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那些爱喝茶的文人写了哪些诗?

http://www.newdu.com 2020-11-11 澎湃新闻 徐明徽 参加讨论

    关键词:陆羽 茶文化 《茶经》
    原标题:《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那些爱喝茶的文人写了哪些诗?
    中国是茶的国度,也是诗的国家。历代文人创作的大量茶诗,不仅记载了中国历代茶叶从生产到品饮的情景,其所呈现的文化品格,也是中华文化品格的侧写。在茶文化依旧盛行的今天,读茶诗还有用吗?怎样更好地理解茶诗?
    近日,茶文化学者杨多杰的新书《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出版,与读者共读茶诗,说古道今,领略氤氲茶香。
    
    《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书影
    “古人爱作诗,也爱喝茶,于是诞生了大量茶诗,而它们也成为文人对于茶史,同时也是对于他们自己人生的动人注脚。在茶诗中,我们得以还原古代文人的真实品茶场景,再现他们的风流雅趣,通过文人间品茗赠茶的佳话感受千年前的情谊与温度。”杨多杰认为,茶不仅是有着独特香气的“黄金叶子”,它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历代文人中喝茶写诗一把抓的好手大有人在,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陆游的《啜茶示儿辈》、高启的《采茶词》、文徵明的《煮茶》、袁枚的《试茶》、郑燮的《紫砂壶》等,白居易写的茶诗达64首之多,卢仝的名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也流传至今。《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收录了历代茶诗中最具代表性的30首,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杨多杰介绍了他选取的标准:“一是要有一定的茶学内容,二要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每首诗作优先从作者原集种甄选,遇到难以寻找原集的情况下,再从历代总集或选集中搜集。”
    杨多杰说:“茶诗,勾勒出古代文人的轮廓、速写出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同时也反映着中国文化历史中千年来的理智与情感。我认为茶及其所呈现的文化品格,是茶人文化品格的折射,也是中国文化品格的侧写。”
    
    杨多杰
    茶圣陆羽也写诗
    《歌》
    【唐】陆羽
    不羡黄金 ,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金陵城下来。
    陆羽,因写就《茶经》而闻名于世。 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茶圣也写过诗。
    《全唐诗》卷三百八,共收录陆羽两首诗。一首为《会稽东小山》,另一首是《歌》。杨多杰将《歌》收录在新书中。
    关于这首《歌》的来源,《全唐诗》中这样记载 :“太和中,復州有一老僧。云是陆弟子。常讽此歌。 ”杨多杰解释:“‘讽’字,在这里解释为‘不看着书本诵读’,可引申为 ‘背诵’。 原来是一名自称陆羽弟子的老僧,经常背诵这首《歌》。最终,老师的诗歌,靠弟子推广,而最终流传后世。 ”
    《歌》这个诗名,多少有点不走心。杨多杰认为,或是后人添加,至于原来的名字是什么?已经无从考证。 “茶诗题目的信息量越丰富,读者理解起正文就越容易。 像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等,题目里恨不得让时间、地点、人物样样俱全。 相较而言,陆羽的这首《歌》,题目几乎没有任何内容。 为何而写? 为谁而作? 都不得而知。 因此,陆羽的这首茶诗,也就成了茶学界千古之谜。 ”
    杨多杰解诗:“此诗的前四句,两两对仗。 黄金罍,对应着白玉杯。两件,都是名贵酒具。朝入省,对应着暮入台。二者,都是宦海生活。常人,求之不得。陆羽,皆不羡慕。 由此可见,茶圣陆羽没有功利之心,不求荣华富贵。”
    “陆羽的‘四不羡’,其实也不足为奇。 毕竟,他有茶相伴。只有爱茶之人才能理解。 这首《歌》,通篇没有一个‘茶’字,却只有爱茶人才能真正读懂,自然也可算是一首茶诗了。 ”杨多杰说。
    让陆羽“千羡万羡”的是曾向金陵城下来的西江水。茶圣和金陵城,到底有什么不解之缘? 唐上元二年(761),二十九岁的陆羽到江宁栖霞寺研究茶事。 金陵与江宁一样,都是南京的古称之一。 金陵是陆羽访茶中的一站。虽有交集,但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但熟悉茶圣生平的人都知道,陆羽是竟陵人。 那么,诗中“金陵”二字,有没有可能是“竟陵”的误传呢?
    杨多杰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古代因为要避达官显贵讳的名讳,所以地名常常改动,‘竟陵’这个地方,就曾多次因冲撞圣讳而遭改名。 陆羽身世凄惨,是个弃婴。三岁时,被丢在湖北竟陵龙盖寺的门前。最终,被寺庙内的智积禅师收养。竟陵,是陆羽的重生之地。禅师,是陆羽的救命恩人。 ”
    陆羽与智积禅师,名为师徒,情同父子,只是这爷俩也是相爱相杀。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七九三《陆文学自传》中记载 : “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 老和尚要讲佛法,小陆羽要读儒学。 师徒二人,针尖对麦芒。最后的结局,以陆羽离家出走而告终。
    “虽在治学上有冲突,但陆羽对禅师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陆羽晚年在写自传时仍称这位老师为‘竟陵大师积公’。而幼年时的寺庙生活以及智积禅师的教导,都给陆羽带来深刻的影响。 首先,陆羽与茶结缘,即是因寺庙生活。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茶便与佛教紧密结合。茶既可提神醒脑,又不会迷乱心性,因此而融入寺院生活。 再者,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收录一种茶器为‘漉水囊’,这件茶器,自陆羽之后再未见人使用。因此,显得颇为神秘。 其实这是佛门用具,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大正藏》等佛教律典中都有专门记述。僧人取水时,先用‘漉水囊’过滤,以免误杀水中的生物。陆羽在寺庙生活中,就把佛门法器,融入了饮茶生活当中。 ”
    杨多杰说:“陆羽虽然最终从佛寺出走,但在他的生活中却似乎仍按照佛教徒的标准要求自己,智积禅师在陆羽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从茶圣的身世,回到陆羽的茶诗。 陆羽千羡万羡的只有那西江之水,因为它奔流而下,直奔竟陵而去。一首茶诗,饱含着世间温情。”
    
    《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内页
    从茶诗观茶学
    《观采茶作歌》
    【清】爱新觉罗·弘历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乾隆爱喝龙井,写过数首茶诗。杨多杰在《茶的品格》中收录了乾隆的一首《观采茶作歌》。
    乾隆一生作诗无数,但其诗作水平实在平平。这首《观采茶作歌》的文学性和诗性也着实普通,杨多杰将其选录书中是因为这首诗对茶学很重要,它清楚地写明了清代中期人们是怎么采茶、选茶。
    杨多杰说:“乾隆对茶的钟爱,在清代帝王中绝对要算第一,他六下江南都到了茶都杭州,其中有四次驾临西湖茶区。如果不是真爱龙井岩茶,恐怕做不到。”
    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皇帝第一次游览西湖茶区,并写下了《观采茶作歌》。此后,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次到西湖茶区又作《观采茶作歌》。乾隆二十七年(1762),他第三次到西湖茶区,作《坐龙井上烹茶偶成》。乾隆三十年(1765),他第四次到西湖茶区,作《再游龙井作》。回到京城后,乾隆皇帝对龙井茶竟还念念不忘。前后又作《雨前茶》《烹龙井茶》《项圣谟松阴焙茶图即用其韵》等茶诗,可见其对龙井之钟爱。
    乾隆所写的歌咏龙井的茶诗中,又以初到杭州西湖茶区所写的《观采茶作歌》情感最为真切。杨多杰认为,读者可以以这首茶诗为切入点,体会龙井茶的别样文化。
    杨多杰解析这首诗作:“开篇两句,透露的是节气。作为地道的农副产品,名茶的采摘制作最讲究顺应天时。陆羽告诉后人每年采摘茶青的时间为三月至五月之间,虽然这近一百天的范围之内都可以制作春茶,但乾隆皇帝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这里的‘骑火’,指的就是寒食节。而寒食节的时间,与清明节又十分相近。所以茶诗中的‘骑火’,也就引申代指清明了。唐代白居易就有‘绿芽十片火前春’的名句,也是以‘火前’而代‘明前’的用法了。”
    “清明节前的虽嫩,但滋味轻薄、华而不实。清明之后的味厚,但乾隆又嫌弃不够细腻。乾隆认准了清明时节采制的龙井茶,认为其品质最佳。这种对于龙井的审美取向,时至今日都有影响。”
    “‘村男’两句,描述的是采摘。我们今天都说采茶女,但乾隆当时看到的却是采茶男。‘层椒’可解释为高山,说的是茶树的生长环境。龙井茶区海拔虽然不高,但山势陡峭难行却是事实。‘雀舌’和‘鹰爪’,都和鸟类动物没什么关系。它们都是茶叶的雅称,描述的是采摘的细嫩程度。在山岭间穿行,采摘刚刚萌发的鲜叶,其辛苦溢于纸上。‘地炉’开头四局,记录的是制作,点明了龙井茶精工细作的特征。乾隆算得上是龙井茶的知音。”
    结尾四句,写的是乾隆的心得。杨多杰说:“香茗入贡,是历朝历代的传统。乾隆窥一斑见全豹,在杭州茶区第一次感受了茶事的艰辛。他虽然从未要求进献优质贡茶,但又难免地方官小题大做、借机逢迎。从这首诗能看出,深宫中的皇帝算是知晓民间艰苦了。”
    “中国是茶叶大国,我们喝茶的同时不妨读读诗,通过文人间品茗赠茶的佳话感受千年前的情谊与温度,借着这些茶诗去感受他们的人生轨迹。”杨多杰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