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李汝珍与北京的“镜花缘”

http://www.newdu.com 2021-10-26 北京晚报 王密林 参加讨论

    关键词:李汝珍 《镜花缘》
    
    《镜花缘》
    熟悉《镜花缘》一书的读者都知道,李汝珍是清朝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人,但《镜花缘》自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刊行以来,至清末共出了近30种版本,都没有署作者的姓名。书序中说“《镜花缘》一书,乃北平李子松石以十数年之力成之”,至于这“李松石”是谁,却鲜有人知。
    确认《镜花缘》的作者是李汝珍的,是胡适先生,他在《<镜花缘>的引论》中说:“钱玄同先生告诉我李松石是一个音韵学家,名叫李汝珍,是京兆大兴县人,著有一部《李氏音鉴》。”自此以后,所有涉及《镜花缘》及其作者的文献资料,都称“李汝珍,字松石,(清)大兴人”。那么,李汝珍的家族是怎样来到北京的?在北京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呢?
    祖父是“高考移民”加“北漂”
    需要解释的是,清朝时的大兴县衙在今东城区大兴胡同,当时的顺天府有大兴县和宛平县,而大兴县所辖地区除今日北京市大兴区的大部分地区外,还包括中轴线以东的东城区和朝阳区以及海淀区的清河镇一带。
    北京真的是李汝珍家族的祖居之地吗?这恐怕得好好推究一番。据孔继鑅所著《心向往斋集》记载,李氏一门的迁徙漂泊可是从“辛苦自池阳”开始的。所谓“池阳”,就是今日陕西省三原县的古称,三原才是这位“咄咄北平子”(李汝珍)的真正祖籍。我们为什么要相信孔继鑅的记述呢?这是因为他跟李家以及李汝珍的姻亲海州(今连云港)板浦许家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孔继鑅,字宥函,直隶大兴人,1836年中进士。他记述了与李汝珍的侄孙李维醇之间的交往。他和李维醇同为北京人,又同样在海州板浦寄居多年,并一起拜在李汝珍的姻亲许桂林的门下,属于“发小”。他俩交谊深厚,所以孔继鑅对李家的家世十分了解。
    《道光乙未科会试同年齿录》中记载,李汝珍的祖父李廷栋是“太学生”。太学即当时国子监的俗称,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即被称作“太学生”。在清代,入监肄业的有贡生(即“贡监”,包括岁贡、恩贡、副贡、拔贡、优贡、例贡)、监生(恩监、优监、荫监、例监)、官生(七品以上官子弟之聪敏好学者)、经提学官考选提拔的廪增附生等。一般未入府、州、县学而欲应乡试,或未得科举功名而欲入仕做官者,都必须先行纳捐取得监生出身,但不一定就在监读书。一些官宦家庭首次获得的功名往往就是“太学生”,这在当时就是捐纳“监生”的雅称。捐纳监生的好处是可以绕开童试而直接参加乡试,更关键的是不仅能在本省参加乡试,还能到京师直接参加顺天府的乡试,有点类似今天某些“高考移民”。
    《儒林外史》中考秀才都屡试不中的周进,就是靠着几个商人出资给其捐了监生,才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捐纳监生的费用需要白银100两至108两之间,这笔开销绝非普通农家所能承受的,这从侧面说明李家的经济状况在当时是属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很可能就是从李廷栋这位“高考移民”以监生的身份到北京参加乡试开始,李家便开始了“北漂”生涯,虽然乡试未能成功进学,但终究在京城立了足。
    李廷栋在“北漂”岁月中,挣出了一份家业,使儿子这一代得以占籍顺天府大兴县,成为天子脚下的子民。所谓占籍,就是上报户口,入籍定居之意。在清代,占籍管理得很严格。据《清史稿·食货一·户口》载:“凡民之著籍者,其别有四:曰民籍;曰军籍,亦称卫籍;曰商籍;曰灶籍(煮盐户);其经理之也,必察其祖籍……”李家属于民籍,适用的是“于寄居之地置有坟庐逾二十年者”和“倘本身已故,子孙于他省有田土丁粮,愿附入籍者”的入籍条件。
    父亲和长兄是书吏出身
    李汝珍的父亲名馥,是候选主簿。李汝珍的长兄李汝璜是监生出身,在赴海州板浦任盐课司大使之前曾“考补方略馆誊录”。
    李家在北京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呢?结合若干史料并加以分析,可以得出大致不差的结论。首先,李汝璜“方略馆誊录”的官职,一般是由书吏“考补”的在军机处方略馆任职的未入流的小官。清代的书吏,一般是父子相承的,所以李汝珍的父亲李馥的“候选主簿”一职也应是书吏考补的。李馥和李汝璜都是属于清朝中央机构在编的经制书吏——供事出身。所谓“经制书吏”,就是各衙门律例定额招募的书吏,相当于在编的国家公务员。京城的书吏分供事、经承和儒士三种,其中以供职于宗人府、内阁、上谕馆、文渊阁、翰林院、詹事府、中书科和内廷三馆的供事地位最高。
    据《清会典·吏部·验封清吏司》:“凡京吏之别三:一曰供事,二曰儒士,三曰经承。”其中宗人府、内阁、翰林院、詹事府的供事由民间的秀才、监生考取。清廷很重视供事的考试,与科举考试的规格类似,考场设在天安门外,由监察御史和内阁学士监考,阅卷由内阁大学士指派满汉学士各一员负责,护军统领率军在阅卷地稽查。考试内容是告示一道,以200字为率,主要考核其是否文理通顺、字迹端正。内廷三馆的供事则从内阁、翰林院、詹事府等衙门的供事中选送优者。所谓“内廷三馆”即“武英殿修书处”(属内务府)、国史馆(属翰林院)、方略馆(属军机处),其中方略馆是专门负责撰辑“方略”“纪略”之类的修书机构。每次朝廷重要的军功告成,或遇有重大的政治事件,皆由方略馆奉旨撰辑成书,以纪其始末。此外,也修纂皇帝特别交代纂辑的其他书籍,其办公地点就设在紫禁城内。方略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能在方略馆供职者更属优中选优。
    按清制,供事五年期满无过犯者,可出职为官,即供事有考取官员的机会。李馥考了一等,授正九品的候选主簿,李汝璜则考取了二等,授的是未入流的誊录官。李汝珍就出生在这个低级文官的家庭中。
    清代北京城实行满汉分居的政策,满人居住在内城,一般汉人只能居住在外城。为了方便居住在外城的汉人官吏每天进入内城的衙署工作,内城的崇文门一般在午夜之后不久就启门纳客,成为北京城最早开启的城门。这就使在内城各衙署工作的书吏们,为了上班的方便,一般都聚居在崇文门外的磁器口一带,这里就是李汝珍最早落下人生足迹的地方。
    成年后举家南迁
    清代的北京,一向有“京官穷,京吏富”之说,因为主官多是“科举正途”出身,学八股文而不习法令世务,对案牍文书不熟悉,在处理实际事务中不得不“奉吏为师”,而书吏是具体办理案牍文书的人员,一个个都谙熟此道,因而实际权力很大。晚清官员郭嵩焘曾为此慨叹:“本朝则与胥吏共天下耳!”其中尤以中央各部书吏的权力为大,人谓之曰:“无异宰相之柄”。
    书吏的薪俸微薄,但手中握有的权力自然可以换取不少实际利益,富京吏往往要胜过穷京官。有人作对联形容京吏阔绰舒适的生活:“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李汝珍的家族从事了两代书吏工作,长期浸润其中,有了多年的积累,整体上的生活水平虽比不了那些顶尖豪富,但也不错,这可以从李汝璜依金川例捐纳,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获试用海州板浦场盐课大使一职可窥一斑。
    捐纳即捐赀纳官,清代捐纳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为解决特殊问题,也就是为拯荒、军需、河工开设的“暂行事例”;另一类主要是捐虚衔、封典以及出身,即平民通过捐纳贡监和生员改变身份。无论哪种形式的捐纳,其程序大致相同。乾隆初年,因征伐金川战事,金川例开,可捐文职、武职和京外官。文职京官自郎中以下,至刑部司狱、兵马司吏目,外官自道府以下,至从九、未入流,武职自参将、游击以下,至千、把总并得捐纳。乾隆三十九年(1774),再征金川,因军费吃紧,于是复开金川例。位居未入流誊录官的李汝璜决定抓住这一升迁良机。他相中的职位是正八品的盐课大使,品级虽不高,却是个肥差。谋求这个官位需捐纳白银3000两,比有些地方的正七品知县所需银两都高,这在当时绝不是个小数目,可见李家的经济实力不错。
    乾隆四十七年(1782)绝对是李汝珍家族最重要的年份,就在这一年的秋天,他们结束了已绵延达三代人之久的“北京家世”,举家南徙海州,开始了自三原之后的又一次家族迁徙,刚成年的李汝珍结束了自己在京师的生活,他真正的人生传奇无疑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