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 陆航) 9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专题报告会,会上首次发布了陕西太平遗址的考古最新成果。太平遗址是一处大型的客省庄二期文化环壕聚落遗址,年代约为距今4150年到3700年左右。初步的考古工作显示,太平遗址的文化内涵已经出现了以礼制为核心的早期文明特征。与周边同时期文化的密切联系表明太平遗址已经具备了中心性聚邑的地位,是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中心区域的一处重要遗址。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太平遗址将会极大地推进关中盆地龙山—二里头时期社会转型期的考古学研究。 太平遗址出土年代特征鲜明的陶器 陆航/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小庆介绍,太平遗址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太平村的东侧,是在斗门水库项目建设过程中新发现的古遗址。国家高度重视太平遗址的保护工作。陕西省委、省政府迅速组织开展工作,完成了斗门水库岸线的调整,对太平遗址进行了避让。在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指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牵头,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组成太平遗址联合考古队开展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文物局负责太平遗址考古营地建设和太平遗址考古勘探发掘的外围协调和后勤保障。2021年3月1日,太平遗址联合考古队入驻太平遗址考古营地,考古工作正式启动。 太平遗址出土年代特征鲜明的骨器 陆航/摄 王小庆指出,截至目前,已完考古勘探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为确保考古勘探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次勘探依照国家文物局颁布实施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考古勘探工作规程(试行)》有关方法进行。勘探区域内采取了5米×5米、中间另加一孔呈梅花状的布孔方法进行勘探,钻探深度至生土。对勘探过程中发现的遗迹等重点区域采取加孔卡边,以确认遗迹范围。资料记录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2009年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进行,对探孔提取的土样,根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和深度,填写探孔登记表,并进行分析整理,将所有探孔的位置信息、土样照片及探孔登记表全部上传太平遗址田野数字化管理系统,判断各单项遗迹单位的属性、范围、形制与结构。目前,已完成的考古勘探工作资料正在整理、汇总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小庆在太平遗址考古基地向记者介绍遗址概况 陆航/摄 王小庆介绍,目前发掘面积2600平方米,清理灰坑164座,其中91座为隋唐时期,73座属客省庄二期文化。清理灰沟7条,其中中5条为隋唐时期,2条为客省庄二期文化时期。清理水井4座,皆为隋唐时期。清理2座房址,1座为隋唐时期,1座属客省庄二期文化。清理墓葬4座(灰坑灰沟葬),皆为客省庄二期文化时期。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和动物骨骼等,还发现少量玉器和玉料等。 发掘出土的玉器 陆航 摄 王小庆表示,经过近半年的考古勘探、发掘,对太平遗址的认识有了初步线索。可以确认这是一处大型客省庄二期文化环壕聚落遗址,年代约为距今4150-3700年前左右。在已清理的灰坑、壕沟内,出土有丰富的、年代特征鲜明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和玉器等,为我们准确了解太平遗址的年代提供了科学依据。出土的玉器包括有玉璜、玉璧、玉刀及玉璧芯和玉圭等,表明该遗址应有玉器作坊存在。出土的卜骨形制规整,灼痕清晰可辨。叶形陶牌饰枝叶纹刻画精美。尤为可贵的是出土的一件陶铃为关中地区少见,同类型的器物在被认为是尧都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和夏代早期都城的河南新密新砦遗址均有所发现,这显示当时太平遗址也应有一定的级别。目前我们对太平遗址的工作仅仅是冰山一角,但是玉器作坊、卜骨、陶牌饰和陶铃的存在表明太平遗址具备了高等级中心聚落遗址的应有要素,是我们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中心区域的一处重要遗址。 发掘出土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和玉器 陆航/摄 王小庆认为,关中盆地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正中央,是华夏文明起源、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成为从史前到历史时期人类繁衍生息的首选之地,同时也是辐射四方、涵养中华文脉,引领中华文明不断前行的中心区域。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自西向东横贯整个关中盆地,孕育了河谷两岸数不胜数的史前和历史时期遗址。过去百年的考古工作完整揭示了关中盆地自万年以降绵延不绝的华夏文明发展历程,从距今八千年的老官台文化、距今七千年的仰韶文化、距今四千年的客省庄二期文化,一直到周、秦、汉、唐等历史时期诸朝代,为我们展现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画卷。 王小庆表示,自2021年3月启动的太平遗址考古工作稳步推进,成果丰硕,为关中盆地龙山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研究提供了一批新资料。初步考古工作显示,太平遗址的文化内涵已经出现了以礼制为核心的早期文明特征。与周边同时期文化的密切联系表明太平遗址已经具备了中心性聚邑的地位,是四方文化交流的辐辏之地,奠定了关中盆地中部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都城文明的史前基础。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太平遗址将会极大地推进关中盆地龙山-二里头时期社会转型期的考古学研究,为丰富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涵、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历史经验。 9月28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副局长周魁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种建荣出席,介绍“探索历史未知,揭示文明本源, 谱写陕西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罗文利介绍,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区的太平遗址,自2021年3月启动考古发掘以来,稳步推进,成果丰硕。联合考古队通过对太平遗址的考古研究,发现环壕及玉器、卜骨、叶形陶牌饰等高等级文物,其中一件陶铃尤为罕见,仅在山西、河南的个别都邑性遗址中有所发现,基本可以确认太平遗址为一处大型客省庄二期文化环壕中心聚落,其年代已进入夏代纪年时间范围。 昆明池是汉武帝在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和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于上林苑中先后两次兴建而成的大型湖泊,在唐朝之后日渐干涸,到宋时已逐渐沦为农田。19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开展丰镐遗址考古时,对汉唐昆明池遗址进行了大面积考古勘探和调查。2005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城队对汉唐昆明池遗址再次开展考古工作。2012年秋至2016年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为配合陕西省斗门水库项目建设,先后对水库项目的起步区、试验区和库区地块进行了多年连续的考古勘探。2013年在勘探寻找昆明池东岸线过程中,在昆明池东侧太平村东、万村北、刘旗寨西一带发现太平遗址,该遗址西侧在汉代修建昆明池时有一定破坏,东侧基本保存较好。文献记载,《三辅黄图·池沼》引《关辅古语》曰:“武帝初,穿池得黑土。帝问东方朔,东方朔曰:‘西域胡人知。’乃问胡人,胡人曰:‘劫烧之余灰也。’”《初学记》卷七引晋·曹眄《志怪》云:“汉武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试问西域胡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外国道人入来长安,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胡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乃知朔言有旨。”晋?干宝《搜神记》、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等亦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