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人读旧 刀笔吏 古人在竹简上写字,用什么工具?一些影视剧想当然地就让演员拿小刀,一笔一笔地刻。嗯,他们拍摄时不感到疑惑吗?用刀刻繁体字,效率是多么的低下啊。 诚然,甲骨文、金文这种以坚硬耐久的材料为载体的文字,用刀加以契刻,是合乎逻辑和事实的。但不能因此就推定古人也是在竹简、木牍上刻字的。 这种误解不是今天才有的。唐代学者贾公彦就说了:“古代没有纸笔,用刀刻字。”宋人王应麟进一步说:“古代没有纸,用书刀刻在竹简上,这就叫削。”甚至近代有的辞书也说:“古简牍用竹木,以刀代笔,故曰刀笔。”加上有个常用词“刀笔吏”,人们多误以为是以刀做笔的小吏。 这些误解,随着出土文物的增多,已经被彻底否定了。首先,到目前为止,出土的竹简木牍上的字,没有用刀刻的,全是拿毛笔蘸墨汁写的。 其次,近年有不少以竹管或木枝制成的毛笔实物出土。1954年,长沙古墓中发现的战国笔,是现存最古的毛笔。笔管与套均为竹制,兔毫的笔头。 还有考古学家认为,笔的历史应追溯到史前时期,因为在河南仰韶和西安半坡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发现的彩陶,其上的花纹和符号,都是用毛笔所画。那时的毛笔不一定是像后来的毛笔那样,以兔毛和竹管制成,但必然也是以某种动物的毛扎在某种质料的管上,而以墨汁或其他色素的液体来绘写的。所以,用毛笔书写的传统,必是在目前尚不清楚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第三,古代文具中也是有刀的,叫书刀,是整治竹木以备书写以及从简牍上删改文字的一种重要工具,好像今天的修正液、涂改液。古人写错字了,或者旧简重用,表面原有的文字得先刮去,可用普通的刀,但有时也用一种特别设计的“书刀”。 给《汉书》作注解的颜师古就说了,蜀地盛产书刀,尤以广汉郡出品为最著名。民国学者罗振玉就收藏过一把广汉书刀。 刚才提到刀笔吏,再多说两句。刀笔吏是古代底层官吏的代称,在实际工作中的职责大概就是负责传抄公文、整理案牍。 处理大量的文字材料,完全凭借刀笔吏个人的心力,而一旦出错,责任又非常重大,所以做刀笔吏的,需要认真负责的态度。一旦风云际会,刀笔吏中也能出大人物。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萧何。他是秦国的一个刀笔吏,史书上说他当时庸庸碌碌,没有发现有什么奇异之处。 后来,刘邦率军进入咸阳以后,其他将领都忙着抢夺金银珠宝,连刘邦自己都被皇宫的奢华所吸引,躺在秦始皇的床上不肯下来。 唯独萧何,跑去收集地图、户口簿等文件。有了户口簿,就能知道天下有多少青年男丁,可为以后征兵做准备;有了地图,便能知道秦帝国的粮仓分布,以后打仗不用为军粮犯愁。相信萧何的这种意识,就是长年从事文书工作的刀笔吏经历带给他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