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观点 >

【社科专访】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

http://www.newdu.com 2021-05-28 未知 明海英 参加讨论

    长江流域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是稻作农业的重要发源地。围绕长江流域稻作文明起源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简要介绍下长江流域稻作农业的起源及其原因。
    刘礼堂: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大约距今1.5万年左右,长江地区的先民在采集野生稻的同时,也开始有意识地少量栽培水稻,被认定初步掌握了驯化野生稻技术。野生稻被驯化后,又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才逐渐形成了稻作农业。考古研究表明,距今1万年左右,长江中游的居民率先在江西和湖南境内开始了驯化稻的成规模栽培。稻作农业的发展奠定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发展的经济基础。距今8000年左右,成熟农业出现,稻田规模巨大,农田管理经验日益丰富。
    长江流域的水稻种植发达有多方面因素。长江流域及其支流、湖泊、丘陵、山地,构成了非常复杂的地理环境,沿江的大小河谷、丘陵或小山下的平原、河流冲积的滩涂、湖泊淤积的洲地,都是农业作物赖以生长的良好土地,长江流域湿润温暖的气候因素等,都为稻作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简要介绍下长江流域稻作文明的典型考古发现。
    刘礼堂:从考古发现来看,最早的驯化稻多发现于洞穴或者岩厦。长江流域的早期聚落多近淡水资源,地势相对较高,规模大小各异,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大量的考古学遗址中出现了大量成熟的稻米和稻壳遗物,以及与稻作农业相关的遗迹。长江稻作文明的典型代表包括长江中游地区的仙人洞遗址、城头山遗址,以及长江下游的上山遗址、井头山遗址、施岙遗址等。
    仙人洞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县大源乡境内,地处赣东北石灰岩丘陵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为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仙人洞遗址发现的栽培稻植物化石,距今1.2万年左右。遗址中的植物孢粉遗存也是仙人洞存在稻作文化的有力证据。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发现的水稻种子距今6000多年。在城南壕沟淤泥中,出土了稻,距离城头山遗址10多公里处,则发现了大量稻田实物标本。水稻、古水稻田的发现有力的说明长江中游是稻作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之地。
    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年代与长江中游的仙人洞接近。早期文化地层中出土了夹碳陶片,并在陶片表面和胎土中,发现了许多稻壳和稻壳的印痕,还发现加工稻米的石磨盘、石磨棒。这些看上去十分简陋的工具,却是稻谷加工、煮食的重要工具,系统地证明了上山遗址当时的生活已经是原始稻作农业。
    井头山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镇。遗址中出土的陶釜残片,其表面边缘有颗黑色的炭化稻米粒。先民用陶釜蒸饭,最下层的米粒黏在陶釜底部,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锅巴”。
    施岙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发现了史前三个时期的古稻田。第一期水稻田归属于河姆渡遗址初期,发觉了疑似田坎的突起。第二期水稻田归属于河姆渡遗址四期,发觉了人力田坎和原生态土埂。第三期水稻田归属于良渚文化阶段,发觉了蜿蜒曲折的突起田坎构成“井”字形结构,一部分水稻田由路网(阡陌)和灌溉工程构成,展现了相对完善的水稻田系统。从河姆渡文化早期一直延续到良渚文化晚期,提供了稻作农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呈现,为水稻发展及其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关键线索。
    中国社会科学网:唐代的水利设施得到更多的建设和完善。该时期,长江流域稻作农业有怎样的发展?
    刘礼堂:唐代长江中游地区稻作农业有很大进步,除了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开辟新土地,或者依靠先进生产工具、技术利用此前无法利用的土地。
    唐代长江中游地区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水利事业的发展、土地面积的扩大以及粮食产量的提高等已有较多探讨。仅就土地的垦辟而言,最突出地表现在沼泽洲渚的开发。唐代江汉平原和洞庭湖畔及湘水流域的河洲湖渚,许多地方可以看到土地的垦发和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唐夔州一带即约当今川峡地区有不少稻田。杜甫诗中曾多处描写稻作农业的生产场景,如诗称“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又云“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还多次提到当地的畲田,“楚俗烧榛种田曰畲”,“烧畲度地偏”。而与夔州相去不远的忠州,据白居易在任忠州刺史时所说:“畲田涩米不耕锄,旱地荒园少菜蔬。……衣缝纰类黄丝绢,饭下腥咸小白鱼。”其它山区的事例应与此相近,不一一列举。韦应物《送唐明府赴溧水》诗云“鱼盐滨海利,姜蔗傍湖田”,张沽《江西道中作》言“渚田牛路熟”,郑谷《野步》诗:“日暮渚田微雨后,鹭鹚闲暇稻花香”,说得是今江西境内洲渚土地垦辟、水稻种植的景况。种种迹象表明,唐代长江中游一带农业生产比以往的时代有了明显的推进。
    巴蜀一带,早在汉代即“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华阳国志·蜀志》《蜀志》称秦时李冰筑都江堰,极利灌溉和航运,使当地不少州县得广开稻田,被称为“沃野千里”,所谓“天府”也。蜀川这种经济或农田水利的优势以后继续存在。唐代更有“扬一益二”之称,这是说川蜀地区的富裕程度可与扬州相侔。陈子昂称:“蜀为西南一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聚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60)卢求所撰《成都记序》也说益州“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其地腴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这些记述或有夸大之嫌,但其物产丰富当无疑问。
    (记者 明海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