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收藏鉴赏 >

“清三代”的天蓝釉瓷器

http://www.newdu.com 2021-12-06 未知 彭霞 参加讨论

    ■广东广州 彭霞
    清代的皇帝似乎对蓝色“情有独钟”:从康熙年间清朝官方便开始各种蓝釉的烧制,先后恢复了前朝的霁蓝釉、洒蓝釉等多个蓝釉品种,还创造了清朝特有的蓝釉——天蓝釉。该釉相比较其他蓝釉颜色较浅,因釉色近似晴空的天蓝色而得名。这个品种在景德镇御窑厂的发掘中曾出土有明代宣德款的残器,但可以看出,釉色还不够纯正,尚属初创,而康熙时期则成功地烧造了这一新的颜色釉品种。
    蓝釉原本就是清代皇家祭祀的规定颜色,而天蓝釉的柔和淡雅更是令人赏心悦目。天蓝釉是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高温中烧成的蓝釉,与普通霁蓝釉不同的是其氧化钴的含量较低,不足百分之一,因而烧成后釉色浅淡匀净,似蔚蓝的天空,呈色稳定。该釉的烧造以康熙、雍正、乾隆“清三代”为盛,所见大多为官窑器,工艺技术好,质量水平高。到了嘉庆以后,其工艺渐渐衰退。前几代清朝皇帝为何喜爱天蓝釉姑且不论,光绪皇帝喜欢天蓝釉,除了对其釉色的喜爱,更多可能是对当年康乾盛世的一个怀念,或许想要通过天蓝釉的烧制来回味。另外,民国时期也曾大量仿烧康、雍、乾时期的天蓝釉器物。
    其中的康熙天蓝釉瓷器,色泽较为浅淡,呈色稳定,色调的变化前后差异较小;烧造的器物无大件器,以陈设器和文房用具为主。在常见的盘、杯、碟之外,同样的器物有不同的造型,如各式的瓶、尊就有菊瓣瓶、胆式瓶、直颈瓶、柳叶瓶、梅瓶、苹果尊、撇口尊、琵琶尊等,还有水丞、花觚、罐、缸、洗、盂等各式造型。器物外底部一般施白釉,多数写有年款,格式为“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青花楷书款,没有双圈或双栏,与同时期豇豆红器物的署款相同。
    此例,有如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两件器物。其一,为“清康熙天蓝釉菊瓣尊”(图1),高17.3、口径19.1、底径15.8厘米。它的外壁饰菊瓣形凸棱,为康熙时精品,十分罕见。其二,为“清康熙刻菊花长颈瓶”(图2),高25.6、口径3.4厘米。瓶肩、腹部暗刻缠枝菊花纹,通体施天蓝釉。
    而雍正天蓝釉瓷器,色泽有深有浅,色调的变化较为明显。器物烧造的数量和种类也比康熙时期有很大的增加,从造型来看,新出现了玉壶春瓶、天球瓶、纸槌瓶、象耳瓶、方瓶、鼓式罐、莲子罐、板沿洗等。器物的外底一般是与器身一致的天蓝釉色,而不似康熙时期的白底。
    其款识常见的,有两种格式:一是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青花楷书款,二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没有边栏;另外还有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青花篆书款,以及“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雍正天蓝釉纺锤瓶”(图3),高25厘米。其肩部凸饰弦纹一道,下腹内敛折收。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同时,雍正天蓝釉还有一批小壶、茶壶、僧帽壶、棋子罐等署有“朗吟阁制”青花楷书款或篆书款,这应是雍正作为雍亲王居住在圆明园朗吟阁时期烧造的。
    而乾隆天蓝釉瓷器,色泽与雍正时期相仿,器物造型大多延续康、雍时期做法,以水仙盆、菖蒲盆、花插、各式花瓶以及鱼篓尊等陈设器为主,器物外底与器身为同一的天蓝釉色,署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或描金款。有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天蓝釉瓶”(图4)。其造型自然规整,线条明快简洁,呈现古朴大方之气、典雅高贵之感。且釉色亦淡雅清新,宛如雨过天晴,给观者极佳的审美享受。此外,乾隆时期还有在天蓝釉之上加以描金纹饰的做法,装饰效果虽华丽富贵,但天蓝釉的雅润可爱荡然无存。
    纵观以上,可见康、雍、乾“清三代”的天蓝釉瓷器,在装饰上以体现釉色之美为追求,一般器物表面光素无纹饰,让纯净雅润的釉色尽显风采。除此之外,其也有少量的暗刻或贴塑装饰;即便如此,暗刻线条纤细,贴塑造型简洁,在釉色的掩映下丝毫没有喧宾夺主的意味,能够浑然一体,反而更增添了器物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