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方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早已对文学与神话原型的关系有了深入论证,学术史也说明众多民间体裁都能为科幻提供叙事模式和神话原型。因此,本文试图挖掘除了上述关联之外,神话与科幻的共通性以及新的研究视角。以最有代表性的《山海经》和《三体》为例,笔者认为,神话与科幻都是在时代理性和被时人认同的真实性基础上,运用“陌生人—王”(Stranger-king)模式,表达人类权力秩序与道德性的叙事。这些相通性能启发我们贯通思考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智能革命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如何建构和表述“自我—他者”“自然—文化”的关系和文明法则。这也是今日再谈神话与科幻之时可以深耕之处。 关键词:神话;科幻;《山海经》;《三体》 作者简介:谭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一、神话和科幻有独享的共通性吗 神话思维和神话原型、神话的深层结构和叙事模式能给科幻(文学或影视)提供宝贵素材和创作依据。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神话学大家坎贝尔(Joseph Campbell)对好莱坞科幻片的影响。博学广识的约瑟夫·坎贝尔因积极参加广播和电视访谈而在美国家喻户晓。他的系列著作,比如揭示了“神话原型”(mythological archetype)的《时空变迁中的神话》,以及阐述了“英雄行动的规律”的《神话的力量》,都是能打进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的学术著作。1993年,传奇大师沃格勒(Christopher Vogler)根据坎贝尔的理论出版《作家之旅》,总结出8种人物原型(Character Archetypes)和“英雄之旅”的12个阶段。此书被奉为好莱坞的“业界圣经”,科幻经典《星球大战》故事情节便来源于《千面英雄》的“英雄”模式,导演卢卡斯甚至说,“《星球大战》就是基于坎贝尔的理念创作的现代神话”。坎贝尔与沃格勒、卢卡斯的思想邂逅,缔造了神话与科幻之间最成功和典型的联盟方式。 然而,在各种文类中,只有“神话”能够输出(或者优先提供)叙事理念、结构模式和文化原型吗? 我们先把目光前溯到19世纪中期。1864年,德国的冯·哈恩(Johann Georg Von Hahn)根据搜集的民间叙事诗归纳出16个共同的情节单元和基本公式。1881年,艾尔弗雷德·纳特(Alfred Nutt)根据凯尔特民族的14首英雄叙事诗对哈恩的公式做进一步修改。1908年,丹麦的奥尔里克(Axel Olrik)提出建立“系统的叙事科学”,并归纳出13条口头叙事法则。1909年,奥托·兰克(Otto Rank)从精神分析角度撰写《英雄出生的神话》为哈恩作出旁证。1928年,俄国的普罗普(Vladimir Propp)在《民间故事形态学》中归纳了不同英雄故事的结构和形态,影响甚广。在这些研究基础上,1948年,坎贝尔的早期力作《千面英雄》聚焦不同文化共有的英雄冒险故事,提炼出共同单元情节进行原型研究。 可见,不仅神话和神话学,百余年来,各国学者从民间传奇、传说、故事、史诗、叙事诗、仙话等文类中不断尝试总结共通的文化心理和叙事模式。或者说,围绕共同结构、想象心理、人物原型等问题形成了一个概念丛,它们与神话有关,但又不仅是神话。相应地,神话学、故事学、形态学、民俗学、主题学等都能给科幻或评论创作提供大有裨益的灵感与素材。同时,半个多世纪以来,文学与神话的关系是西方文学批评的重点问题。20世纪50年代,原型批评的代表人物弗莱(Northrop Frye)在《批评的剖析》中论证了一切文学的源泉是原型,揭示出文学对应于神话的内在结构,并与自然更替相呼应体现出的循环模式。20世纪70年代,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在《从陈词到原型》中从技术与媒介关系立场出发,认为原型包含在“陈词”(Cliche)中,能通过“经验的储存器”——语言在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中反复出现。 这些文学批评和文化理论研究已然深入挖掘了神话原型和文学叙事的关系。然而,我们不禁要追问:既然许多民间叙事体裁都能为科幻创作提供养分,那么,神话与科幻之间有特殊的共通性吗?既然神话与文学的关系已无需过多证明,今日再谈神话与科幻,能否找寻一些新的理解维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