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历史交汇期”的民族地区多维发展:理论逻辑与实践框架(2)

http://www.newdu.com 2021-08-26 未知 陈田 郑长德 参加讨论

    
    四、“历史交汇期”促进民族地区多维均衡发展对策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对策涉及多方面,如技术引进有助于实现地区经济收敛(李光泗、徐翔,2008),此外还有地区的创新驱动(白俊红、王林东,2016)、经济开放(宋志涛,2012)、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陈刚,2013)、FDI引入和人力资本提升(马晶梅、贾红宇、喻海霞,2013)等。
    根据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理论可知,民族地区提升内生动力、提高收入水平、加大资本投入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以及促进经济集聚,依托大中城市,接受中心经济区的辐射和涓滴是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从地区发展差距的尺度看,存在省际间、城市间、城乡间的不均衡;从地区差距的内容和致因看,技术引进与创新、经济的开放、资本的积累、FDI引入、人力资本提升、环境优化、劳动力流动等对缩小地区差距具有显著作用。这些方面,与五大发展理念存在诸多的共性内容。因此,将这些措施进行综合,融入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构建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驱动力的缩小民族地区多维发展差距的理论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民族地区多维均衡发展策略推导图
    创新式驱动发展。创新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所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如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创新。针对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要特别注重制度、科技和文化创新。由于历史、开放程度等原因,民族地区存在着许多制约发展、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机制体制,由于经济基础等原因,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水平较落后,这都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拉大,也是民族地区内部差距极化的原因。因此,民族地区要创新机制体制,培育发展新动力,要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同时,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但很多未被挖掘出来,现有的文化也存在创新性不足的现象,因此,民族地区应积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创新,为民族文化发展奠定基础。另外,民族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较大,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时构建民族地区的产业新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高地。
    协调式驱动发展。首先,民族省份间、城乡间、城市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要积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其次,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推动经济要素在民族地区有序自由的流动,努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再次,促进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此外,还要努力推动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绿色式驱动发展。民族地区有很多地区是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需要绿色式发展。绿色式驱动发展,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之间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开放式驱动发展。民族地区大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封闭,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当前,民族地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民族地区要加强与外界联系,牢牢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联系国内外市场的桥梁作用;要积极接受来自经济核心区域的辐射和涓滴,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建立健全交流合作制度,积极打造交流合作平台,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对外开放新体制。
    共享式驱动发展。民族地区共享式驱动发展,要求保障人民的机会平等、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就业;在提高民族地区收入水平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教育,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推进民族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多维的,民族地区内部的差距也是多维的,因此不能单一的只推动某一方面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发展策略应是多维的,是均衡与非均衡策略的结合,但主要目标是实现协调、跨越式发展,即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内部的多维协调和跨越式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五大驱动力,最终目标也是要实现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民族地区多维发展理论与对策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民族地区多维发展理论与对策系统图
    当前,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且民族省份之间、城乡之间以及民族省份内部发展差距较大。缩小民族地区差距,是促进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短期内民族地区的发展存在收敛与发散并存的态势,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在地区之间是收敛的。根据缩小地区差距的理论,对民族地区发展差距的内容、尺度和致因进行分析,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驱动源构建了缩小民族地区多维差距、促进多维均衡发展综合体系,以期为缩小民族地区多维发展差距提供对策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光泗,徐翔.技术引进与地区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8,7(03):983-996.
    [2]白俊红,王林东.创新驱动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收敛还是发散? [J].经济科学,2016(02):18-27.
    [3]宋志涛.经济开放、市场分割与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1):90-96.
    [4]陈刚. 资本深化、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05):11-18.
    [5]马晶梅,贾红宇,喻海霞.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空间收敛研究——基于人力资本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3(12):12-1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