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林纾 林纾与家人 史家笔下的“对抗者” 林纾(字琴南)是我国不通外文的著名翻译家。 这话绝非有意说得像玩噱头,完全写实。林纾通过听一般识外文者口述,自己即刻组织落笔成文。钱锺书研究后形容他翻译时速度“也实在是惊人的”,“下笔如飞,文不加点”;更有当时人形容其在翻译时“口述者未毕其词,而纾已书在纸,能限一时许就千言,不窜一字”。积年下来,他翻译的作品(主要为小说),仅出版的就达到170余部。靠着这些作品出版,林纾成为名噪一时的翻译家。这批翻译作品,尽管是通过今天人看来如此不“靠谱”的方式译出,可在当时却产生了极大反响。后人甚至这样高度评价其功绩:“有了林译,中国人才知道有外国小说。”“中国文学界由他才开放文学的世界眼光,所以他于新文化的功绩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批后来的新文学名家,几乎都阅读过他翻译的作品并受到影响:鲁迅、郭沫若、茅盾、周作人、郑振铎、钱锺书……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 这段当年非凡的业绩,虽一时辉煌,可今天只是成为研究家的课题或大众谈资。由于林纾所处的非常时代,他在文学史的记载里,却是一个不量力对抗新文化的角色。当时的林纾,仓促面对汹汹且惊天的新文化浪潮,不由自主,起而发难,为古文护驾,结果被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蔡元培,还有鲁迅、陈独秀等人严厉批驳。新文化终于取得长足发展,使得在后来史家笔下,林纾只留下一个保守固执的对抗者形象。 我们当然知道,人的生存状态,多样而繁复。简单的定性名称“帽子”,难能充分呈现人的各个层面。近日读到林纾写的一批家书,便从中看到一个尽力告知孩子生活学习种种道理的父亲。一些话,由于强调的次数甚多,叫人感到有些“唠叨”,可透露出的,是长者对孩子成长的由衷关切。作为一个著名翻译家,新旧交错时代的“古文”保守者,他谈的为人、作文内容,对今天的人们,是否还有一点可资参考的地方? 家书中的为学为官 林纾家书中,言及为人、作文处极多,有时分开谈,常常又将“勤勉学问”和人生自立混合一起。为叙述方便,我们试着略加分别,可有时也不免一并引述。1911年,林纾年近六旬,一个孩子林璐外出学习,林纾牵念,常常信函联系。其中一函,说到自己将在鹅房(今属北京大兴)一带购买田地。可他随即说:“究竟田不足恃,恃尔品行、学业。有是二者,虽无田何忧?无是二者,即有田亦卖。吾所以愿尔肆力读书……”在当时社会,购买田地,是一种生活保障,可林纾由此讲述超出的道理,以为一个人,有了品行和学业,就可以生存。有田地,经营不善,也可能“卖”掉。通过此道理,希望孩子好好不分心地读书。 1913年,十四五岁的林璐去青岛读书。远离父母关照,林纾极为操心。在去信中,有时学问谈得不多,而如何生存、待人,却说得十分细微详明:“同房之人总要和睦。第一勿贪便宜,即是自己便宜。须知天下吃亏之事,饮食钱财,均不妨事,唯名誉万万不可吃亏。名誉之吃亏,即听人作弄。”“勿贪便宜,即是自己便宜。”这大约也是林纾的处世方式。生活中看见许多人,总在此点上理不清,结果小便宜没占到多少,“名誉”却大大丧失。对于孩子,早早提醒为好。 学校学习,必须考试。对此,父亲林纾有嘱咐:“将近季考,手忙脚乱。此初到学堂,亦必然之势。惟勿性急,但求完卷,不犯规。其余等第之高下,漫漫留心做去,自有完满之日。一时不必与人有争长之心,时时须存自家有立足之地。凡事有恒,有恒则事无不就、学无不成矣。”另一封信特别说道:“临考时,切勿夹带及借人课本校对事……宁考下等,不可犯规,切切!”再一封信更加强调:“宁可不毕业,不可夹带,亦不可向人借观文稿。盖不毕业者,病也,非罪也。一夹带及借稿,则犯堂规,即犯罪耳。”即使考得不好,也不可作弊“犯规”。林纾常年教学,知道学生行径,可大约认为此超逾道德,所以特别细致嘱咐。 另一孩子担任知县,林纾在家书中也谈谈为官之道:“患尔自恃吏才,遇事以盛满之气出之,此至不可。”“凡人一为盛满之气所中,临大事行以简易,处小事视犹弁髦;遗不经心之罅,结不留意之仇:此其尤小者也。有司为生死之衙门,偶凭意气用事,至于沉冤莫雪、牵连破产者,往往而有,此不可不慎。” 旧衙门须审判断案,牵涉“生死”,故林纾叮嘱“不可不慎”。“故欲平盛气,当先近情。近情者,洞民情也。胥吏之不可寄以耳目……”当官不能全听下面人(胥吏)的。为何?他们“以能乱变黑白:察官意之所不可,即以是为非;察官意之所可,复以非为是”。下面人常常察言观色,揣摩上级意思,按照上级所好去反映事项,所以须自己调查研究的好。林纾虽不为官,可从人情角度谈为官之道、之情理,还是有“旁观者清”的地方。 为学作文的心得 林纾是一代古文大家,又以上佳文笔翻译作品,对读书为文,当然体会深切。孩子在外念书,他告诫:“学问之道,不可欲速,亦不必专务虚名,总以实在为上。”“凡物不可贪,惟学问一道,不厌‘贪’字;凡事不必争,惟学问一道,必要‘争’字。”学问要努力,要“争”,但只能“实在”,不能求“欲速”。 有时为人读书一起谈:“凡人能自重,须事事检点。季考如何?初入学堂,不敢望汝高列;望汝能常常用功,自有成就。圣人重有恒者,‘做人有常度,读书无间断’之谓也。”具体该如何做呢,林纾这样说:“今吾望汝,亦但欲得一‘勤’字。能勤自熟,则万万不至落人之后。”“……事事小心谨慎,以卫生为第一义,勤学次之。勤学非‘一暴十寒’之谓,后生用功,往往起手勇,到后来便懈,此不算‘勤’。‘勤’者,有恒之谓,常常不肯间断。不间断便时时熟在胸中,应考时即不落人下。”这是人人都知道、都说的道理,可做起并不易,所以林纾“唠叨”强调。 具体到作文,林纾还有更宽广的看法。譬如他给女婿的信中说:“为文固是要着,然须将心胸开拓,审题命意,方有把握。若踔踔以得丧为念,寸心先已纷乱,那有清和之气?”这是说作文本身虽然重要,可首先心胸要开阔,从容面对,这样才能有把握作好。若总是疾疾于得失,心先乱了,即使完成,也难能做出有“清和之气”的好文章来。这里面有“功夫在诗外”的意味,但却是林纾抒发自己的经验之谈。 精力分配的权重 在谈论读书内容时,还有一点颇有意味。虽然翻译作品甚多,林纾却不通外文,可他并不以此为“得”。在给孩子信函中,他多次谈到应努力学习外文:“德文、算学以全力赴之,国文流(浏)览而已。”“德文、算学等等,万分努力,总须得一优等。”“到堂功课照常,时时留心洋文,以熟为度,不妨多读,熟上加熟,临考始不至茫然。” 在时间的分配上,林纾有意思:“堂中想有汉文课,可留心研读。吾意以七成之功治洋文,以三成之功治汉文。汉文汝略略通顺矣。然今日要在洋文,不在汉文。”这种观点大约认为,汉文总体熟识,学习起来较为便捷。下面的实际也许才是林纾希望孩子在外文上用“七成”气力的原因:“汝但极力向德文、算学及几何用功,盖少年精力可以图功,若年纪稍大,便赶不上矣。”这应该得自林纾的亲身感触。 学校修德文之外,孩子回家,林纾还延请英文老师教读。“自拜一至拜五止,夜中全读英文。”“今夕请洋文先生上课,当在家就晚餐。不可贻误。”“英文最要紧,务先学语言文字,尤以会话为急。”“晚上早归学英文……”下面的话,可以看出林纾让孩子学外语的目的:“汝能承吾志、守吾言者,当勉治洋文,将来始有啖饭之地。”“方今舍西学外,万无啖饭之地……德文可以为后来养生持家之技……”林纾虽然以翻译成大名,也以翻译获得颇丰收益,可他督促孩子修习外文,却主要为其将来生计考虑,是为找一份好一些的工作,并非为继承自己的翻译事业。这倒是可以玩味的地方。 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学人,林纾的一些观念,自然有其局限。譬如他对体育一项,就有这样的看法:“……体操不过活动身体,很少活动,已足补益,何必强勉以所不能。”甚至:“体操一节,德人尚武精神。跳竿缘橦,汝身体非健,宁可为人笑其无勇,不可勉所不能。学问果优,跳竿等事即落人后,无妨也,身体保守为上。”林纾对体育的这种看法,代表了当时许多人的观念。遗憾的是,当今仍有不少家长学生如此认为。林纾家书里的内容,总是“唠叨”,多处出现,可见做父亲的心情。当然,其他一些有益之处,因为篇幅原因,不及录出。譬如希望女婿多游历,以冶心胸;在信函中,还言及一些自己所作所为,其实暗含教训。这样的方法,较之直斥说教,效果该要好些。可惜不知孩子体会出来没有。以今天眼光看,林纾有些说教,已经老套甚或陈腐,可这些已是百年前的父亲心声,是当时一位有作为者对世事的认知。我们在其中,可感触到当时代的社会家庭部分场景,可以在比照中,一方面窥见文化的继承及历史在今天的延展,同时可以体会社会的发展步伐。这大约是我们今天仍不妨听听这位老人“唠叨”的缘由或价值意义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