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后土信仰与中国民间信仰

http://www.newdu.com 2021-03-20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无生老母是明清民间信仰教派构造出来的一位至高无上的尊神。在历史上,民间信仰教派与全真道交涉颇多,不仅传承全真道的丹道,亦传承全真道的斋醮仪式。当代一些华北全真道更是将无生老母与十二老母的塑像置于自己的宫观内。“十二老母朝无生”神话在华北有着广泛的信仰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信仰重新在乡村社会活跃起来。民间信仰现实活动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公开建造庙宇、佛堂等宗教活动场所 ;二是部分教派信仰人数增长迅速 ;三是各教派开始着手整理本门的经卷,以作传播教理教义之用 ;四是当代民间信仰与民众的民俗生活结合得越发紧密。
    一、明清民间信仰无生老母与后土信仰
    清道光朝直隶官员黄育楩所撰《破邪详辩》,对明清民间信仰的历史、经卷有大量的描述,其中对无生老母与十二老母的记载颇多 :
    邪教有《混元红阳临凡飘高经》二本,共二十四品……《充天六祖临凡品》并《灵山如意佛临凡品》,总言二辈充天祖等共六祖,番天母等共三十位老无生,一同临凡,三辈如意佛等共三位,遮天母等共十二母老无生,又有骊山观音一同临凡,谁有功劳谁坐灵山。[1]
    邪教有《护国威灵西王母宝卷》,内云 :金枝大仙投生邰基,名曰姜螈,即高辛帝妃,生前为后稷之生母,没后为月殿之老母。以后又言西王母考察儒释道三圣人,又言西王母即无生老母化身。[2]
    如以上所说,无生老母本与番天母、遮天母、骊山观音等十二位老母坐定灵山。可怜元人(黎民百姓)在凡间受尽苦难,特临凡(下降凡尘)来普度众生,同归灵山。在无生老母的传说中,有“化身”神话。以为,十二老母等诸多老母都是无生老母的化身,如“西王母即无生老母化身”,“无生老母在灵山失散,改了号名,叫离山老母”,“无生化为观音,观音化为吕祖,是一女身”。又说,信徒 “要敬奉碧霞元君,始能见无生老母”。这样的神话设计,将无生老母与众多老母、娘娘等神佛系为一身。这是民间宗教“全神”观念的体现。
    以上所引宝卷中,《混元红阳临凡飘高经》是弘阳教经卷,《灵应泰山娘娘宝卷》《普度新声救苦宝卷》是西大乘教经卷,可见无生老母与十二老母神话应该渊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信仰教派。其中,与弘阳教关系最为密切。弘阳教是明清时期在华北影响很大的民间信仰,其宝卷中记载有关“无生老母” 神话多种。弘阳教创教人韩太湖,号宏阳,直隶曲周县人,生于明隆庆四年(1570),早岁读书,解医道。至今在河北地区仍然有韩祖庙,香火不绝。
    
    图 1 明万历刊本《混元弘阳飘高临凡经》所载诸位老母图像 [3]
    明刊本弘阳教《混元红阳悟道明心经》记载 :“虚空老母排銮驾”“无生老母香烟受”以及“后土老母”“八母无生”“十四无生”“折地”“折天”“透天”“收天”等六十余位老母同下天宫,临凡救世。宝卷中所提及“过了天宫到安养”,“离了安养东土去”,应该指的是“安养国”。在佛教教义里,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的世界没有丝毫的苦处,只有无穷的快乐,往生到那里的人便安稳舒服,所以又叫做“安养国”。阿弥陀佛,就是安养国里的教主。民间信仰借用了佛教这一概念,将“无生老母”等同于佛教的阿弥陀佛,视为极乐世界的主宰,所以有“无生老母”“过了天宫到安养”“离了安养东土去”之说。可见,许多地区供奉无生老母的“安阳宫”其实应该是“安养宫”。
    二、河南的无生老母与后土信仰
    自从民间信仰提出无生老母这个神以后,许多教派也都以无生老母为自己的最高神.明清两代的几百种民间信仰,绝大多数都直接或间接地奉无生老母为最高神。 无生老母在河南、陕西、山西、山东以及河北大部分信仰十分广泛,人们习惯称无生老母为“老母”“老娘”“老无生”。民间传说老母的道场是灵山,在华北、中原及汉中有很多地方都有灵山,老母的殿堂一般叫“安阳宫”“老母洞”,里面大多数都供奉着十三个老母,即俗话说的“十二老母朝无生”。
    道教与民间信仰有着同生共长的关系。在河南开封、南阳地区,民间信仰复兴则表现为“十二老母朝无生”神话的盛行。后唐天成元年 (926 年 ),在曹门外始建东岳庙。元太宗五年(1233 年),开封兴建“重阳观”。元初扩建,更名“朝元宫”,是纪念道教全真教主王喆而建。明洪武六年(1373 年) 改名为延庆观,沿用至今。延庆观虽然剩下规模狭隘,但其历史地位显赫,明、清两代都是河南道教道纪司所在地。延庆观在清末已经式微。清末民初开封城隍庙仍然有盛大的庙会活动,今黄河水利学院即开封城隍庙旧址。1949 年后,开封道教、民间信仰遭到破坏,庙址被占用,教徒星散,教势陡然凋敝。1999 年 8 月,经开封市宗教局、龙亭区委统战部、龙亭区宗教局同意,鲍永贵道长 负责筹备恢复无梁庙为道教活动场所。这是开封市第一处经政府批准正式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 由于原有的东岳庙、城隍庙均以被征用、拆毁。而延庆观、龙亭、禹王台等则开辟为旅游场所,不隶属于开封市道教协会,道教的活动空间大为受限。
    与此相反的是,无生老母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开封禹王台公园内供有“无生老母”和“七十二全神”。禹王台公园位于开封东南隅,原是古代梁园遗址,距今已两千五百多年,是开封市历史最久的游览胜地。因开封屡遭黄河水患,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绩,于明嘉靖二年(公元 1523 年)在台上建禹王庙,故吹台被改称为禹王台。此后,明、清两代对台上的建筑物曾多次修葺。 禹王台公园内建有“碧霞元君祠”。碧霞元君祠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 年 )。碧霞元君又名泰山老母,开封临近黄河,古代经常闹水患天灾,人们在这里修建碧霞元君祠供奉泰山老母,以求助于她的神灵,赐予开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碧霞元君祠”内又供有“无生老母”等“十二老母”。
    
    图2    碧霞祠中的无生老母神位图 3   七十二全神神位
    所谓“七十二全神”,是指共聚天地间有代表性的佛道神仙形象的一张图。最上排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女娲等。其中,“地母娘娘”往往与“千手千眼佛,大仙奶奶,二仙奶奶,三仙奶奶,眼光老母,麦奶奶,灵山老母,泰山老母,送子老母,保生老母”等一同供奉。
    在禹王台公园内的碧霞祠里,聚集了大量的香客,这些香客以老年妇女为主,她们来自开封、以及安阳、辉县等地。在她们看来,“无生老母”信仰属于“道门”,不是佛教,也不同于道教 :
    信仰无生老母的是“道门”,不是佛教,佛教的叫“菩萨”“佛祖”,和道教也不太一样。“道门”叫“老娘”。无生老母是最高的神,管着其他神。无生老母要和十二老母一起供,叫“十二老母朝无生”。我今年 60 多了。经常去各处烧香。河南很多地方供有无生老母。比较有名的是 : 北灵山、西灵山、中灵山、南灵山、东灵山。刚才来的那些人是安阳来的。安阳来的比较远,他们是包车来的,来这里烧香就是一种缘。[4]
    
    河南南阳黄石山上有一土地庙。庙里供奉有无生老母神像。面带微笑,满头白发,身披霞帔,两手持八卦,与考笔老母、南海老母一同供奉。在半山顶的安阳宫里,也供奉着无生老母。[5] 在南阳市独山的祖师宫里,无生老母则与十二老母一同供奉。
    
    三、民间信仰宣卷仪式中的后土信仰
    所谓“宝卷”,其始,主要是由唐、五代佛教变文、变相及讲经文孕育产生的一种传播宗教思想的艺术形式。它多由韵文、散文相间组成,多数宝卷可讲可唱,引人视听。[6]    讲唱宝卷的仪式称为“宣卷”。至少到明代初年,宝卷已经开始与民间信仰相结合,成为民间信仰传播宗教思想的一种形式。据统计,国内外公私收藏的宝卷约计有 1500 余种,5000 余种版本。[7]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顾颉  刚、郑振铎、向达等学者开始搜集、研究宝卷。此时的研究主要是将宝卷作为民间俗文学来看待的, 研究方式主要是进行文献学上的编目。日本学者泽田瑞穗著《增补宝卷的研究》,[8] 是海外汉学界收  集最丰者。在宝卷目录研究上,车锡伦堪称集大成者,其著《中国宝卷总目》是目前收入最全的宝卷目录。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已经有学者开始对宝卷演唱活动进行调查。[9]80 年代之后,宝卷的田野调查卓有成绩。[10] 随着宝卷调查研究的深入,学者对宝卷研究进行了反思,[11] 对“宝卷学”[12] 也进行了阐述。
    目前所知,与后土信仰、地母信仰相关的宝卷有以下诸种 :《先天元始土地宝卷》《承天效法后土皇帝道源度生宝卷》《地母宝卷》《土皇宝卷》以及《地母真经》等。在马西沙先生主编的《中华珍本宝卷》第二辑中有,收有《先天元始土地宝卷》,[13] 据宝卷叙述,土地神得到太白金星指引至三清官,元始天尊将如意钩赐予土地神作拄杖。土地神持如意钩,将南天门打开,使六方震动。玉帝派天兵神将前去捉拿,均被土地神杀败。于是,玉帝调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及齐天大圣孙行者前来助战。最后, 玉帝像收伏孙悟空那般,制伏了土地神。此宝卷堪称“大闹天宫”的土地神版本。
    在 1994 年出版的《宝卷初集》中,收有《承天效法后土皇帝道源度生宝卷》。该宝卷是河北音乐会宣讲宝卷的重要文本。尹虎彬先生曾经对河北后土信仰分布状况、核心庙宇的信仰变迁、后土信仰与道教、民间宗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将《承天效法后土皇帝道源度生宝卷》作为心理的、行为的、仪式的传承文本,考察宝卷与口头叙事传统的互为文本的历史意义,反映了一种信仰及其文本的历史的、文化上的内在联系。尹虎彬认为,地方性的宝卷和民间叙事传统是在本地的后土信仰传统中发展起来的。宝卷的演唱是包括在民间神灵与祭祀的现场活动中,神灵与祭祀是民间叙事传统的原动力。
    表 1  后土信仰宝卷概况
    

     后土信仰宝卷概况
    

    
    

     宝卷名称
    

     刊印年代
    

     收藏者
    

     流传区域
    

     著录情况
    

     备注
    

    
    
     1
    

    
    
     《先天元始土地宝卷》
    

    
    
     清初刊折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
    

    
    

    
    

    
    

    
    
    
    
     2
    

    
    
    
    
     《承天效法后土皇帝道源度生宝卷》(二卷)
    

    
    
    
    
     清刊折本
    

    
    
    
    
     傅惜华
    

    
    
    
    
     河北易州
    

    
    
    
    
     《中国宝卷总目》著录
    

     存下卷一册,卷末署 : “燕山化众刊经善士刘浩、郭玉、张文广、琅佑” 又署 :“易州韩家庄刊像 功德魏天福、常瑞”。
    

    
    
     3
    

     《地母宝卷》(一册)
    
     (又名《莲花僧宝卷》)
    

     民国十二年(1923) 抄本
    

    
    

    
    
     上海
    

     《中国宝卷总目》著录
    

    
    

    
    
     4
    

     《地母宝卷》(一册)
    
     (又名《莲花僧宝卷》)
    

     民国甲子(十三年, 1924)陈宝玉抄本
    

    
    

    
    
     郑州
    

     《中国宝卷总目》著录
    

    
    

    
    
    
    
     5
    

    
    
    
    
     《土地宝卷》
    

    
    

    
    

    
    

    
    
     《中国宝卷总目》著录
    

     《河西宝卷续选》(段平编,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4,台北)收整理本, 底本不详
    

    
    
     6
    

     《 土 皇 宝 卷 》( 全 名
    
     《后土坤元上帝宝卷》)
    
     (一册)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图书馆
    

    
    

    
    
     《中国宝卷总目》著录
    

    
    
     黄珮村旧抄本
    

    
    
     7
    

    
    
     《地母真经》(一册)
    

     清光绪九年(1883) 陕西汉中大佛寺刊本
    

    
    
     欧大年
    

    
    

     《中国宝卷总目》著录
    

    
    
在南方流传的民间教派,则十分推崇地母娘娘信仰,《地母经》在该地区广泛流传。侯冲教授曾经以所见十余种《地母经》印本进行研究,指出最早的《地母经》刊本是清同治年间陕西城固县刊本, 但诸本内容不一。闽西罗祖教的宝卷中有《地母经》,此为闽西罗祖教藏本,又称《无上生天地母老太佛》。有当代手抄经折本,及当代油印本多种。闽西罗祖教用此经为施主消灾祈福。
    而闽西罗祖教宣卷仪式中,则必须奉请“地母娘娘”。 我们可以看出,地母娘娘和“天下名山显应浮邱王郭三仙、熊刘二仙、王马元帅、五谷真仙、五公菩萨、十八位伽蓝、天上人间地府三界内外一切有感尊神、财神老爷、千贤万圣、本省本府本县本乡本村神主、社稷真官、门神户尉、井灶神君、本家历代先祖先妣一脉宗亲千千诸神万万圣”等等神众属于闽西罗祖教宣卷仪式所迎请的“地方神明”系列。
    闽西归根道仪式抄本《三教合宗》,则记载有赞文多种,其中就有地母宝诰。地母宝诰为 :“志心皈命礼,地母化生,普天肃静,河海静默,山岳吞云,万灵振扶,召集群真,天无杂气,地无妖尘, 明慧洞清,大道玄玄,虚空地母,无量慈尊。”
    现在莆田民间的金幢教流传众多宝卷,其中有《地母真经》。这些经典文本包括 :《九莲经》《西来集》(又名《慈悲悬华宝忏法卷》)、《证明来路》(又名《皈依文》)、《收殡经》《开金堂教叙》《古佛宗派》《蔡公出世》《三极根源行脚事迹集》《续三极根源事迹集》《住世老爷降凡家谱》等历史上已见记载的文献外,亦传行一些史上未载经典《宝忏一藏白话问》《大忏解》《各种忏文》《皈依解》《指三会》
    《目连经》《南斗经》《北斗经》《地母真经》《解三玄》等等。显而易见,《地母真经》被函括其中。可以说,这些经卷不仅叙述了金幢教的本门发展史,而且是该教门为广大民众提供仪式服务的重要典籍。正因为仪式生活的鲜活性,大量教门的新科仪本也正在不断的创造中。此堪为当代民间宗教复兴的一重要特征。
    结语
    后土信仰,在民间社会影响重大,与无生老母信仰也关联甚深。后土在民间又被称为地母娘娘、后土老母等等。无生老母是明清民间宗教教派构造出来的一位至高无上的尊神。在历史上,民间信仰教派与全真道交涉颇多,不仅传承全真道的丹道,亦传承全真道的斋醮仪式。当代一些华北全真道更是将无生老母与十二老母的塑像置于自己的宫观内。“十二老母朝无生”神话在华北有着广泛的信仰基础。
    
     在“十二老母朝无生”神话中,有“化身”之说。该神话认为,后土老母等十二老母都是无生老母的化身,如“西王母即无生老母化身”,“无生老母在灵山失散,改了号名,叫离山老母”,“无生化 为观音,观音化为吕祖,是一女身”。又说,信徒“要敬奉碧霞元君,始能见无生老母”。不仅如此, “后土老母”“八母无生”“十四无生”“折地”“折天”“透天”“收天”等诸位老母同下天宫,临凡救世,是“十二老母朝无生”神话的另一番表述。这样的神话设计,将无生老母与众多老母、娘娘等神 佛系为一身。这是民间宗教“全神”观念的体现。我们不难发现,在民间社会,广大民众正是通过膜 拜以无生老母为核心的后土老母、地母娘娘等“十二老母”诸位众神,念诵以后土信仰为核心的《先 天元始土地宝卷》《承天效法后土皇帝道源度生宝卷》等众多宝卷,将对后土的崇拜落实到神圣的宣卷 仪式之中。可以看出,后土信仰在中国民间宗教中的传承与转化,是渊源久远的后土信仰深入民间的展现。
    
     注释:
    
     [1]黄育楩 :《破邪详辩》,《清史资料》第 3 辑,北京 :中华书局,1982 年 7 月版,第 98 页。
    [2]黄育楩 :《破邪详辩》,《清史资料》第 3 辑,北京 :中华书局,1982 年 7 月版,第 72 页。
    [3]《混元弘阳飘高祖临凡经》卷上《灵山如意佛临凡品第九》,马西沙主编《中华珍本宝卷》(第二辑)第十一册,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 64— 65 页。
    [4]2012 年 5 月 11 日上午 10 :00— 13 :00 笔者在开封禹王台公园碧霞祠内对香客 N 氏的采访。
    [5]据安阳宫重修碑载,该宫重修于 1990 年。
    [6]马西沙主编 :《中华珍本宝卷》(第一辑)第一册“前言”,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年版。
    [7]车锡伦 :《中国宝卷总目》,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年版。
    [8][日本]泽田瑞穗 :《增补宝卷的研究》,东京 :国书刊行会,1975 年版。
    [9]《江苏南部民间戏曲说唱音乐集》,北京 :音乐出版社,1955 年版 ;张颔 :《山西民间流传的宝卷抄本》,《火花》1957 年第3 期。
    [10]1991 年,《酒泉宝卷》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江浙的宝卷调查也有成果问世。1992 年,段平《河西宝卷的调查研究》、方步和《河西宝卷真本校注研究》先后在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11]车锡伦 :《中国宝卷研究的世纪回顾》,《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3 期。
    [12]濮文起 :《宝卷学发凡》,《天津社会科学》,1999 年第 2 期。
    [13]马西沙主编 :《中华珍本宝卷》第二辑第十九册,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