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秦始皇到底为什么要焚书坑儒?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http://www.newdu.com 2020-09-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秦始皇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千古一帝”称号的皇帝,秦始皇一生为中华民族作出了许多贡献:统一中国,开疆拓土,统一度量衡,修筑灵渠、长城等利在千秋的工程……
    

    但是,人无完人,秦始皇身上也有污点。秦始皇一生最大的污点就是焚书坑儒。
    什么是焚书呢?“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什么是坑儒呢?“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
    总结起来,就是焚书坑儒:“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上述文字,均引用自司马迁所著《史记》。司马迁生活的年代,与秦始皇去世和秦朝末年都只相差60多年。虽然中途经历了秦末汉初的连年战乱,但幸存下来的资料,足以让司马迁发掘到真实的历史。
    不过,到了民国时期,史学研究中出现的以疑古辨伪为主旨的疑古学派,以胡适、顾颉刚、钱玄同等为代表。顾颉刚、钱玄同就提出一种观点,称秦始皇并没有坑杀儒生,焚书坑儒纯属后人的杜撰。然而,近些年来,考古发现中的一些文物,有力地证实了焚书坑儒的存在,反驳了顾颉刚、钱玄同等人的观点。
    也有一种论点,称秦始皇坑杀的是“术士”,而不是“儒生”。
    明朝学者于慎行在《读史漫录》中提出:“夫以二方士故,而坑诸生数百人,其说不可知。彼所谓诸生者,皆卢生之徒也,坑之诚不为过;其诵法孔子者,与方士何与?”于慎行认为,秦始皇坑杀的是两名装神弄鬼的方士,与儒生没有任何关系。
    张分田在《秦始皇传》中写道:“坑儒的提法不够准确,应该称之为“坑术士”,张分田还进一步之初,“‘坑术士’是专横暴虐的君主政治下一种正常的统治行为。
    

    这种论点也站不住脚。术士是一个泛称,既包括装神弄鬼的江湖术士,也包括读孔子书籍的儒生。秦始皇盛怒之下,做不到对江湖术士的“精准打击”,牵涉到儒生在所难免。
    正因为此,秦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都看不过去了。扶苏劝告秦始皇:“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在公子扶苏看来,秦始皇将读孔子书籍的儒生都严厉打击,将会导致天下不安定。秦始皇听了,很不高兴,将公子扶苏赶到上郡去修长城。
    在焚书方面也没得说。公元前213年,由于淳于越反对“郡县制”,要求实行“分封制”。是“郡县制”好,还是“分封制”好,这本来是一个学术问题,大家拿出来讨论未尝不可。可在丞相李斯介入后,事情就变了味。
    最终结果是,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将《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经》《尚书》等书籍尽数焚毁。民间胆敢讨论《诗经》《尚书》者,一律处死。有以古非今言论的人,一连串灭族。禁止民间办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
    总而言之,秦始皇焚书坑儒是真实存在的历史,无法否定。有讨论价值的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句话:维护秦朝的统治。
    秦始皇经过了10年的统一六国之战,终于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秦朝的统治并不稳定。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危及到秦朝的统治。因此秦始皇会有焚书坑儒的举动。
    其实,秦朝在完成统一任务之前,就是以“严刑峻法”治国。臣民稍有过错,都会面临严厉的惩罚。株连之广,是现代人所无法想象的。秦始皇将这一套“严刑峻法”以焚书坑儒的方式推广到全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