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钟钦武:2020: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热点述略

http://www.newdu.com 2021-03-20 爱思想 钟钦武 参加讨论

    
    
    2020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依然活跃,主要集中在对商人、商业与商会,企业、行业与市场,财税、金融与货币以及城乡经济与社会变迁等领域的研究,本文对其中的代表性论著进行回顾介绍。
    商人、商业与商会研究
    商人与商业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领域。柳岳武的《商民、商贸与边疆:晚清库伦地区的内地商民研究》认为内地商民的存在对维系清廷在蒙疆的统治、活跃库伦与内地的经贸往来等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边疆治理角度看,清廷的蒙疆商民管理政策又存在严重不足。郭从杰的著作《北洋官员投资实业研究》以倪嗣冲家族为中心进行个案解析,从资本、权力、市场、管理等维度挖掘北洋官员参与投资实业活动的历史,总结分析其投资动机、特征、成效与制约因素。刘诗古的《近代中国城市商业活动中的“码头权”》以江西南昌市为中心,对城市商业活动中“码头权”的形成与转让、纠纷与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近代城市商业活动中的“码头权”本质上是一种包含“保护”与“排他”两重性质的权利,是经历了博弈之后而“层累”形成的一套码头秩序。
    各地商会的研究成果也颇为繁盛。朱英的著作《曲折的抗争:近代上海商会的社会活动与生存策略》强调上海史研究的深化需要“走出上海”,上海商会史研究的拓展也应“跳出上海商会”,其他区域的研究也应如此继续深化拓展。赵善庆的著作《形塑滇商:变动社会中的近代云南商会》分析了各时段云南商会因其所处场域的特殊和典型,导致其组织架构和呈现面相具有鲜明地方特质。董瑞军的著作《近代东北商会研究》认为近代东北商会通过自身不断完善、进取,为东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王永进的著作《变局中商人话语权研究》探讨了特殊时期商人及商业的命运和特性。
    在华外商与在外华商也多被关注。宋佩玉、公磊的《近代上海外商银行公会的行业自律与风险防范》认为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上海外商银行公会能积极承担和履行“银行的银行”职能,弥补官方监管的不足,最大限度规避银行风险。杜恂诚的《两头在外的近代外商在华橡胶园产业》发现上海外商橡胶园的产地和销售在中国以外,上海只是发行股票融资和设立管理机构的地方,体现了上海的区域融资功能和经济中心地位。
    商会史资料整理也硕果累累。郑成林、刘望云主编的《汉口商会史料汇编》,张芳菻、刘杰主编《近代湘鄂赣商业资料汇编》,祖伟、王春子编的《中国近代商会与产业协会章程汇纂》,孙善根等编的《宁波总商会史料辑录》等为商人与商会史进一步研究积累了素材。
    企业、行业与市场研究
    企业史研究方兴未艾。朱荫贵的《论近代中国企业的“负债经营”》认为当社会环境以及内外条件适宜时,这种发展模式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功,但一旦内外条件发生变化就很有可能难以为继。李玉的《申报所见晚清招商局之账目公开》提出轮船招商局账目虽在公布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该局对适应公司机制、实行“透明经营”之探索与努力是不能否认的。辜雅、吴景平的《从“股份两合”到“股份有限”——聚兴诚银行组织制度的变革》深入考察其股份两合制度的演变过程。
    行业史研究更加宽泛。丁德超的著作《小丝大业:近代中国柞蚕丝业研究》全面展示近代中国柞蚕丝业兴衰变迁的历史面貌,探讨了兴衰之下的原因及表现。章斯睿的著作《塑造近代中国牛奶消费》探讨了牛奶行业标准的形成,深入分析了上海乳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石涛的著作《近世以来世界茶叶市场与中国茶业》通过茶叶产销价格、运茶路线、常关征税、市场准入等内容考察了茶叶商人的成本与绩效。
    贸易史研究颇为兴盛。张永帅的著作《口岸—腹地:对外贸易与近代云南经济变迁(1840-1945)》探讨了云南口岸开放后经济变迁的主要表现及其与对外贸易的互动关系,认为“口岸—腹地”是影响对外贸易与近代云南经济变迁的空间机制。黄素芳的著作《贸易与移民:清代中国人移民泰国历史研究》提出华人所参与的泰国对外贸易对泰国政治、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财税、金融与货币研究
    财税史是研究的重镇。徐立望、肖依依的著作《近代州县财政运转困境和调适》以浙江土客之争为中心,认为近代浙江土客的冲突及土地问题是传统财政体制在战乱后自我修复的结果,体现着传统体制的弹性。柯伟明的著作《民国时期营业税制度的变迁》认为民国时期营业税制度并非简单复制西方国家的“经验”,而是基于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需求,综合各方利益形成的结果。伊巍、龙登高的《近代海关附加税与疏浚事业资金供给模式》揭示了近代海关特殊税制创新与疏浚公共事业资金供给模式,论述了中外多方合作博弈过程中疏浚机构的形成、运营与制度创新,再现了上海港口建设与贸易发展的历程与时代特性。魏文享、苏腾飞的《商会协征与机构扣缴:近代广东所得税的征稽》提出战时秩序下税局将直接征收改为商会协征与机构扣缴,这在短期看来可以提升效率,但长期观之有损所得税的公平与普遍原则。
    金融史成果层出不穷。周强龙的著作《内生的挣扎“近代中国金融的‘涅槃’与彷徨”》揭示近代中国金融资本、政权暴力和社会变革的复杂纠缠。颜冬梅的著作《中国传统金融机构向近代银行演化的制度分析》探究传统金融机构在社会转型下的衰落过程。燕红忠等的《近代中国区域汇兑市场的运行机制研究》考察了九一八事变前以大连为中心的区域汇兑市场的运行机制。周莹、兰日旭的《“弱政府”背景下1921年公债整理的博弈分析》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1921年公债整理的原因、内在机理和意义进行重新探讨,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中央政权的下移与财权的向虚,而诱因则为亟待修复信用失范的公债制度。张世慧的《清末“保商彩票”与商号破产清理研究》提出利用“保商彩票”清理破产案是清末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产物,与地方财政问题密切相关,其衰落及消亡亦受辛亥革命前后社会经济环境转变的影响。
    货币史关注更为细化。余文建的著作《上海近代货币竞争》全面展示近代货币竞争的上海样本,为研究中国货币现代化提供一新视角。仲伟民、邱永志的《十六至十九世纪中日货币流通制度演进路径的分流》总结此时段中日两国货币流通制度上的两次分流,认为这种分流不仅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历史命运,也彰显了国家金融能力的传统特质对构建近代金融体制的深层次作用,折射出历史遗产的路径依赖对于制度变迁的深层影响。习永凯的著作《白银陷阱:近代中国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脆弱性根源及影响》认为中国白银货币体系在清前中期封闭经济环境下运行基本稳定,自嘉道以后转入开放经济之后,因受外部干预中国货币体系落入到“白银陷阱”。
    城乡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
    农村社会经济问题是研究的重点。李金铮的《生态、地权与经营的合力》以冀中定县为个案,对雇工种类与雇佣规模、雇佣劳动关系形成的机制、雇工待遇等进行解析,从农村经济和农村生活的实践出发重新审视了近代中国的雇佣关系。房利的《灾荒冲击下的农民生活状况》以淮河流域为中心,考察了灾荒冲击下农民时常处于入不敷出并饱受高利贷剥削的困难境地。王飞的《抗战时期陇东根据地农村副业发展研究》认为纺织业的发展不仅保障了军民自给,而且改变了陇东农业种植结构,更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积累了经验。
    城市与社会变迁研究也多有拓展。如吴松弟、樊如森主编的“港口——腹地与近代中国经济转型研究”丛书出版,涉及天津、云南、汉口、山东、香港、长三角、珠三角、南京等地的港口与近代经济发展,并关注了近代中国贸易网络与近代棉纺织进口工业。康金莉的著作《华北财团与北方经济近代化》对华北财团新式投资历程、资本性质及地位与作用等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此外,粮食问题、经济政策也颇受关注。丁志远的《“孤岛”时期上海租界粮食供应问题述论》,吴云峰的《淮北抗日根据地救国公粮征收中的反隐瞒斗争》,代雅洁、杨豪《华北解放区南下干部与南方新区征粮实践研究(1948—1950年)等将研究对象聚焦到粮食征收与供应上。张赛群的《晚清海外捐纳政策分析》提出海外捐纳政策既给晚清政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政治收益,也使部分海外华侨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和社会资本,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身份认同需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