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日本内閣文庫藏稀見明人别集彙刊 作者:侯榮川 編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0月 開本:16開 影印精裝 册數:50册 字數:26408千字 定價:39800.00元 書號:ISBN 978-7-5598-4323-4 作者簡介 侯榮川,文學博士,温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曾任玉林師範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教授,兼中國明代文學學會(籌)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爲明代詩話與詩學、日本漢詩學文獻等。發表論文《胡應麟〈詩藪〉版本考》等,出版專著《梅鼎祚戲曲研究》《日本所編明人詩文選集綜録》,編校出版《日本所藏稀見明人别集彙刊》(第一輯)、《日本所藏稀見明人詩文總集彙刊》(第一輯)、《日本所編中國詩文選集·明代卷》、《稀見明人詩話十六種》、《明人詩話要籍彙編》、《梅鼎祚戲曲集》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專案“日本所編明清詩文選集叙録、彙刊與研究”“全明詩話叙録”等,作爲子課題負責人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全明詩話新編”“全清詩歌總集文獻整理與研究”等。 前言 傳統集部文獻,包括别集、總集、詩文評等類别在内,基本涵蓋了中國古代詩文研究領域的主要文獻資料;另一方面,文集中的部分文體,如奏疏、策論及墓誌銘、傳記、雜著等也占有相當的比例,可謂經、史、子、集兼備,對中國古代政治、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的價值,是珍貴的傳統文化遺産。 明代集部文獻浩富。别集方面,據《中國古籍總目》《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及崔建英《明别集版本志》等的著録,總量有七千餘種;據我們的統計,則近一萬種。明人别集的影印及整理,以《明别集叢刊》《明代詩文集珍本叢刊》等爲代表,加上《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四庫全書禁毁叢刊》《四庫未收書輯刊》《續修四庫全書》等大型系列叢書所收録明人别集,合計已得近三千種,構成今天明代文學研究的文獻基石。 然而相較於前代,明人别集文獻尤爲複雜。一方面,作者往往在不同時期刊行詩稿、文稿,又於晚年自編爲全集,還有他人代爲編刊的選集、大全集等,其中既有重複之處,亦頗多異文,需要仔細地比勘不同版本,辨析源流異同。另一方面,明清易代後特殊的政治氣氛,使得明代集部文獻受到比其他朝代更爲嚴酷的禁毁,相當數量的明人文集在國内没有藏本或藏本殘缺。明代文學文獻的這一獨特現實,需要我們在進一步加强國内所藏文獻發掘整理的基礎上,將視野擴展至域外,尤其是日本、韓國等東亞国家与地區。 日本所藏明人集部文獻,不論是總量,還是精善版本,均爲海外之最。關於日藏明人集部文獻的調查,如山根幸夫教授《增訂日本現存明人文集目録》(一九七八年),共編録日本所藏明人文集一千八百餘種;嚴紹璗先生歷時二十餘年編著《日藏漢籍善本書録》(二〇〇七年),共收録日本所藏漢籍善本一萬零八百餘種,其中明人别集一千三百三十五種;黄仁生教授《日本現藏稀見元明文集考證與提要》(二〇〇四年)調查考證日本内閣文庫、尊經閣文庫等七家藏書機構的元明善本文集三百四十種,詳細介紹各集的版本、内容、作者生平等,其中明人文集三百零七種。這些調查考證,對於我們了解日藏明人集部文獻的情况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限於當時的條件,這些文獻調查仍有相當的局限性。據我們調查,目前所掌握的日藏明别集善本總量在三千餘種,其中孤本及稀見本四百一十餘種。 近年來,學界已愈來愈關注海外所藏中國古籍資源的搜輯、影印,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日藏明集文獻的影印出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收録内閣文庫藏李承芳《東嶠先生集》十五卷、張元禎《東白張先生文集》二十四卷、梅鼎祚《梅禹金詩草》二十卷、顧磐《海涯文集》十卷附録一卷等明人别集四種,《域外漢籍珍本叢刊》第一至五輯共影印明人别集八十一種,《日藏明人别集珍本叢刊》(第一輯)(二〇一七年)收録明人别集十一種。應該説,這些有意識的海外文學文獻的搜集整理與影印出版,對於明代文學研究向更深層面的拓展,無疑是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但也應看到,迄今已影印的日藏明人集部文獻合計百餘種,與日本所藏珍稀文獻的總量比,僅約四分之一,相當多的文獻仍然未能爲學者所知或者便捷地使用。如楊一清詩文集,今天津圖書館藏《石淙詩稿》二十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以影印),又有雲南省圖書館藏嘉慶二十一年(一八一六)雲南五華書院刻《石淙詩鈔》十五卷[民國三年(一九一四),雲南省圖書館據之重刻入《雲南叢書》,《明别集叢刊》第一輯復據《雲南叢書》本影印],這两種刻本均無文集。陳慶年先生作《楊文襄年譜》,曾致信繆藝風先生:“石淙事實甚多,參考尤煩。……又,《石淙文稿》未知何處有之?館中只有《石淙詩稿》及《關中奏議》也。在甯搜捕石淙事蹟,並設法推考其生日,皆是自娱,惟其文集不可得,引以爲憾事耳。”[陳登豐:《陳慶年先生評傳》,《鎮江文史資料》第四十二輯,第四十四頁。]今日本内閣文庫藏楊一清《石淙詩稿》二十卷《石淙文稿》十四卷,明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序刊本,詩文俱全。文稿部分爲海内外孤本,其中所收楊一清題序、贈跋、奏議、碑誌、傳銘等文章,對於明代文學、文化乃至政治、歷史研究都有極爲重要的價值。另一方面,由於文獻調查和考辨工作做得不够認真仔細,存在相當數量的重複影印或者選擇底本不當等問題。如劉珝《古直先生文集》十六卷附録一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明别集叢刊》(第一輯)、《域外漢籍珍本叢刊》(第四輯)、《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分别影印,其中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所收國家圖書館藏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刻本爲最優;又如《日藏明人别集珍本叢刊》(第一輯)收録明人别集十一種,其中六種與《域外漢籍珍本叢刊》重複。今後在繼續推進這一工作時,需要切實做好文獻的調查研究,有比較嚴格的考辨,方不至於造成資源浪費。 本編甄選日本内閣文庫所藏稀見明人别集文獻二十五種,以作者登科入仕的時間爲序,未有仕宦者則參考其生平及成書時間,編爲五十册。 内閣文庫爲日本國立公文書館的重要部門,是收儲和管理日本皇室及内閣機構等藏和、漢古代典籍及江户幕府記録公文書等的專業圖書館,其書籍來源主要包括原幕府官庫紅葉山文庫和昌平坂學問所舊藏。 紅葉山文庫,亦稱楓山文庫,爲幕府大將軍德川家康所創立。德川家康重視文治,搜羅中世紀以來僧侣寺廟及幕府藏漢籍善本,同時也通過書商從中國購買書籍。德川幕府時代實行閉關政策,僅留長崎一地作爲口岸與中國通商,大量漢籍得以輸入日本,其中文學書籍,尤其是明代别集占據了相當的比例。明治六年(一八七三),以太政大臣名義,接管紅葉山文庫。明治十七年(一八八四),更名爲太政官文庫,並將各官廳藏圖書集中於此。次年,廢除太政官,創設内閣制度,太政官文庫更名爲内閣文庫。一九五九年,日本學術會議會長建議創立國家公文書館。一九七一年,日本第六十五届國會批准設立國立公文書館,作爲總理附屬機構。 昌平坂學問所,亦稱昌平黌,前身爲林羅山所建弘文館。元禄四年(一六九一),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將弘文館搬至神田湯島的昌平坂,建立以“聖堂”爲名的學問所。明治元年(一八六八),昌平坂學問所藏書籍爲大總督府所接管。明治四年(一八七一),改由文部省管轄。次年,於昌平坂學問所舊址建書籍館。兩年後,書籍館廢止,藏書遷往淺草,改稱淺草文庫。明治十四年(一八八一),淺草文庫關閉,其藏書轉入内閣文庫。 概而言之,本編所收明人别集,具有如下一些特點。 一是版本珍稀。所選二十五種别集,有十七種爲海内外孤本,僅見藏於内閣文庫。其餘八種,亦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 如范嵩《衢村集》四卷附二卷,今僅存二本,均藏於内閣文庫。其一爲初刻本,一爲補刻後印,補刻本多祭文二篇,然無范學詩識語。本編選取補刻本爲底本影印,又據初刻本補范學詩識語。 又如梅國楨《西征集》十卷,明崇禎十一年(一六三八)序刊本,中國國家圖書館亦有藏本,然僅存卷一至卷三,今僅見日本内閣文庫藏本爲全本。 又如曾同亨《泉湖山房稿》三十卷,是書中國國家圖書館,日本内閣文庫、蓬左文庫、尊經閣文庫有藏本。國圖本六册,僅存卷一至卷十二,卷首無序。内閣文庫藏有二部,一爲初刻本,一爲補刻後印本,補刻本多卷首葉向高序及卷末《泉湖山房稿跋》。 又如内閣文庫藏潘之恒《涉江詩》七卷,爲今僅見單行本,中國臺灣圖書館、日本尊經閣文庫藏《鸞嘯集》雖包含《涉江詩》七卷,但不論序跋、目録還是正文内容,均不如内閣文庫本完整。 又如劉汝佳《劉婺州集》二十四卷,日本尊經閣文庫亦有藏本,與内閣文庫本爲同板;艾容《微塵闇稿》十四卷,尊經閣有藏本,多周鑣、盛賓二序,又多附《豕盧稿》一卷;黄廷鵠《希聲館集》十卷附一卷附《都門草》一卷《京兆微波録》一卷《南淮草》一卷,山東省圖書館亦有藏本,然無所附《都門草》等三種。 又如熊人霖《南榮集詩選》十二卷《文選》二十三卷,今僅見有中國首都圖書館與日本内閣文庫藏本,二本爲同板。《明别集版本志》云首圖本缺文選卷十四,實際内閣文庫本正文亦無卷十四,據目録,卷十四“史法”下注:“以下七策,别見舊稿。”當是原刻即未收録。 二是具有較高的文學研究價值。本編所選二十五種别集,其作者基本爲進士或舉人出身,有仕宦履歷,官位高者如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許讚、南京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黄汝良、南京右都御史王爌、福建按察僉事蕭顯、工部右侍郎蔣曙等。他們交遊廣泛,多有詩文唱和及贈序題跋,能够幫助研究者構建起更爲完善的文學網絡。如樊山王朱翊好文學,舆弟翊、翊共處一樓,結花萼社。作爲藩王,所結交除一般文士,更多的是荆楚地區的各級官員。《廣讌堂集》參與校訂的除錢兆元,尚有曹學佺、李維楨、瞿九思等,集中亦多有與官員文士唱酬的詩文。且是書雖分體編排,然每體又基本依時間編次,每年首篇均於題下注干支,在文人生平行迹考訂方面有較高的價值。又如汪必東所著詩文集,《南隽集詩類》二十卷今僅見中科院圖書館藏本,《南隽集文類》二十卷今僅見日本内閣文庫藏本,二書合,始爲汪氏詩文全帙。 明人别集大多未加删汰,加之文人多喜結社,唱和應酬,内容尤爲蕪雜。不僅如此,在編輯個人文集時,明人又往往喜歡收録他人贈寄詩文,這自然更顯得與别集之體例不合。如蕭顯《海釣遺風集》四卷,卷一爲蕭顯所撰詩詞,卷二爲其與邵珪等聯句之作,卷三、卷四爲陳獻章等贈寄之詩與李東陽等所撰贈序記、墓表、誌銘、傳等,併於一集,故《四庫全書總目》稱其“體例糅雜,編次殊爲無法”。又如吴玄《衆妙齋集》不分卷,八册,第一册贈言爲僚友賀遷慶壽之文與詩,第六册綸言、令言、訓言等則爲其父、世父及僚友等所作,實爲吴玄所著及他人贈寄之作合集。此類之集,作者個人的文學成就與藝術特點或者被遮掩不彰,但這些更爲完整、指向更爲明確的文學彙集,可以爲文學群體活動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文獻資料。 三是政治、文化與歷史研究的價值。明人别集的構成相較於唐宋也更爲複雜,除一般詩文,還收入了相當多的奏疏、條議等史部文獻及時義、告示等應用文體。如梅國楨《西征集》十卷,詩僅一卷,餘皆爲梅氏奏疏及其與魏學曾、葉夢熊等關於平叛的往來書信等,其體性兼有文史。尤其此書刊刻於崇禎十一年,其時“東隅未復,群盗滿山”,主其事者如王都俞、吴應箕均不免感史傷時,故此書不僅是梅國楨等征哱拜的歷史記録,亦是刊刻者歷史焦慮的反映。又如范嵩《衢村集》四卷附二卷,卷四《撫蜀題稿》係嘉靖十三年(一五三四)范嵩以右副都御史巡撫西蜀時奏疏七通,涉及緝盗、豁免丁糧、整飭兵備等各方面;卷五爲宦譜、誥敕、行狀等,可以幫助學者詳盡地了解范氏生平。 四是中國文化東亞傳播接受研究的價值。明代是中國近世社會最爲重要的時代之一,創造了燦爛的思想文化,通過書籍貿易的方式傳播到朝鮮、日本、越南等亞洲國家,進一步推動了“漢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 林韑(一八〇一—一八五九),字弸中,號復齋,林羅山之後,林述齋第六子,江户時代儒學學者、外交官。文政七年(一八二四),林韑任紅葉山文庫書物奉行,主持編纂《重訂御書籍目録》十四卷附《彙刻類目》十七卷《來歷志》四卷《御文庫始末記》一卷,所録即紅葉山文庫藏漢籍。該目以經、史、子、集四部編次,集部三卷,别集類共收漢蔡邕《蔡中郎集》至清李漁《笠翁一家言全集》等七百二十四種(含複本),其中明以前計二百零二種,明人四百七十六種,清人四十六種。又餘集類一卷,所收除唐李嶠《李嶠百詠》、宋王鎡《月洞吟》、清釋苣亭《蕭鳴草》三種,餘二十六種均爲明人别集。林韑編此目録時,已是清道光四年(一八二四),中日間的交流相較於明末時實更頻密,而目録中明人别集占有如此高的比例,雖或有明版價值較高、更受重視的因素,但作爲重視儒學習學,以培養輔佐藩政人才爲目的的官方學校,紅葉山文庫偏重收藏明代文學典籍,還是顯示出明人文學觀念及創作實績對江户時代日本漢文學的影響。 此二十五種明人别集,均爲紅葉山文庫或昌平坂學問所舊藏,多數係江户幕府通過書籍貿易所購藏,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使節”與見證者。 此外,本編所收各集,大多刊刻於明嘉靖、萬曆、天啓、崇禎年間,版式、字體皆有不同特徵,又有相當數量别集存在補板後印的情况,故也是文獻版本研究的重要資料。 本書所收各集原本個别有缺葉的,在正文相應缺葉處作標注;對原書葉面錯置的,於研判後加以調整,不再專門標注。本書編輯時,每種書首均冠以提要,對書名、卷數、作者、册數、刊刻年代、原書尺寸、正文行款以及原書序跋、作者小傳、編排體例、各書著録情况、館藏情况等一一考訂詳明,方便讀者了解本編所收文獻的特點,同時爲研究者獲取相關研究綫索提供便利。 在搜集資料及編輯過程中,得到日本早稻田大學内山精也教授、大阪大學淺見洋二教授、大阪大學碩士生劉瑩女史,中國山東省圖書館李勇慧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薛惠媛女史等多方面的幫助,首都圖書館亦慨然提供《南榮集文選》補圖,謹致謝忱! 侯榮川 二〇二一年辛丑夏仲草於自如如齋 總目錄 第一册 竹塘先生遺稿八卷 第二册 海釣遺風集四卷 南隽集文類二十卷(卷一至三) 第三册 南隽集文類二十卷(卷四至十一) 第四册 南隽集文類二十卷(卷十二至二十) 第五册 松皋集二十四卷(卷一至十三) 第六册 松皋集二十四卷(卷十四至二十四) 第七册 衢村集四卷附録二卷(卷一至三) 第八册 衢村集四卷附録二卷(卷四、附録) 第九册 南渠存稿十六卷(卷一至五) 第十册 南渠存稿十六卷(卷六至十一) 第十一册 南渠存稿十六卷(卷十二至十六) 第十二册 菊山詩稿十五卷(卷一至四) 第十三册 菊山詩稿十五卷(卷五至九) 第十四册 菊山詩稿十五卷(卷十至十五) 第十五册 泉湖山房稿三十卷(卷一至七) 第十六册 泉湖山房稿三十卷(卷八至十五) 第十七册 泉湖山房稿三十卷(卷十六至二十二) 第十八册 泉湖山房稿三十卷(卷二十三至三十) 第十九册 涉江詩七卷 第二十册 彩雲篇二卷 襟日樓草三卷 西征集十卷(卷一) 第二十一册 西征集十卷(卷二至十) 第二十二册 河干集十卷附一卷[卷一(一)] 第二十三册 河干集十卷附一卷[卷一(二)至三] 第二十四册 河干集十卷附一卷(卷四至五) 第二十五册 河干集十卷附一卷[卷六(一)] 第二十六册 河干集十卷附一卷[卷六(二)至七] 第二十七册 河干集十卷附一卷(卷八至十、附卷) 第二十八册 步丘草二十卷又一卷(卷一至十一) 第二十九册 步丘草二十卷又一卷(卷十二至二十、又一卷) 第三十册 衆妙齋集不分卷(第一至三册) 第三十一册 衆妙齋集不分卷(第四至六册) 第三十二册 衆妙齋集不分卷(第七至八册) 廣讌堂集二十四卷(卷一至四) 第三十三册 廣讌堂集二十四卷(卷五至十三) 第三十四册 廣讌堂集二十四卷(卷十四至二十四) 第三十五册 劉婺州集二十四卷(卷一至九) 第三十六册 劉婺州集二十四卷(卷十至十六) 第三十七册 劉婺州集二十四卷(卷十七至二十四) 第三十八册 麗矚樓集十二卷(卷一至六) 第三十九册 麗矚樓集十二卷(卷七至十二) 第四十册 希聲館藏稿十卷附一卷附都門草一卷京兆微波録一卷南淮草一卷(卷一至五) 第四十一册 希聲館藏稿十卷附一卷附都門草一卷京兆微波録一卷南淮草一卷(卷六至十、附卷) 第四十二册 希聲館藏稿十卷附一卷附都門草一卷京兆微波録一卷南淮草一卷(都門草、京兆微波録、南淮草) 菉漪園集五種六卷(文集卷上) 第四十三册 菉漪園集五種六卷(文集卷下、詩集、詠歸草、解郡本末、閩讞漫述) 第四十四册 去來漫草二卷 頤園吟草二卷 微塵闇稿十四卷(卷一至三) 第四十五册 微塵闇稿十四卷(卷四至十四) 第四十六册 南榮集詩選十二卷文選二十三卷(詩選卷一至八) 第四十七册 南榮集詩選十二卷文選二十三卷(诗選卷九至十二、文選卷一至九) 第四十八册 南榮集詩選十二卷文選二十三卷(文選卷十至二十三) 第四十九册 鶴臺先生熊山文選二十一卷(卷一至九上) 第五十册 鶴臺先生熊山文選二十一卷(卷九下至二十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