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秦朝灭亡的锅到底有谁来辈 究竟是秦始皇还是秦二世

http://www.newdu.com 2020-08-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朝的锅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一件事情搞砸了,总得有人出来背锅,总得有一个人吸引骂声、承担责任。
    人们都有自己的是非观,都有自己的憎恶观,分析问题的时候未必能保持中立,所以有时不该背锅的人,被活生生地扣上了黑锅。
    魅力强的人自然占优势,秦始皇名声赫赫,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很多人都是他的粉丝,秦二世与之相比就显得渺小许多了。
    

    所以秦二世理所当然地被扣上了败家子的"黑锅",被迫承担了秦朝覆灭的所有责任。
    那么秦始皇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秦二世接下的是个烂摊子
    秦二世接手的不是一个安定的太平盛世,而是个典型的"烂摊子"。
    有三点值得人们注意。
    1、 秦朝挑战者的势力依旧很强大。
    秦末起义虽然是陈胜等农民掀起的,但主导者却是六国贵族。
    首先,陈胜担任天下起义军首领时,各地贵族反秦势力就很强大了。
    当时齐国王室后裔田荣重建了齐国,周市拥立魏国王室后裔魏咎为王,楚国大贵族后裔项梁在江东起义要重建楚国……
    陈胜死后,反秦起义的主导权落入了六国残余贵族势力的手里,他们先后重建了楚国、魏国、赵国、齐国、韩国,而起义军的首领也先后由楚怀王和楚国贵族项羽担任。
    

    可以发现,秦始皇在世时并未完全处理好国内事务,他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开疆扩土上面,六国贵族残余势力依旧很强大。
    陈胜的起义动摇了秦朝的根基,贵族们乘乱而起,而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重建自己的国家,夺回被秦始皇剥夺的权势。
    2、 上下离心。
    贵族虽然在他们的故土有强大的号召力,但他们的利益与普通百姓的利益并不完全相同。
    例如楚国覆灭后,项梁、项羽这样的贵族后裔自然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从前在楚国拥有的所有特权,都随着楚国的覆灭而一同消失了。
    所以他们当然是很怨恨秦朝的。
    

    但是楚国的百姓并不一定要与他们站在同一战线,因为秦朝统一天下,对他们来说本来是好事。
    因为战国时期诸侯割据,诸侯之间又总是接连不断地爆发冲突和战争,在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百姓。
    秦朝统一后,天下归于一家,战乱本该消失,百姓们本可以过上安宁的生活。
    如果秦朝自此开始修生养息,暂时停止一切战事,把重心放在安定国家和发展经济上面,那么百姓们一定会对秦始皇感恩戴德的。
    

    可是秦始皇还没统一六国的时候,就展开了征伐百越的战争,先后投入了110万作战部队(其中50万半农半兵),和更加庞大的后勤队伍,这场战争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远远超过了灭六国之战。
    同时,秦始皇又在北方展开了与匈奴的战争。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朝廷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最终这些负担又全部转移到了百姓的身上。
    最终,百姓走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他们不得不反抗秦朝。
    3、 秦始皇完全废除了分封制,导致秦二世没有依靠。
    例如汉朝诸吕之乱前后,吕雉、吕产、吕禄等人先后掌管大权,汉朝险些改姓为"吕",刘氏之所以能保住江山,源于刘邦统一后将天下大半的疆域都封给了刘氏宗族,所以吕氏一直都不敢轻举妄动。
    

    刘邦的郡国并行制,显然比秦始皇的郡县制"高明"。
    汉朝的朝廷被吕氏控制时,刘氏还在地方上有十分强大的力量,以捍卫汉朝的江山。
    秦朝的朝廷被赵高控制时,秦二世几乎成了傀儡,他完全被赵高蒙蔽,大臣们全部倒向赵高,秦二世处在相对孤立的位置。
    而地方上都被起义军控制,各地郡守、县令们并不愿意与秦朝同生共死,相继向起义军投降。
    如果秦朝实行郡国并行制,那么陈胜等人起义时,即便赵高为首的朝廷一直不告诉秦二世真相,地方上的赢氏诸侯也可以扛起大旗与陈胜等人对抗,陈胜不至于在短短几个月之间就能拉起一支几十万人的强大力量。
    

    结语
    秦朝的覆灭,秦始皇和秦二世实际上都要承担一定责任。
    汉武帝这个人和秦始皇很像,他也是接连不断地开疆扩土,导致民间哀声不断。他曾对性格仁慈的太子刘据说:"我处理好所有的麻烦事,留给你一个安定的天下!"
    强势的人打天下,仁慈的人守天下,这样的安排很合理。
    仁慈的君主很容易就能得到百姓的拥护,让民心重归安定。如果扶苏能继位为秦二世,秦朝不至于灭亡得那么快。胡亥能力不够,还非要抢走扶苏的位置,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