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仇英《赤壁图》(局部)展现了白露时的秋景。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这样解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数千年来,在文人墨客笔下,这个节气充满了别样风情。 白露过后,天气逐渐转凉。《礼记》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清晨的露水以及由此而结成的霜,是白露时节最常见的景象,许多诗人描绘了白露时节缥缈迷离的意境。 《诗经·秦风·蒹葭》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诗把白露时节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织在一起,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感伤意境。 三国时的曹丕在《燕歌行》中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诗句,同样也描绘了一幅哀婉的秋色图: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魏晋时期的诗人左思《杂诗》中也有“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的诗句。 唐代的诗人更不会缺席这个美妙的时节。唐代诗人徐敞在《白露为霜》一诗中云:“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颜粲也有《白露为霜》的诗:“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白居易在《南湖晚秋》这首诗里描绘出了一幅凄凉的晚秋图:“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白露到来,秋风萧瑟,荷花凋残,枫叶染红,芦草枯黄,到处一片秋风萧瑟的景象,诗人触景伤情,怀念起身居异地的亲人。 到了宋代,诗人也将白露的独特景象写入赋中。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于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是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而七月十六正是白露节气前后,那篇《赤壁赋》中就有这样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样的意象,吸引画家将此引入画卷中。明代仇英的《赤壁图》(共三幅,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一幅),画面中描写的就是白露横江的时节,东坡与客泛舟江上的情景。 此外,明代不少绘画作品也描绘了白露时的景象,如沈贞吉的《秋林观瀑图》,就画了溪山观瀑之景,画上自题:“秋林霜重叶痕斑,白发萧萧二老闲。握手相逢无个事,不因论水更论山。洪熙元年秋八月望后二日,西庄沈贞吉。” 画面中山势幽峻,瀑布飞流而下,山腰里云雾缭绕,两人在树林中静赏山景。此时很多人会想起杜甫的《白露》一诗:“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古代又将白露分为三候,《逸周书·时训》中说:“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因此,大雁也是白露时节诗歌中的重要内容。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唐代诗人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尚书之下的一个机构,类似审计部门)员外郎出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市)刺史。从朝中大员贬谪到地方任职的韦应物,独坐在高斋之中,看着外面秋雨绵绵,撩动了无尽的乡愁,他创作了一首《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唐代诗人李白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豪情勃发,写下了“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诗句。 除了文人笔下的浪漫,对农民来说,白露是秋收的时节。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许多白露时节的农谚,比如“白露节,枣红截”、“白露枣儿两头红”、“白露打枣,秋分卸梨”、“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白露到,摘花椒”、“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等。 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大豆和荞麦依次成熟,等待人们的收割。“白露高粱秋分豆”、“白露前后看,莜麦荞麦收一半”便是这个时节真实的写照。 从白露开始,北方的冬小麦已开始播种,因此有“抢墒地薄白露播,比着秋分收得多”以及“白露麦,顶茬粪”的农谚。这是说在贫瘠、墒情差的地块,要抢在白露时节播种小麦,这时候播种相当于施了一遍农家肥。 从一些农谚中可以看出白露时节对农作物非常重要,如“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则强调了白露天气晴朗,对农作物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