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随笔 >

青春正当时,追梦田野上——在礼县四角坪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实践

http://www.newdu.com 2021-01-04 未知 马亮亮 参加讨论

    2020年7月中旬,经学院安排,导师批准后,我有幸加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侯宏伟研究员的早期秦文化考古团队,在陇南市礼县城关镇四阁子山的四角坪遗址开展田野考古发掘工作。
    这次发掘的是一个从王国到帝国转型时期的具有国家意志的标志性的礼制性建筑,其体量巨大,是早期国家统一国家气魄和风格的重要体现,不仅填补和丰富着中国古代祭祀建筑体系的链条,而且对于研究中国早期祭祀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礼县是秦族祖地,秦文化遗址遗迹众多,包括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大墓、鸾亭山、西山、圆顶山等众多遗址遗迹,其大都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内以环绕之势将四角坪遗址包围其中,无不体现着它的宏大与魅力。
    临时驻地是我们的营地,也是家
    驻地距离发掘现场有较长一段距离,需要步行下山再乘车才能到达,是甘肃礼县电视台信号发射基地。我们在这里日落而息,也在这里寻找家的温暖。但安营扎寨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为了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我们起初几天连续打扫驻地卫生,铲除庭院及走道两侧杂草,一遍又一遍的打扫房间卫生,合理布置、安装床架等,并规划着这狭小的空间。在这仅有的自我空间里,也要打理出一片天地,工作桌、工具箱、小件箱、标本箱等,正所谓“麻雀虽小,也五脏俱全”。然而食、住、行都是领队老师经过多次协商并考量才临时安排的,工作之外其他所有琐碎的事情也都需要我们自行处理,所以我说考古人也是生活的强者。针对这种现状,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在考察之后提出“建立临时考古工作站,保障工作人员的生活水平,以保证下一步考古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为考古人员专心做好考古发掘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基础。
    在这个“家”中,我们几个西北师大和复旦的同学轮流坐“庄”,负责所有人的一日三餐,食物购买等生活之需,我另外还负责工地经费管理与日常支出,从被娇惯的生活小白变成了生活的主宰者。并且我是所有实习生当中的唯一一名男生,不仅主动承担着某些体力活,而且经常帮助其他女同学往山下带瓦片,由于出土遗物的特殊珍贵性,每次下山都需带回驻地保存管理。同时我又是一个回族,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每天下工回来也得自己洗菜做饭,刷锅洗碗,这样的生活紧张也充实。可日复一日如此单调的重复,让我对她既爱又恨,但却从不后悔,把青春献给这热爱而光辉的文化事业,把汗水洒在承载中华文明的黄土地上。
    这里的确是我们的营地,我们日落而息,化戈为笔,记录着工作日志、绘图、整理资料以及遗迹的相关思考与见解。在这里遇到很多优秀的同学和技工师傅,我们同吃同住,同学同乐,在相处中我们拉近了彼此心的距离,共同为热爱的工作奋斗,永不言弃。他们经验丰富,技巧灵活,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新的绘图方法和建模方法,CAD、PS、AI、SAI2,虽首次接触,但也欣慰有所收获。
    土地是我们的战场,也是文化传承的高地
    在学期间,从未躲避过专业学习和练习,却仍感不足;发掘中,理论与实践的亲密关系总让我陌生,直到我拿起手铲的瞬间,才知道它的分量到底有多重!“下铲如有神”“点石成金”便是这个道理,如若不是发掘那便是搞破坏,考古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需时刻保持着细心、谨慎的态度。作为考古人,田野就是我们的战场,从书本中学来,定要走向田野,因为那才是真正的历练!我们后辈始终不渝地追随前辈们的脚步,用汗水去累积。
    首次参加田野发掘,很多东西都需要实践操作学习。所以在遗址发掘准备阶段我就开始参与其中,从学习使用RTK测量布方开始,到后来去表土、刮面、辨别土质土色、画地层、做遗迹、取土样、绘图及拍照。起初每一次都会出错,甚至是同样的错误,一度让我怀疑自己的能力,在伙伴们的鼓励与师傅不厌其烦地指导下,终于渐渐地找到门道,顺利完成我负责探方的发掘,并受到了验收专家的赞扬与肯定。短短三个多月,手铲从方角被我在黄土地上打磨成圆角,手铲已带我走向了希望的田野,文化的高地。
    在发掘后期阶段,不时地会有考古专家和教授们来发掘现场考察,与其说是考察,不如说是一场田野上的学术盛宴。的确,文化在这里发现,也在这里升华。面对着实物遗迹,他们睿智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总会带给我们很多惊喜,探讨并分析着遗址建筑的性质,年代与价值西北大学教授赵丛苍说“四角坪遗址是具有特殊形制、特殊用途的具有国家行为、国家等级的礼制性建筑”。在一旁聆听的我越来越明白,并渐渐清晰地重新认识了四角坪遗址的辉煌。
    田野发掘是一种情怀和执着,是一场生命的礼遇
    参观发掘现场的专家中,70岁高龄的北大教授赵化成和国博专家信立祥两位老先生让我记忆犹新,他们急切地要亲眼看到遗址的面貌,爬山的劲头着实让我惊叹。老先生们不仅把考古事业热爱了一生,而且身体力行实践了一生,他们对考古事业这种极高的情怀深深震撼了我,赠予我无声的指引。
    导师叮嘱关心的话语时常萦绕在耳激励着我,遗址的特殊重要性也警示着我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发掘的同时不断摸索并学习新的考古方法,做到真正上手,尝试总结,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加深了、升华了。每天在实践中收获,正是我坚持努力的样子,考古前辈们的身影我也在一步步努力地追逐着,虽然能力欠缺太多,但我想用一生去靠近、致力于田野发掘,收获揭露未知的喜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我想应该有责任和使命去付出我勇敢而渺小的坚定,在希望的田野高歌。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