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姓”、“种”说视野下与动植物相关的祖先的诞生 因为“图腾”一词来源于北美奥吉布瓦人的阿刚昆部落,约翰·朗格以后,又有其他人陆续来此地考察。据朱群《图腾探析》一文介绍:
这里,法国人描述了某种动物之所以成为图腾或自己氏族名称的一些原因,即“最漂亮”“最友好”“可供经常猎取”,也可能“最普遍”“最可怕”,至此图腾原型的形象已逐渐清晰。作者继续写道:
这里,一位前奥吉布瓦人酋长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图腾之所以神圣,并不仅仅在于动物本身,而是跟神的赐予有重要的关系。是哪一种神?如何赐予?引发人们想象。 在中国古籍里,相关情景有一套比较完整的阐述。首先从“姓”意蕴的内涵与外延开始。中国古籍对“姓”的名词阐释,见于许慎《说文解字》。其书卷十二“女部”载:
此处,将“姓”与“人所生”联系起来,同时揭示出一个现象,即在古人眼里,有一类人是因“感”某物而“生”的;但是,这里所“感”对象没有带上动植物。而稍后王符(85~163)《潜夫论》列举了更多的例子,涉及一些自然现象与生物,并使用了“神明感生”一词。其书《五德志》载:
综合可以进一步阐释,某族群以某天物某生物为“姓”,或被称为与此物相联的某“种”,与此族群始祖出生前其母以某种形式接触此物相关,途径是“神明感生”。 三、中华传统文化对“感生”的深层阐释 然而,在中国古人眼里,“神圣母”由上述种种形式感应,所感为何物而使其能怀能生,还得作一番追溯。首先从古籍关于宇宙形成的叙述中领会,相关叙述最著名的是《老子》四十二章中的一段话:
这一段话,因后两句涉及“阴”、“阳”、“气”,故主干部分一般的解释是:道孕育混沌未分之气,混沌之气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运动形成天地,阴阳二气相合生出第三者和气,和气产生万物。于是,由神秘的道出发,经过一系列演化链,产生了万物。 然而,道为何物,含何质,具有如此巨大的能量?还是回到《老子》里。其书二十一章写道:
这里,“道之为物”有了比较清晰的描述。它似有若无,恍恍惚惚,但其中却有形象,有实物。尤其是,它虽然深远幽昧,其中却有“精”,这“精”是真实可信的。自今及古,其名不去,用它可以观察到万物的起始。唐代孔颖达疏《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时,把“精”或“精气”与“灵”结合起来,称“精灵之气”,并把“精灵之气”与阴阳运动联系在一起描述万物萌生的具体过程:
这样,“精”或“精气”的“灵”的质性得到体现,这种质性与阴阳运动结合起来,“氤氲积聚而为万物”。 由此,在古人眼里,人之甫生亦与天上“精气”及地气相关,此说起于《管子》,其书《内业》篇曰:
而圣者之为圣,根亦在禀天之“精微之气”,王充《论衡·奇怪》篇载:
另,其书《纪妖》篇又载:
依此,某些时候“精气”或“精”似乎还可以置换为“魂”。 综合起来,上古圣王生母所感,当为“大人迹”、“神龙”、“燕卵”等所带的“精微之气”,或“精灵之气”,或“精气”,或“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