三意大利”与我国的民族地区:第一,从地理区位来看,“第三意大利”发展经济的地理区位较差,与我国大多数的民族地区相似。第二,从经济总量来看,“第三意大利”长期落后于意大利北部地区,与我国民族地区长期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情形类似。第三,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意大利”长期以第一产业发展为主,一直是传统的旅游区、轻工业区与农业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我国民族地区亦然。第四,从生产手段来看,“第三意大利”的发展初期也是以手工劳动为主,资本装备率低。第五,从市场环境来看,两地与传统工业市场均距离较远,发展传统工业的风险较大,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在上述两地都难以展开。第六,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来看,两地都拥有极为丰富且极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这是其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可见,虽然“第三意大利”的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中国全域文化产业发展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由于中国民族地区与“第三意大利”发展初期的巨大相似性,其对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借鉴意义更为明显。 二、“第三意大利”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 (一)中小企业为主体,家族式企业为主要特征 根据意大利的官方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底,意大利有500余万家企业,其中99.9%为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贡献了GDP总额的80%,就业岗位的81.3%。以工业为例,工业是现代经济中规模性最为明显的行业,也是大企业最为集中的领域。即便如此,在“第三意大利”,工业企业平均从业人数仅为9人,5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占98%,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总就业人数的70%。(13) “第三意大利”的家族式企业非常多,93%的中小企业是由家族经营。(14)这类企业有着鲜明的特点:(1)在人事任命上,家长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妻儿子女往往身居要职,如某首饰集团,家长是董事长,儿子是副董事长,妻子是集团人事主管,女儿则是财务与行政主管。除了家族成员外,其他管理成员流动性也很低。(15)(2)在经营目标上,追求长期稳定的利益。(3)在管理方面,高层管理者驾驭市场变化的能力强,办事果断,决策迅速,且具有权威性。家族式企业的组织颇为松散,甚至是混沌的,企业决策与沟通成本较低。(4)极为重视后代的教育问题,子女们往往都在美、英、法等国接受一流的教育,熟悉国际市场,精通数门外语,且有着较高的管理水平。 (二)分散的城镇化经营,使得交易成本外部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的产生源于内生化交易成本,现代企业规模扩张的过程是通过内生化来降低交易成本的过程。(16)根据科斯定理,内部组织的交易成本与公开市场上的交易成本之间的大小决定了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规模越大,内部交易越频繁,交易成本越高。当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小于公开市场的交易成本时,企业的规模会扩大。(17)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使其很容易低于外部公开市场的交易成本,因而出现了大量的大型企业。但“第三意大利”则正好相反,其摒弃了扩大企业规模的方式,以大量小微企业存续的模式,外生化交易成本,通过分散的城镇化经营模式,合理分工,促进企业在城镇内部集聚。在规模上,每个城镇企业的总规模相当于大型企业;在功能上,每个城镇基本实现了大企业的主要职能。在“第三意大利”的城镇内,生产网络化,且形成了“产学研销”为一体的组织体系,产、供、销和配套服务一条龙。(18)从行业上看,“一镇一业”,每个集聚区有一两个主要的发展行业,如卡尔比和普拉托地区的纺织服装业、科莫地区的丝绸业、卡拉拉地区的大理石业、乌迪尼斯的木桌椅制造业、萨索罗的陶瓷业、木拉诺的玻璃制品业等。(19) (三)以传统民族手工业为主要发展行业 总体来看,“第三意大利”的行业分布有以下几个的特征:第一,“第三意大利”的行业主要集中的传统产业,尤其是以传统的民族手工业为主要发展行业,主要包括制鞋、服装、瓷砖、乐器、家具、金银首饰、玻璃制品、皮包等,以及为这些行业提供机械设施的行业。实际上,不仅是“第三意大利”,从意大利全国范围看,传统行业的比重也非常高。在意大利199个行业集群中,纺织品集群地69个,家具集群地39个,机械32个,皮鞋与皮革集群地27个,葡萄酒与橄榄油等食品集聚地17个,首饰与金属制品集群地5个,其他类别的行业集群地10个(见图2)。(20) 图2 “第三意大利”的产业分布图 第二,传统民族手工业的需求价格弹性低,受市场冲击的能力强。由于这些行业受价格与市场的冲击相对较小,其对经济波动的承受能力很强。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危机时期,意大利的传统民族手工业经受住了考验。据统计,在1971-1980年间,从事传统民族手工业的中小企业数量增长不到50%,但从业人员增加近两倍,占意大利经济的比重也逐渐增加,从而提高了意大利的整体经济弹性(flexible specialisation)。(21) 第三,资本与技术的门槛相对较低,对于资本与技术资源稀缺的欠发达地区居民而言,进入相对容易。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意大利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人口,这些长期从事农业及农业附属行业的人们,资本积累很低。因此,这些资本与技术门槛较低的行业则成为其首选。 三、“第三意大利”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一)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形成“第三意大利”特色的产业集聚模式 1.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分工规模很大。2017年,意大利全国的GDP为3.39万亿美元,“第三意大利”的贡献值超过1万亿美元。(22)“第三意大利”的国际贸易非常发达,在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城镇化分散经营为主要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产业中,几乎所有产品的生产都依赖于分工。第二,分工结构合理。(1)从业人员结构较为合理。以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服装业为例,在当地,约有50%的从业人员为家庭作坊式就业,约25%的从业人员为订单生产的分包商,其余人员类似中国的个体工商户。生产者直接面向市场,因此对市场反应速度非常快。(23)(2)价值链上的分工合理。在“第三意大利”,一个产品从设计环节到生产环节再到流通环节,鲜有企业完全包揽整个产品价值链,而是各自完成产业链上的角色。集群内的企业形成了上下游之间的基本链条关系,每个企业一般只完成价值链上的一个或几个节点,从原料生产,到产品初加工、组装,再到最终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销售等,往往由不同的企业来完成,且产业组织的智能化、专业化特征明显。(24)第三,分工效率很高。以福特主义(Fordism)为代表的传统规模化生产的特点是产品种类少、数量多,但往往要求企业规模大,对市场反应速度慢。“第三意大利”则实行的是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生产方式——小批量、多品种、差异化、质量化生产,产品的质量与特色是其关注的重点。这种生产方式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反应快,能及时应变并快速组织生产。例如阿雷佐有一家首饰加工厂,能将9克重的黄金拉成长达3公里的细丝,该厂仅54名员工,人均年产值高达66万美元。(25)这家工厂能保持长盛不衰的秘诀就是市场反应快,能快速生产出用户所需的产品。 图3 “第三意大利”价值链分工图 2.形成“第三意大利”特有的产业集聚。意大利全国共199个产业集群,其中“第三意大利”有126个,占63.3%(中部84个,占42.2%;东北部42个,占21.1%)。(26)在“第三意大利”的产业集群中,纵向一体化的特征非常明显。每个企业只完成价值链上一两个节点的产品或服务,各企业不断稳固自己在价值链上的分工,最终产品大多数都出口,但中间产品则多是在区域内完成的。区域内的企业在竞争的同时,也都利用了整个价值链的规模经济。如艾米利亚-罗马涅地区的食品集群,食品机械零件商为食品机械厂提供零部件,食品机械厂为食品生产商提供机械,生产商生产出产品交由销售商,由经纪公司为其提供销售、物流、收款等一系列服务。产业链的上下游分工明晰、合作紧密。其中,食品生产商与机械生产商的有效沟通,能促进创新与技术研发,并培养创新环境。这种集群较好地实现了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企业间的共性与互补性较强,集群内的企业共享彼此的外部效应。 这一模式经历了从产品生产专业化到生产工艺专业化、再到生产服务专业化三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波特理论”中的产业集群优势:第一,地理空间上的接近,实现了生产要素之间的频繁交易与共享,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首先,降低了运输成本与对交易对手的搜寻和谈判成本;其次,降低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相对搜寻成本,易于形成专业化人才市场;最后,提高了信用成本,极大地降低了机会主义行为。(27)第二,知识与信息通过产业链迅速推广,有利于形成区域内整体规模经济,提高集群的竞争力。从职能上,这些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大企业的内部职能。企业间通过相互学习,服务市场的观念与时俱进,技术不断升级,设备适用性逐渐增强,既降低了交易成本,又提高了专业化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