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民族思想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批判和继承孟德斯鸠、伏尔泰等法国启蒙思想家以及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民族思想基础上创立。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促使人类从氏族走向部落联盟再到民族的诞生。民族问题是整个社会问题的反映。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应以马克思民族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生产力,重视少数民族群众利益,加强思想教育,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等措施,实现民族和谐,增强民族团结。 【关键词】马克思;民族思想;内在逻辑;当代价值 【作者简介】李胜,法学博士,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地方实践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谢仁生,哲学博士,贵州省高校人文医学研究中心、遵义医科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 【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西南地区传播文献搜集与研究”(项目编号:19GZYB48)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分析了民族起源与民族演变逻辑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方法等问题。马克思民族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观察思考特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行动指南。 一、马克思民族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民族思想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现实民族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同时批判地继承西方传统文化并赋予其崭新的内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等旧唯物主义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民族学说是马克思民族思想的理论源头。18世纪,法国盛产空想社会主义,摩莱里便是其中一位杰出人物。他认为,任何民族无论人数多寡和地域大小,都起源于家庭和家庭联盟。这说明他已经意识到私有制与民族的产生有一定联系,但他却未认识到民族起源与民族不平等的深刻根源,这一点却被另一位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巴贝夫看得清清楚楚。巴贝夫还提出,要实现民族平等,就必须消灭阶级。他幻想建立一个民族的各个人之间没有任何差别的绝对平等的共和国。 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相继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民族思想。百科全书派代表孟德斯鸠提出,地理环境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和精神面貌及其法律性质和政治制度具有决定性作用。他还特别强调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同民族的性格之间,尤其是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他公开反对资本主义的殖民政策,反对民族压迫。法国另一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强调民族语言是民族形成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民族区别的重要特征。这一思想对马克思民族思想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法国机械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认识到了国家政体形式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他认为,政体形式不仅规定一个人的发展,而且决定一个民族文化的风格,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也是由政体形式决定的。爱尔维修还指出,一个民族的幸福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民族幸福与否关键看能否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马克思对爱尔维修、边沁和欧文的思想给予了中肯评价。他说:“边沁根据爱尔维修的道德论构建了他那正确理解的利益体系,而欧文则从边沁的体系出发论证了英国的共产主义。”法国另一位思想家霍尔巴哈则着重论述了宗教与民族的深刻关系。他认为宗教对一个民族是有害的。宗教不仅不能增进道德,而且还会破坏人们的道德境界。宗教导致人们失去思考能力,陷入轻信无知状态,使一个民族失去进步动力,只有正义才能使民族产生前进的力量。他认为正义是世界上一切团体的基石,没有正义就不可能有社会,一切民族都离不开正义。 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康德在《永久和平》中提出了世界上各民族建立永久和平的思想。所谓永久和平就是彻底地没有战争,各民族之间和平共存。在建立永久和平之前,世界各民族国家几乎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各国之间没有法律约束。他还开列出国家之间建立永久和平的先决条款与正式条款,如废除军备竞争、不得武力干涉他国、各国建立共和制、建立自由国家联盟以保障国际权利等。 德国古典哲学另一位哲学家费希特深受康德影响。康德在哲学史上发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主张“人为自然立法”,强调人的自由与能动性,认为任何时候都应该把人看成目的,而不是手段。受此影响,费希特认为:“人类之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王国,在那里,依据理性,人类将获得自由。”但它的实现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在此基础上,他对民族的概念进行了详细阐释,指出“民族是一个自然的集合体,因此是一种神圣的、永恒的、根本的东西,比起人类的创造更为合理”。在他看来,1789年爆发的法国革命最终变成理性王国的反面。这场革命使得从康德那里萌发出来的民族意识,到费希特那里便演变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费希特认为,一个民族要想摆脱他族统治,就必须争取民族独立。只有民族独立,个人才能有自由。 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则从本体与历史观角度论述民族精神。他认为,世界历史就是绝对精神的舞台,但它从理念到现实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过程,需要自我中介化过程。民族精神是绝对精神在人类历史上展现自身的重要环节,是在民族与历史的时空限度内体现出的绝对精神的有限原则,是绝对精神的民族化和历史化表达。民族精神就是每个历史阶段中的理性精神代表,后者在每一个民族现实历史中“现身”,而绝对精神借此实现自身。于此,民族精神现实化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环节,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黑格尔还对民族独立等问题作了深刻阐述。他认为,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自由和最高的荣誉就是民族独立与自主,但反讽的是他却赞美战争,并为资本主义的民族压迫和民族侵略辩护。他认为,战争可使“各民族保持伦理上的健康。就像刮风会使海洋不至于腐烂发臭一样;长期的静止是会使海洋腐败发臭的,长期的乃至‘永久和平’也会使各民族腐败发臭”。 二、马克思民族思想的逻辑内涵 马克思民族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逻辑阶段:初创时期,主要反映在《论犹太人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理论成熟时期,主要散落在《论波兰》《论波兰问题》《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等;晚年时期,主要反映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其逻辑内涵包括民族起源与演变、民族特征的形成、民族平等和民族解放等问题,其逻辑起点是历史唯物主义。 民族这个共同体是如何产生的?在马克思之前,许多思想家对此作了唯心主义的解答:绝对精神、上帝、理性等。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民族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产物。从原始氏族到部落社会转型到文明社会过程中,共存一个地域的人们逐渐形成了共同语言、共同心理素质以及共同经济生活。民族就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成。其中,生产力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青铜工具的出现所引发的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再到铁器工具的出现所导致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最后到两次社会大分工所导致的联结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商业形成独立的生产方式。三次先后相继的社会大分工解构了原始的血缘关系,进而加速了氏族社会的解体,催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诞生。特别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加速了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此同时,产品交换、人员流动和杂居现象变得普遍起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逐渐过渡到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部落。为了在战争和财富占有上取得有利地位,部落之间又不断形成联盟,形成了与“民族最近似的东西”——部落联盟。“当结合在一个政府之下的部落联盟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时……民族方始产生”。 对于民族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马克思着重谈到了共同语言和共同地域。他说:“民族的自然分界线,即语言的分界线。”语言是一个民族生活习惯、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反映,是长期发展的产物。“语言本身是一定共同体的产物,同样从另一方面说,语言本身就是这个共同体的存在,而且是它的不言而喻的存在”。共同地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产的物质基础,也只有在一个共同地域内,民族语言才能形成。“语言、地域是民族的必备条件”。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各个民族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民族问题。在马克思看来,民族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民族问题与其他社会关系问题一样,是一个历史范畴,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是取决于每一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私有制是民族问题的社会根源。因此,在私有制社会,民族问题总是与阶级问题关联在一起的。马克思以法兰西民族为例,指出:“法兰西民族分裂为两个民族即有产民族和工人民族。”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不均衡和历史遗留问题等都是构成民族问题的重要诱因。“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在欧洲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以种植业为主的农耕民族与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之区分就源于民族自然条件差异。在近代欧洲,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民族矛盾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对外扩张的殖民主义与被压迫民族的争取民族独立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马克思看来,民族问题只有放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中来解决。西方殖民统治造成被压迫被奴役的民族处于悲惨境地,这就必然引发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民族问题也因此超越了国界,变成了世界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变成了民族殖民问题。马克思撰写了大量揭露英国殖民政策对中国、印度等国造成灾难的文章。马克思指出,英国殖民者打着文明的幌子,干着鸦片贸易的勾当。“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不幸的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马克思深刻指出,西方殖民统治是近代民族解放运动的社会根源。他以中国为例指出:“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既然近代民族矛盾社会根源是私有制,那么被压迫民族的彻底解放就有赖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例如爱尔兰和波兰的民族解放便是如此。“英国无产者对英国资产阶级的胜利对于一切被压迫者战胜他们的压迫者具有决定意义。因此,不应该在波兰解放波兰,而应该在英国解放波兰”。 世界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平等,而不应该有优劣之分。马克思在《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中指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这是马克思对民族平等的最初表述。在他看来,世界各民族之间,民族人数有多有少、民族历史有长有短,民族信仰对象存在差异,民族生活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没有尊卑贵贱之分,没有高下优劣之别。“每个民族都为其他民族完成了人类从中经历了自己发展的一个主要使命(主要方面)”。任何形式的文化偏见、种族歧视、宗教偏好、阶级特权和打着任何幌子的民族沙文主义,都有悖于民族平等,更不利于民族团结。 马克思的民族平等观念与资产阶级鼓吹的民族平等,无论在理论基础、阶级立场还是现实表现方面,二者都有本质差别。民族平等一度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战斗口号。当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之后,所谓民族平等就名不副实了。马克思的民族平等是从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和国际主义出发,是一种基于和睦和自觉合作,消灭了民族剥削压迫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民族学)笔记》中,重新审视和总结了他之前对民族问题的看法。他在阅读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之后,重新研究了民族起源及其演变以及社会形态更替问题。 总体上,马克思的民族思想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哲学、历史诸多方面,但是,马克思本人只是就民族问题奠定了一个基本理论框架,还没有来得及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另外,马克思更多是从普遍性视角分析民族问题,而对民族的特殊性、复杂性等问题关注不多。当然这些都不能掩盖马克思民族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马克思民族思想的当代价值 在理论上,马克思民族思想为我们观察和理解当代中国乃至全球民族问题提供了正确理论指导。马克思民族思想是对19世纪上半期欧洲尤其是德国民族国家的民族、阶级、社会、革命等问题综合思考的结晶,同时具有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的理论品质。在解决现实问题上,马克思民族思想为我们认识新时代中国民族问题提供了整体论方法,即把民族问题看作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同时也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基本价值标准。 在新时代,影响我国民族问题的因素依然存在。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与民族间发展差距依然存在的趋势并存。西部大开发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但是不可否认西部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人才、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从外部环境看,首先,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性民族主义浪潮波涛汹涌,民族分裂主义甚嚣尘上,它既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于发达国家,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差异。其次,苏东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族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最后,西方反华势力常以“人权”为幌子,不断挑拨民族关系。 首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历史方位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务。马克思认为,民族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解决民族问题。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仍是发展。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历史原因,有的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其次,要更加重视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民族利益是影响民族问题的根本因素。总体上,我国各民族的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各民族的局部利益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协调各民族之间利益关系,对于巩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尤为重要。一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到民族地区特殊性,给予民族地区必要照顾,以扶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例如,在开发少数民族地区资源时,应该运用法治手段,切实保障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以各种借口,侵害少数民族群众利益。另一方面,对于民族地区而言,要顾大局、识大体,在维护民族地区利益的同时服从国家利益。 再次,要做好思想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要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让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进入课本进入课堂进入头脑。二要进行国情和民族基本知识教育,使广大民族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学习和了解我国民族政策,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理念。三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 最后,应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决不是各民族无差别同质化的“同一”,而是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多元化基础上的统一。首先,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保护其信仰自由。其次,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不同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是少数民族群众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要善于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民族文化既要尊重也要善于保护,特别要在文化创新发展中因地制宜地予以保护。民族文化只有紧跟时代精神,不断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永葆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民族问题无小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当代中国还将长期面临民族问题。从全球视角看,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也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认真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问题的重要论述,又要深入研究其理论渊源即马克思民族思想,对我国当前所存在的民族问题现状及其成因进行科学分析,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增强各民族团结,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注释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