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2日,簡帛網刊發拙文《郳公皮戈》,此文修改後提交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舉辦“《中國文字》出刊100期暨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小文主要討論了山東大韓東周墓地所出郳公戈。 文中根據賈一凡先生所拍攝器形和銘文,將郳公戈器主改釋爲“皮”。近日學習吳鎮烽先生所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三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8月,下文簡稱“三編”),其中1492號收錄了郳公戈,公佈了此戈更加清晰的器銘照片,先將其器主字形引於下: ![]() ![]() ![]() 《三編》也將郳公戈器主名釋爲“克父”。我們已經討論過,古文字中“克”字形從“由”從“皮”省(或從“皮”)。根據《三編》清晰銘拓,學者誤釋戈銘器主名爲“克父”二字,應是將戈銘“口”形上的戈鏽 ![]() ![]() ![]() ![]() ![]() ![]()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0年12月12日17:3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