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科的特点,学界讨论已很多,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因此也说不出什么。我想就我本人的亲身经历,谈谈我对文研院近四年来所做工作的一些感谢。 我在1992年和1993年在美国两家著名文科学术中心担任驻院研究员(residential fellow),这段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这两个国际著名文科学术中心的情况有切身体会,成为我心目中“国际一流”文科学术中心的标杆。这里,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两个中心的情况。 一、两个中心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在国会和白宫之间,先前是在史密森学会(Smithonian Institute)的大楼内,后迁至现址。 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是美国国会根据《伍德罗• 威尔逊纪念法案》于 1968 年建立的一个总统纪念馆,以纪念美国第28位总统托马斯• 伍德罗• 威尔逊,体现威尔逊总统一生的理想和实践。威尔逊是美国有名的学者型总统,也是唯一拥有博士学位的美国总统,其博士论文《国会政体:美国政治学研究》至今仍被认为是研究美国政府制度的经典。 威尔逊中心董事会中,有8名是美国政府官员。他们是国务卿、美国新闻署署长、教育部长、卫生与公众事务部长、全国人文基金会主席、国会图书馆馆长、国家档案馆馆长以及史密森学会主席。其他董事则由总统任命的非政界人士担任。另外总统还任命一位政府代表加入董事会。中心经费来自国会拨款以及个人与组织捐赠。 威尔逊中心是世界著名智库。2016年该中心在全球智库排名第8,在美国智库中排名第5。尽管威尔逊中心官方背景很深厚,但是它仍是一个学术气氛极为浓厚的国际学者交流机构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美国全国人文研究中心(National Humanities Center)位于北卡罗莱州的研究三角科学研究园区(Research Triangle Park)。这里是一个独立的、没有住家的科技园,分布着许多科研机构,坐落在绵延数公里的巨大林地里,离名校杜克大学和北卡罗莱大学都不远。 全国人文研究中心是美国唯一独立运作的、不依附任何国家或私人机构的人文高等研究机构,是在美国艺术和科学院的赞助下,于1978 年成立的。中心的董事会有三十多名成员,来自学、商、政等各界。资金主要来自私人基金会、大企业捐款、国家人文研究基金(NEH)、一些大学和个人捐款以及中心自己资产收入。另外中心历届研究员也有捐献,这些捐款还专门设立了“研究员基金”。 二、两个中心的特点 1、多学科 威尔逊中心的宗旨是汇集世界各地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的同仁,鼓励不同学科与职业之间的交流,发表研究成果,丰富人类的知识财富。 全国人文学中心的宗旨是“为人文研究最优秀的学者提供一个全国中心”。中心建立之初,涉及的领域限于传统人文学科,如文学、哲学、历史等。随着各个学科的发展和交叉,范围也有扩展,包括考古、艺术、语言、宗教、人类学、心理学等。全国人文学中心从1978年到2009年31年来,研究员的研究涉及44个研究领域。 2、国际化 威尔逊中心旨在汇集世界各地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的同仁,而全国人文学中心虽然名为“全国”,但实际上这不是仅限于美国,而是一个国际性的学术机构。 这两个中心的国际性,不仅体现在它们倡导的研究课题的国际性方面,而且也体现在中心研究员的国际性方面。 威尔逊中心每年资助15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在中心开展研究,其中 2/3的学者从事委托项目研究,其他则开展符合中心研究体系的自定主题研究。全国人文学中心从1978年到2009年的31年来,总共有1108位学者来到中心进行研究和写作,其中外国学者162人,来自35个国家的110 机构;946位学者来自美国45个和哥伦比亚特区的210个机构。 这两个中心每年招收的研究人员中,有30个左右是驻院研究员,被认为是中心研究力量的核心。这些研究员来自世界各地。来自中国大陆的研究员,在我之前有资中筠先生。1992年和我一同当选为威尔逊中心30位驻院研究员中,有20位来自美国各地,10位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其中中国学者有两位,一位是我,另一位是台湾“中研院”的朱洪林教授。在全国人文学中心,我是该中心建立后第6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 3、“聚天下英才” 研究中心的中心任务之一是“聚天下英才”,为他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切磋的环境。这两个中心所积聚的“英才”就是研究员。 所有到中心工作的学者不管资深资浅、地位高低,都叫研究员(fellow)。其中有部分研究员是“驻院研究员”(residential fellows)。中心为研究员提供优厚的研究经费和优越的研究和生活条件,并给予他们研究的自由空间。 威尔逊中心为驻院研究员提供12个月的资助,全国人文学中心提供3-9个月的资助,资助包括研究经费、工资、旅行、随行家属的机票等。 曾当选美国全国人文学中心驻院研究员的王笛教授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被中心选作研究员,被美国各个学校视为一大荣誉,学者本人也会被视为登了学术的“龙庭”,因为他们会就此被认为是本领域的“带头学者”(leading scholars)。学校会发布新闻,甚至还会在本领域学会的会刊上打广告,表示祝贺,作为提高本校本系声的一个途径(事实确实如此,像朱洪林先生当选为威尔逊中心驻院研究员后,台湾“中研院”也特别发布公报,表示祝贺)。对一个学者来说,能在那里工作,既是对其学术地位的承认,亦是更光明未来的起点。当然最重要的是能与很多杰出学者相处一年,相互交流所学的东西和建立人脉关系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两个中心每年都收到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的申请,申请先是寄同行专家评审,通过层层遴选,挑选出少数人选。然后专门召开董事会,逐个讨论进入最后名单的人,最后选定获奖者。学者实力、条件、研究计划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是基础,但是否能选上,还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如学科名额分配、年龄性别比例等。由于人数有限且审查严格,因此成为研究员是很高的荣誉。 我申请威尔逊中心驻院研究员时,世界各地的申请者通770位,竞争30个驻院研究员位置。申请全国人文学中心位置时,申请者也是近700人。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4、“优游涵泳”以创新 朱熹说:“学者当优游涵泳,不可躐等而进”,“须当涵泳,令胸中有所得耳”。近代学者杨树达也说:“优游涵泳于故业之中,而新知忽涌焉”。许多学者在自己工作的单位中,工作负担重,各种杂事多,难有充分的时间来“优游涵泳”,这当然很不利于他们做出创新的工作。 威尔逊中心和全国人文学中心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为学者创造一个能够“优游涵泳”的环境。研究员的研究工作与学术活动都是以“优游涵泳”为中心的。 在这两个中心,研究员可以自定研究主题,当然通常要与中心的研究体系相吻合,以确保取得卓越的研究成果。 每个研究员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室。威尔逊中心还为每位研究员配备了研究助理。我的助理是一位欧泊林学院(Oberlin College)的学生Emily。研究助理负责帮助研究员去国会图书馆取书、帮助打字等工作。 研究员平时都在自己的研究室里潜心研究、写作,偶尔也出来倒茶、倒咖啡,二三人站在过道里聊聊天,或讨论学术,或议论政治。 除了驻院研究员外,中心还经常邀请著名学者的短期访问,做讲座、举办学术会议,进一步活跃学术气氛,让研究员们听取更多的见解。 这两个中心的学术活动很多。差不多每天中午都有一个午间讨论(noon discussion),下午有一次研讨会 (seminar)。午间讨论是由一位或几位研究员就某问题作一个主题发言,然后与听众进行讨论。而研讨会则一般是由来访者作一个讲演或是举办国际会议。两者有共同的地方,即对外开放、自由讨论。这里学术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包罗万象,不同学科、不同职业、不同国度的人士在这里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见解,自由辩论。 午餐是大家聚谈的好机会。午餐通常是自助餐,大家端着盘子自由坐,每天都可能有不同的组合,今天和历史学家聊,明天和哲学家侃,后天随宗教学家神游……饭后则到树林里散步。王笛教授说:在全国人文学中心时,他经常想到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都是些有成就的学者,更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感慨。由于大家来自不同领域,知识结构、思维方法、观察问题的角度,都有很大差别,因此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启发。从相互交流中,大家互相学习、切磋,一起“创造一个知识对话的共同体”。 根据不同领域和研究兴趣,驻院研究员还自己组织有读书小组,把自己在中心所写的论文或书的章节拿到小组讨论,听取意见。 中心的生活丰富多彩,使得研究员能够在工作之余也享受生活。研究员和中心工作人员打成一片。中心提供早餐和中餐,每周公布菜谱。中心大厅不时还举行音乐会、画展、派对等。 5、其他 这两个中心都出版刊物,包括《年度报告》和《中心新闻》等,并且资助中心研究员的成果出版。到2016年为止,全国人文学中心资助的课题共有 1206本专著出版。这些书都在中心的大厅永久展出,显示了中心的巨大实力和辉煌成就。 近年来,全国人文学中心在原来的学术项目(Scholarly Programs)之外,又增加了教育项目(Education Programs)和公共互动(Public Engagement),从而积极向社会大众提供最新的学术成果。 这两个中心都注重依托数字和网络技术,运用新型媒体宣传方式,拓宽推广渠道,提升宣传效果。2015年威尔逊中心重新设计的中心网站,不仅优化了信息发布方式,提高了研究成果展示和视觉呈现,同时兼容了移动设备,并与社交媒体渠道集成,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其内容的覆盖面,大大增加了网站的访问量。 三、他山之石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陆学术开始步入繁荣。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建立各自形式的研究中心(包括各种非实体性的研究所、研究院),力图营造学术氛围,推进学术发展。这些中心对于我国学术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但是和上面谈到的两个中心相比,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彼此之间存在许多差异。 首先,我国大陆的大多数研究中心都是单学科或者邻近学科的,很少见到把人文学或/和社会科学各领域全覆盖的中心。这种专业化的研究中心,好处是可以推动本专业内学者的交流,但缺点也很明显,即未能推动本学科与其他学科学者的交流。 其次,许多研究中心是某个学术单位因为某种特定原因而设立的,因此一旦该单位领导或者中心学术带头人发生变化,中心的工作就受到严重影响。在此情况下,中心往往无法做长远打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走到哪里算哪里。 第三,许多研究中心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也没有甘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和稳定且尽职的工作人员,因此往往风光一时之后就进入休眠状态,以致许多单位不得不清理那些“僵尸”中心。 第四,许多研究中心的活动方式单一,大多限于开会、讲座、工作坊,活动规模和频次也没有定准,至于招收研究员进行驻院研究,则除了浙江大学高等研究院等个别单位之外,绝大多数研究中心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由于以上原因,许多研究中心旋兴旋衰,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 这里要说明:我对上面所做的比较,绝非出于崇洋媚外的心理。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同志出席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他在讲话中指出,“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威尔逊中心和全国人文学中心是世界上办得比较好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它们的长处,当然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办好一个学术中心,有许多共同的规律,人家比我们先走了一步,它们的经验对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北大的文研院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许多方面与威尔逊中心和全国人文学中心的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英雄所为略同。平心而论,文研院以北大一个学校的政策和经费支持,能够取得可以和上述两个研究中心相提并论的成果,确实非常不容易。文研院能够做到这一点,一个关键是除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外,还得益以一个由著名学者担纲而且甘于奉献的领导班子。这一点,是威尔逊中心和全国人文学中心所不及的,所以可以说文研院以一校之力,做了人家以全国之力做的工作。当然,也希望文研院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借鉴上述两个中心的一些经验,例如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以使得经费来源多元化,等等。 文研院到今天才四岁,就已经成为受到国际学界认同的多学科研究中心,我相信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努力,假以时日,一定可以更上层楼,成为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创新孵化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