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中央提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要求,为新时期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围绕这一议题,学术界分别从理论渊源、思想轨迹上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阐释,从学理上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概念界定与内在逻辑解读,从实践上总结和探索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路径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今后的研究可从如下三方面推进:理论上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内涵研究;时间上拓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时性研究;空间上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时性研究。 【关键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融合;城市民族工作;中华民族共同体 【作者简介】罗彩娟,壮族,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历史人类学、族群与区域文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岭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19BMZ125);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中越边境固边睦邻建设与壮族边民国家意识研究”(18BMZ006)。 2010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此后,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起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议题。 针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对我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开展,促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具有较大的学术及应用价值。本文将从学术界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解读、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和评述,尽可能呈现不同层面上的研究动态,从而指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中仍需努力的重点和方向所在。 一、从理论渊源、思想轨迹上对党中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阐释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从理论渊源、思想内涵、实践意义等多个方面直接阐释和解读党中央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陈永亮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从党中央最初提出到不断强调的过程进行了梳理,指出正确认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杨须爱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的基本思想、它在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的讨论和发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出的思想轨迹和创新之处进行了系统阐释,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新时期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表述,应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关于民族发展、民族交往的基本思想框架下对其内涵进行解读。张文晓指出了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大现实意义,明确了在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路径,即地理空间上相互嵌入、社会结构上相互融合和思想文化上相互学习。 总的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并进一步讨论了中国共产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思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价值意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全面深刻理解党中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从学理上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界定与内在逻辑解读 我国悠久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但与我国民族关系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界定与内在逻辑的分析,是正确认识其深刻内涵的前提,也关系到未来的深入探讨与相关政策的制定。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关系。 通过梳理文献,笔者发现许多学者在解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时依次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其中,大多数学者持递进关系论,也就是说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者呈递进关系。 金炳镐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者是形式、内容和本质的关系,提出“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的具体形式、民族交流是民族关系的具体内容、民族交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质要求”的论断。杨生明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指各民族间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一种状态,三者分别作为基础方式、内容扩展和本质要求层层递进,互相存在着不可分割和不可替代的关系。吴星辰、吴军认为,交往是交流和交融的前提,交融是交往交流落实到文化层面的成果,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陈丽明也指出了三者之间的“递进关系”,即“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应该是呈递进关系”,“民族交融是民族交往交流的自然过程”,“民族交往是民族交流的基础和前提,民族交流是民族交往的结果,民族交融是民族交流的升华和发展。”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解读。 对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者之间递进关系的认可,也直接表明了学者们关于三者分别是形式、内容、本质的对应内涵,但在深入探讨中也呈现出不同的观照重点。 1.从交往、交流、交融的语词内涵视角的解读。从这个角度出发的学者们认为,从词汇的意思来阐释什么是交往、交流和交融,有助于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和范畴。大家基本认同民族交往是民族生存和生产的基本方式,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往来互动及族际关系协调;民族交流是更进一步的交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民族交融是各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造成的稳定状态和过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间“和而不同,多元互补”的发展现象,交融是各民族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交往过程的体现。 2.从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的解读。不少学者指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郝亚明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本目标、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助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助于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路径。郑大发也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通过深入研究,生动地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换言之,这两者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通过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目的是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从民族学人类学理论视角进行的解读。如果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放到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的范畴进行观照,又会带来哪些新的启发?目前已有学者从这一视角进行解读。郝亚明从西方群际接触理论探讨其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政策的启示,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意涵进行了新的阐发,认为交往是促进族际接触族际互动,交流就是增进族际理解消除族际偏见,交融就是化解族际矛盾达成民族团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展示的就是从族际接触到族际理解再到族际团结逐步递进的过程。另外,杜娟认为,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表述关系最密切的文化理论是文化涵化理论。从人类学文化涵化理论视角来看,从民族交往到民族交流,再到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不断提升和深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有机团结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各民族、各地区,体现在历史上,更体现在当代。不论是从群际接触理论,还是从文化涵化理论的视角,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解也会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也有利于与西方学界进行理论的对话。 三、从实践上探索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路径 客观而言,目前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侧重理论创新的层面,对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总结的文献较少。从已有成果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研究。 (一)宏观层面的实施路径建议研究。 从宏观层面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路径进行研究,代表性的是王延中等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展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气象和推进“三交”路径的阐释:一是围绕“两个共同”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二是在城镇化促进各民族人口跨区域流动背景下,让城市成为各民族“三交”的新平台;三是以心换心,筑牢民族团结的人心防线;四是将网络空间打造成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途径。不少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措施,如认为应当完善和加强利益保护制度建设,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制度支撑;应当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切实解决少数民族民生问题,营造民族间互相认同的社会氛围等。 吴星辰、吴军用统一战线思维探索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他们认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应当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坚持发展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坚持依法治理维护和谐稳定。姜永志等从社会心理学入手,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实现路径建议。 不少学者认为,民族互嵌式社区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举措。作为在政府指引下社区管理者与各族居民相互嵌入形成的共同体,互嵌式社区为促进各民族精神领域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新途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离不开“互嵌式格局”的支撑。郝亚明认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区环境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空间基础,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则催生了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其在形成后又成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构基础。也有学者指出,民族互嵌社区的实施要考虑具体情况,比如目前更适合在新兴民族社区和一些移民区进行。 这些有关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研究大多侧重宏观层面,是站在多民族国家政治建设高度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问题展开的研究,还不能算是实证意义上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