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后来居上的《中国小说史料》

http://www.newdu.com 2020-11-10 藏书报 计纬 参加讨论

    关键词:《中国小说史料》 孔另镜 鲁迅
    
    笔者曾读过一篇谈治学的文章,文中说:某一领域,大家开辟门径,但成就往往不如后人。文章举孔另境著《中国小说史料》为例,说孔著是受鲁迅著《小说旧闻钞》而诞生的,却后来居上,其作用要超过鲁著。笔者认为,这是较公允的说法,虽然在文学创作、研究方面的成就上,孔另境不能与鲁迅相提并论。
    上世纪30年代初,辑录《现代作家书简》之前,孔另境就对中国古典小说萌发了研究兴趣。他着眼于史料,在鲁迅著《小说旧闻钞》的基础上,又翻检群书,从宋元明清到民国初年的159部著作中,摘录了与61种小说有关的千余条资料,包罗小说内容、版本、作者以及故事演变、异闻传说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前后还有“小说考源”“清代小说之禁黜”“批评与杂记”等总论,为研究者提供了诸多便利。
    中华书局接受了孔另境的书稿,于1936年7月初版了《中国小说史料》(见上图),24开本,封面灰色,中间是大字书名,右上方为“孔另境编”字样,左下方有“中华书局印行”字样,三行字均为墨笔手书,直排。这本书拿在手中,能令读者顿生大方、厚重、庄严之感。
    郑振铎为该书作序。当时郑振铎已是知名学者、藏书家,古代戏曲、小说、版画方面的研究著述颇丰。作为“过来人”,郑振铎深知小说研究之甘苦。序言开篇写道:“研究中国小说的方向,不外‘史’的探讨与‘内容’的考索。但在开始研究的时候,必须先打定了一种基础,那便是关于小说本身的种种版本的与故事的变迁。不明白这种版本的与故事的变迁,对于小说之‘史’的及内容的探讨上是有多少的不方便与不正确的。”在列举了几个因版本、目录不明而陷入研究歧途的事例后,郑振铎对比了当时的几种中国小说研究著作:“蒋瑞藻氏的《小说考证》用力殊劬,而内容芜杂。鲁迅先生的《小说旧闻钞》取材最为可靠,但所收的‘小说’不多。现在孔另境先生的这部《中国小说史料》,是就鲁迅先生的《旧闻钞》而加以扩充的……在孙楷第先生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之后,继之以孔先生这类《中国小说史料》的出版,对于中国小说之版本的和故事的变迁的痕迹,我们已可以很明了的了。”
    该书问世后,在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比如小说戏曲研究专家赵景深先生就曾认真地写过这本书的书评:“本书采录宋元明清各家笔记中有关小说的部分,同时也把蒋瑞藻的《小说考证》和《小说枝谈》以及鲁迅的《小说旧闻钞》所采集的收进去。所以,只是为了研究中国通俗小说,那末,这部《中国小说史料》实是最方便且比较完备的……孔辑的优点有三:一乃《红楼梦》材料特多,二即乌程(湖州)三大小说家的材料多采光绪《乌程县志》,为他书所未有……三即“三言”“二拍”与《绣榻野史》的增辑,为以前所未有。”赵景深也谈到了该书的缺点,如《老残游记》《孽海花》等小说应收而未收。这篇书评后来收入1939年出版的赵景深著《小说戏曲新考》。
    和《现代作家书简》的命运相似,《中国小说史料》问世不久便遇到全面抗战爆发,不得不在战火中沉寂,直到1956年才有了再版的机会。
    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事业的方针提出后,出版界人士又想起了《中国小说史料》这部著作,因为当时“想要获得一些中国小说史料的人逐渐地多了起来,就常有人殷切地希望这书能够重版,恰巧孔另境先生也有此意”。
    但是,彼时孔另境的处境却略显尴尬。
    事情是这样的:上海解放后,春明出版社方面邀请孔另境来社担任经理,孔本不想去,但他的老同学施蛰存劝他答应下来,于是孔另境走马上任。1956年实施公私合营,出版机构大改组,孔另境进入上海文化出版社担任编辑部副主任。
    刚到一个新单位,大概孔另境是无暇花大气力修改旧著的。因为赵景深曾对这部书有过中肯的评论,他便请赵景深“找人来校订增补”。于是,赵景深按照自己以前对《中国小说史料》一书的理解,请了两位朋友章苔深和胡忌分头整理。这两位都是行家,章苔深校订过《痛史》,胡忌是《宋金杂剧考》的著者,做整理工作可谓得心应手。
    章苔深先生住南京,他到南京图书馆和南京大学去查书、借书,翻阅了170多种笔记,“凡是孔先生的原辑都尽可能找几种版本来校勘,择善而从……许多错别字和标点是已经改正过来了……增补了《海角遗编》《希夷梦》……等考证”。
    胡忌先生在上海,“做了排比工作,将原书次序大致按照时代重行排列……增补了一些条目,特别注重于最近中国小说史研究者的论文……专取考证部分,每每一篇长文缩成几百字,好像做提要一样。新近出版了有关《红楼梦》的几种诗文集,如《四松堂集》《春柳堂诗稿》《懋斋诗钞》《绿烟琐窗集》等,他也抄录了好些首诗”。
    赵景深先生以自己20年前对《中国小说史料》一书的批评为准则,将章、胡二人抄录的材料“做了一番去取和整理的工作”后将书稿交给孔另境,孔托陆澹安、金性尧两位先生再校阅一遍,稍作删、并,“新书”告成。修改后的《中国小说史料》列了小说65部,引用的书籍、报刊250余种,摘录资料约2000条。
    1957年5月,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修改后的新一版,为大32开本,白色封面,中间直排墨笔书名,右上方“孔另境辑录”五个小字是印刷体,亦为直排。有关内容变动的情况,赵景深在1956年8月27日写的一篇后记中有所交代。郑序依旧,只是初版本中的落款“二十五年正月十四日”变成了“一九三六年一月十四日”。新一版第一次印刷15000册,可能是由于销量不错,1958年4月第二次印刷(见右图),印量2000册,内容不变,封面上文字的位置、字体不变,只是封面改为浅灰色,近天头处加了一条约二指宽的花卉图案,近似砖刻或版画的效果。
    这个新一版的面世,有些“侥幸”。
    1957年3月,孔另境代表上海出版界进京参加中央宣传工作会议,返沪后不久“反右”运动开始,孔立刻坐了出版系统内部“拟打”的18位右派的头把交椅。但不知什么原因,他最终被上海市委候补书记石西民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白彦等保着过了关,没有触网,虽然一年后追加了一个“漏网大右派”的“荆冠”,毕竟不在“正册”,出版“自由”还能享有。
    由于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8年7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所以《中国小说史料》于1959年6月由中华书局再版。这一版的封面为浅灰色,中间有淡色椭圆团花图案,居中直排印刷体的褐色书名。这一版本在1961年11月、1962年3月又印了两次。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学术研究之风再起,“小说研究”成为不少学者的课题,于是《中国小说史料》又为学界所急需。1982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利用1959年版的旧纸型,再印“新一版”,为小32开本。封面为极淡的绛色,满花图案,左侧为书名,用的是古典文学版的手书,右上方有“孔另境编辑”黑色字样,右下方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红色字样,这12个字均为印刷体。
    《中国小说史料》是一本极有价值的书,不仅研究小说的人不可或缺,就是把小说当闲书看的读者,找来翻翻,也是大有益处的。有人统计,以上版本总印量超过十万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