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收藏鉴赏 >

构思巧妙的粉彩《西厢记》套杯

http://www.newdu.com 2020-11-26 未知 韩建红 参加讨论

    图1 《夫人停婚》
    图2 《衣锦还乡》
    图3 《拷问红娘》
    图4 《莺莺听琴》
    图5 《长亭送别》
    图6 《泥金报第》
    ■山东济南 韩建红
     
    所谓套杯,即成套之杯,为套具的一种。它们有各种质地,或铜锡或髹漆或木竹或瓷器,尤其以彩绘瓷器套杯受到世人青睐。套杯的特点在于可以渐次套装和分散自如,单件杯子的尺寸大小、造型轮廓、胎体厚薄都极为关键,制作过程需要极为细心。其中粉瓷套杯为套具中的一种,因其层层相套、胎骨细腻、装饰柔丽,既可陈设观赏,又可实用和把玩,历来备受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青睐。套杯在清代十分流行,一套少则3至5件,多可达20余件。在《红楼梦》等清代文学作品中,常有对这种充满趣味的器物的描绘,而现存实物同样体现套杯在当时的流行程度。有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的清道光粉彩《西厢记》套杯。
    此件套杯通高6、最大口径11、最大足径6.5厘米。套杯撇口,敛腹,平底,口沿处包金。器倒置如同马蹄,故有“马蹄杯”之称。大小十个为一套,依次套叠合为一体。套杯以粉彩绘《西厢记》,由大至小的前九个绘画故事于外壁,内底白釉无图,最小的一个绘画故事于内壁。套杯选取《西厢记》中的典型场景,各杯构图相似,均有人物、屋宇,但所绘内容又各不相同,表现了故事的不同情节。将杯由小至大取出的过程中,故事一幕幕展开,如同观看连环画,构思十分精巧。其笔触流畅,技法娴熟,构图生动,柔丽典雅,赏心悦目。
    这十只套杯,分别选取《西厢记》戏曲文本中的《夫人停婚》《莺莺听琴》《锦字传情》《僧房假寓》《妆台窥简》《斋坛闹会》《拷问红娘》《长亭送别》《泥金报第》《衣锦还乡》10个故事场景。其色彩柔丽典雅,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丰富,生活气息浓厚,构图精美,别具匠心。其中第1号套杯,选自《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中故事情节的《夫人停婚》(图1)那幅,写心灰意冷、拱手离去之状的张生,尤为入神;立着的老夫人则冷酷无情,躲在一旁的莺莺却伤感失望的情形,在小小的杯身上均有所反映。
    而第2号套杯《衣锦还乡》(图2),选自《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故事情节:“今日衣锦还乡,小姐的金冠霞帔都将着,若见呵,双手索送过去。”第3号杯《拷问红娘》(图3),选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故事情节。描绘的是老夫人坐在椅上,手持长竿拷问红娘的情景,莺莺则躲在门后悄声顾盼。第4号杯《莺莺听琴》(图4),选自《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中的故事情节。外壁描绘的画面正是张生在屋内抚琴,莺莺和红娘于窗外闻声而来的情景。第5号杯《斋坛闹会》,则选自《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故事场景。其外壁描绘了三位人物:在道场上手持折扇的张生,以及手持拂尘、长棍等法器的长老法本和弟子法科,表现佛事道场“法鼓金铎,二月春雷响殿角;钟声佛号,半天风雨洒松梢”的情景。
    而第6号杯《长亭送别》(图5),选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故事情节。外壁描绘的情景是:十里长亭边,琴童搀扶着临行前情绪低落的张生;松柏下,红娘手持一长竿,长竿上系着衣衫;而莺莺则靠在张生身后屋内的门边,含泪相送。第7号杯《锦字传情》,选自《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故事情节。外壁描绘的是红娘手持芭蕉扇走进屋内探望张生,张生于桌前提笔书简的场景。第8号杯《僧房假寓》,选自《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故事场景。外壁描绘张生向长老租借斋房的这一情景。张生左手将折扇搭在肩头,右手伸出食指,翘起右腿坐在圆凳上。长老手持拂尘,微笑着向张生走来。
    第9号杯《妆台窥简》,则选自《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故事场景。描绘莺莺于妆台前理鬓梳妆、忽见柬帖的一瞬,其身后则是红娘扶门顾盼莺莺。第10号杯《泥金报第》(图6),选自《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故事情景。琴童奉相公言语,特将书来与小姐。才前厅上见了夫人,夫人好生欢喜,入来见小姐,早至后堂”。第10号杯内壁和内底描绘的,正是琴童跪地,向老夫人报喜的画面。
    另外,浙江嘉兴博物馆藏一套粉彩雍正朝《西厢记》套杯,同样为10个一组。而此套粉彩西厢记套杯年代稍晚,为道光年间的作品,但描绘更为精致。可见该类型故事与装饰手法以及套杯的组合的魅力所在。同时可知有多个不同粉本流传于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