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季镇淮的乡音乡情 《学林侧影》——

http://www.newdu.com 2020-11-11 中国作家网 吴霖 参加讨论

    关键词:吴霖 《学林侧影》 季镇淮
    编者按:1993年春,吴霖计划为当时的文化宿老进行一组文字速写,他给自己定下写作要求三个“一点”,即“有一点新闻,有一点文笔,有一点抒情”。采访对象的选择,一般是各自领域的泰斗人物,年龄在八十岁以上,包括陈岱孙、钟敬文、吴组缃、李可染、周有光、施蛰存、启功、罗洪、辛迪等前辈学人。但这组速写完成后,阴差阳错且诸事芜杂,二十余年中却未得到原先设想的出版。2020年,吴霖将这组文字交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诗想者,并定名为《学林侧影》。《学林侧影》在写作上采取叠加的方式:保留多年前的原文,又加入新写的“补记”,甚至“又记”。吴霖以这种时空交错的形式,既保存、还原了当年的采访现场,也再次加入经过多年沉淀后的思考。在后记中,吴霖回忆二十年前速写文化名宿的经历,他说,“面对‘星沉海底当窗现’,我固然心戚戚矣,十分悲凉;但是,又因得以‘雨过河源隔座看’,而感到幸甚至哉。” 中国作家网经出版方授权,现遴选书中部分文章刊发,以飨读者。
    
    《学林侧影》,吴霖著,广西师范大学·诗想者2020年10月出版
    季镇淮先生的名字,是他的塾师所起的,取自他的故乡淮安的一座名楼——镇淮楼。据说,淮安的另一名人周恩来在童年时,最喜登此楼远眺。楼的名字,是一种愿望,即治理淮河。季先生的字“子韦”,亦含此意。及长,季先生觉得此名不太好,遂自改名字,取镇淮谐音为振怀,字来之。但是,今天季先生周围的亲朋弟子等,却鲜有知道季振怀之名的。终究,还是季镇淮三字占了上风。而且,在文凭、户口本乃至各种证件上,均以此为准。然根据振怀的含义而起的字,却作为笔名,伴随了季先生近半个世纪。最近,他还将自己的一些论文,辑成了《来之文录》,出版行世。此外,他尚有手抄的《来之诗钞》一册,诗数百首。但季先生很明白:“这年头,想出版不赚钱的诗集,难!”
    季先生和游国恩先生联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了三十年,印数达百万册,现在仍在出。而且,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又与作者续签了十年合同,听说,台湾也要出版繁体字版。这无疑是喜事!但季先生却认为此书实际有诸多内容需修改。他晚年想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独立完成一部新的《中国文学史》。对书中应涉及的内容,他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研究。有许多章节,也已写成独立的论文。只是出版不易,发表也难,他便干脆不打扰别人,将文章束之高阁。他估计,全书大约得写百万字。
    这百万字的巨著,如同一座大山。而季先生所面临的,又岂止这一座大山!他的眼睛,因长年专心读书,左眼肌肉竟至松弛,两眼遂不能聚集。倘若要从热水瓶中倒水,非得睁一眼闭一眼,才不至于看岔。最要命的,是哮喘。每到换季时节,就如临大敌。即使是在正常的日子里,季先生紧促的喘气声,也让人顿生沉重之心。他的藏书,不可谓不多,分布在几个房间里。但对一个高深的研究者而言,终属有限。他需要查看的,往往是珍稀或偏僻的图书,这就需要到北大图书馆乃至清华或北京图书馆相借。家中无人可搭手,他又没有助手;虽然他有学生,但季先生总觉着不能经常麻烦别人,因为学生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也是忙人。而这些书,却是必须借必须看的。
    他的研究,要求有眼疾的他,必须一字一字地去读,去写。
    出版难,研究难,甚至借书难……季先生面对大山连着大山的跋涉,并未有过稍稍迟疑。他说:“如果我们放弃这一切,如果中国古典文学零落到无人能读懂的地步,多危险!难道以后的中国人学中国古典文学,都到日本和韩国去学?为了民族文化能够传下来,我不能停止。”
    季先生说需要五年时间来完成他的计划,前提是不能生病。除了文学史,他还想做一本《龚自珍集笺注》。今年来他最苦恼的,就是自夫人去世后面临种种不便;最高兴的,是在医院工作的女儿告诉他,哮喘有了治疗的新方法。他对此充满向往。
    季先生尊师,但凡提及闻一多、朱自清先生,他总是恭恭敬敬的。两位尊师风格迥异,但对他的影响却是终身的。季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曾从语言角度着手,考证《道德经》的成书环境。原先的观点是,《道德经》为楚国人所写,而《论语》《孟子》则属于齐鲁。但季先生用高本汉先生的方法,考证出《道德经》中的语言规律,是与《论语》《孟子》如出一辙的,即此书亦为齐鲁人所写。这篇文章研究方法是新的,结论更新。当时,西南联大的先生们曾多次表扬这位肯动脑筋的学生。
    不久前,王力先生去世,他的家人在他的藏书中竟发现了这篇文章的剪报。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却整洁如新。王力先生生前如何评价此文已不得而知,但他曾对此非常关注,当是肯定的。当王力家人将剪报送给季先生时,季先生感动非常。
    离开家乡数十年,季先生依然保持着他的苏北乡音,他说:“这很好,我根本不想改变。”他回忆自己的老师朱自清先生是另一类人,朱是扬州人,口音亦重,但他努力地去改,并用小本子时时记下难发的字音。
    季先生说:“我最想回老家看看,每年都讲。”但是,子女们都很忙,似乎没空,而让老人独自前往,又不放心。于是,想念终成想念。季先生怀念那个叫淮安的家乡,怀念西门外小店里的炒鳝鱼,还有城里的馄饨……他为自己的家乡自豪:“我走遍南北,可以与我们淮扬菜相比的,没有!”
    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九日
    补 记
    一九六九年十月,我外祖父尧龄公从南京被勒令下放到苏北泗阳县城厢人民公社朱码大队。一九七一年春节,家母带着才上二年级的我第一次去苏北探亲。当时交通极为不便,先是坐火车到镇江,已是深夜,然后渡江,再换坐长途汽车。我一路上睡意蒙眬,几乎被母亲拽着走。颠簸很久,睡梦中到了淮安。我记得淮安,是因为当时与我们同行的,有母亲单位的一个同事,是淮安人,叫吴兆云,到淮安下了车。而我们还要继续前行,大约在凌晨,才抵达泗阳。此后,我几乎每年寒暑假都会去泗阳,每一次必路经淮安,却从来没有片刻驻足过。所以当季镇淮先生跟我说他是淮安人时,我一下子记起了一九七一年二月那个极为寒冷的深夜。
    季镇淮先生的老家,在江苏淮安的季桥村。我曾见过淮安当地一支“宗鲁堂”季氏族谱,该谱表述,当地季氏来自定远,先祖季瑞图曾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季瑞图曾“位列都统,挺身灭寇,一挥太白,直破张士诚之乱”,后被封忠义侯。洪武二年(1369年),举家迁至淮安。此说既出自淮安季氏族谱,自然是应该重视的,但仍需查证求实,如确曾封过侯,也非平常人,总会在正史上留下诸多痕迹,有好奇者可以在《明史》中一查,应该还是方便的。特别要说明的是,这并非季先生当年亲口对我所说。聊备一格而已。
    我是一九九三年十月十九日在北大朗润园拜访季先生,当天就写完了《季镇淮的乡音乡情》一文。四年后的一九九七年三月,季镇淮先生在北京去世,当时我已辗转回到上海,诸事繁杂,除了心中感怀遥奠,也未能做更多的事情。
    如今,距离那篇小文的写作,竟然已二十三年了。回想与季先生晤谈的点滴,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坚强的乡音和浓浓的乡情……尤其是他谈到家乡的美食时候的表情,我至今难忘。他的眼睛专注地看着我,但神情却早已自我陶醉其中,仿佛微醺。
    他特别给我提到的西门何永镇(音)的小笼包和炒鳝鱼,还有城里的馄饨,今天俱已渺不可寻。我的文章中提到了炒鳝鱼,却省略了“何永镇”的店号,当年为什么没有写进文章,估计是“何永镇”三字当时我未及向季先生求证。至于刻意省掉了季先生提到的“小笼包”,是以为那只是寻常之物,没什么可稀奇的。“何永镇”当年或许只是个鸡毛小店,但小店的美味,却长久萦绕于一个大学者之怀。此即乡愁乎?
    现在被视为一体的淮扬菜,早先是有区分的。“淮”在前,“扬”在后,可见“淮”菜的地位。季镇淮的老师朱自清先生在一九三四年曾写过一篇《说扬州》,其中说:“北平淮扬馆子出卖的汤包,诚哉是好,在扬州却少见;那实在是淮阴的名字,扬州不该掠美。”所以,淮安的小笼包被小觑也是不应该的事情。
    为写此文,我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当年的采访笔记和日记。十月十九日那一天的日记中写道:“下午采访季镇淮先生。从清华旧书摊购《人•岁月•生活》四册。”
    关于《人•岁月•生活》一书,也离题岔开写几句。那套得自清华旧书摊的残书如今仍在我的书架上。找出一翻,我还发现购书当夜在第一册扉页写的小记,照录如下:“在大学期间,有几本书最难忘,一是《人•岁月•生活》,一是《瓦尔登湖》……许多年过去,很想重读,竟不可寻,似也无再版。今天,赴北大采访季镇淮先生,在北大书店无缘由又想起了爱伦堡的这套书,甚至还想,如果有一套旧书就好了。奇怪的是,俟黄昏采访毕,路过清华,竟在旧书摊发现此套书,首册封面已损,且缺第四册,最后以三金购得,是记之。”
    翻看日记,还看到当年南归决心已下,十月十九日采访的季先生,一周后的二十五日即将全部行李用集装箱从北京广安门寄往南京。当时,是想在南京扎根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诚哉斯言。
    我访问过的北大老先生中,住在朗润园的有好几位,除了季镇淮、季羡林两位季先生,闻家驷、吴组缃两位先生也都是住在这里的。去过多次的朗润园,于我,仿佛前世经历。关于该园的地形地貌和各位先生的住址早已漫漶不清,向曾居住朗润园多年的王海老弟询问,蒙赐手绘草图一纸,稍稍想起一点。至少季羡林家住十三号公寓应该是确定的,因为当年一出大门就是种满“季荷”的水面。季镇淮先生的家,我找出他给的信件,信件上的地址是:十二公寓105号,邮编:100871。
    此后,与季先生也通过信件。季先生的回信,用毛笔写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三百格的绿色稿纸上。其中一封中,还另用宣纸抄写了自己的两首七律《八十抒怀》。信中,他还谈道:“对传统诗歌前途,常有忧思,以为旧形式,不能适应新时代之要求,新思想、新名词,不得进律绝诗。这是一个问题,不知以为然否?”
    与季先生的交谈,忘了是否还有采访录音。当时,在他身上,我很明显地看到了暮气,但那种暮气有着夕阳般的温暖。曾心有所动,但还不太明白,现在,时光又过去了二十多年,季先生的墓木已拱,我已能渐渐体会到了:人生有种悲凉,如同暮色,从四周升起。前路迢迢无计,但还没有绝望……
    我在笔记本上还找到当时写文时故意漏写却很精彩的一个细节,当年故意省略,过了许多年,现在却觉得极有意味。那是季先生对我回味让他萦怀不忘的故乡美食后,我起身快告别时,季镇淮先生似乎很突兀地又加了一句,很大声地对我说:“南京的板鸭是无双的!”
    是的,突然提高音量,很大声。现在想起当时的情形,已然含泪……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八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