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交往理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转向(3)

http://www.newdu.com 2020-08-25 《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 张晨瑶 薛忠义 朱 参加讨论

    (四)在实践路径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民族交往理论遵循实践性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交往理论不仅致力于解释世界,而且通过验证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引导人们通过客观真实的实践来改变世界。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促进世界各民族无差别的交往,打破冲破种种禁锢而扩展普及为世界交往的一部分,达到这个状态显然需要长期的努力,而且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通过共产主义实践才能最终完成。“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是通过革命的实践。”[12]55具体而言,共产主义实践是重视在生产生活实践和物质交往基础上实现人类解放,在民族交往理论理性指引下,用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在真实的共同体中实现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来说,批判不是目的,而是找到出路,即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产阶级强制性、侵略性的民族交往,主张的交往是一种和平、循序渐进、顺应自然规律的民族交往。总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迹史,资本逻辑是维系资本主义对外交往的重要载体,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解工业发展的危机,把自身存在的痼疾转嫁给落后的民族地区,在《鸦片贸易史》中,马克思断定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这种强权下掠夺式的非平等交往只会给落后的民族地区和人民带来无尽的创伤,这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和挑战。从深层次看,资本逻辑是国际间不平等交往的根源,因此紧扣和扬弃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交往是破除避免资本主义以牺牲其他民族利益的霸权而维系人类文明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每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他所在民族交往的扩大程度相对应的,每个个体的文明程度与民族国家的开放文明程度相一致,那些“被隔绝在整个世界交往系统之外的人”在狭隘的活动范围内必然得不到发展和进步,民族亦然。当每一个人、一个民族走向世界实现彻底的自由与解放,也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里单个人才能摆脱民族局限、地域局限,才能获得全世界的全面的生产(包括精神的生产)的能力。[2]297,468总的来说,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在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中为人的最终解放提供条件,只有认识到、革新出更加先进的发展方式和文明形态,才能实现人类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这就提示我们,在转型的时代大背景,在特定的发展实践道路上,意识形态工作至关重要,特别是要注重认识的深化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实现良性互动。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言,同样需要抓牢实践的观点。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关系新发展理念的体现,在充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创新范畴时需要紧贴实践的层面,也就是说要始终紧密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这一关键问题,构建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新型世界交往格局。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1]295因此,构建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归根结底要立足于和体现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宣传上,国际间新的交往关系的形成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指引,也就是要立足当代世界的现实,在普遍交往中付诸于实际行动。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眼于变幻的国际大势,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智慧的眼光、更包容的胸怀来做好时代与实践的契合,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理论上不断开拓新视野、在实践上探索新路子。习近平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通过有效的对话和沟通,赢尊重、求合作、重诚信,促进和谐世界的建立。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在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指引下,推动全球11亿人口实现脱贫,力证了尽管经济全球化在深入发展中遭遇曲折,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否相互适应的问题,但是对世界的深远影响特别是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这其中,中国国内4亿多人脱贫,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突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必须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这些经验,在当今时代愈发凸显出全球价值。世界各国应当加强主人翁意识,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正视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反思经济全球化的曲折行进,用中国的方式和智慧担当世界责任,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为世界人民的发展贡献力量。
    新旧人类文明形态更替之时,人们所处时代往往发生震荡和变化,根本发生改变的必然是人的存在方式。世界工业文明以来的经济全球化过程,塑造了当代以此背景发展的人的存在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的人类文明发展形态,就是要把社会形态中的从全球市场化中的经济的、物质的人转向以人为本、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中的人。全球化浪潮给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以蓬勃发展的机会和动力,以目前的态势来看这个优势将继续极大地保持,这个优势也是根植于世界政治经济结构发生的根本性变化,这个变化包括诸多积极性的因素,同时也包括了极端宗教势力、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逆历史潮流。中国作为一贯为世界政治经济局势贡献正面能量的国家,始终没有忘了“初心”,即马克思主义理论。[13]历史和实践证明,暴力交往往往造成人类文明成果的毁灭。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新型交往理念,以和平交往为大前提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提升,是马克思恩格斯民族交往理论在当代的醒目提示。回首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饱经热战、冷战的洗礼,也取得了几个世纪以来难以企及的进步。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最迫切的企望从免于战争、呼吁和平到反对压迫、实现独立再到扩大开放、合作共赢,人类决不允许退回到掠夺与战争作为主旋律的黑暗时代,沿着这样的呼声,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开启人类文明形态的创新之路。“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历史潮流,以促进世界文明对话与增进人类福祉为旗帜,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基础。
    综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恩格斯民族交往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性飞跃,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解决全球治理赤字、开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新文明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本质需要,对于我们国家而言则提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体现了世界历史中马克思恩格斯民族交往思想的实践自觉。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树牢民族交往理论的哲学根基,同时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指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进程。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5]习近平.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8-11-17.
    [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02.
    [8]杜尚泽.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
    [9]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13-03-24.
    [10]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杨光斌.政治思潮是世界秩序形成的“基因”[N].北京日报,2019-07-29.
    [14] 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9-05-1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