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虎溪山漢簡《閻昭》(下)“濕”字釋讀

http://www.newdu.com 2022-03-05 武汉大学简帛网 朱國雷 参加讨论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虎溪山漢簡簡494、552和554均出現過一個“濕”字,字形分別作:
    簡494 簡552 簡554
    整理者將字形隸定作“濕”,[1]可信,簡552雖然字形左半邊已殘,但根據左上角殘存的點畫來看,應當也是“濕”字。不過限於整理本的體例,整理者未暇對“濕”字在文中的意義作出解釋。在這裏我們嘗試對此進行討論。先將整理者給出的相關簡文釋文抄錄於下:[2]
    ⍁臧荼反,南攻趙,濕、武垣,以⍁【494】
    ⍁□□,荼濕柏易,以丁巳日絕漳,生□⍁【552】
    秦攻荆,秦將軍李信、新民將蒙武濕楚□⍁【554】[3]
    簡494整理者隸定作“”的字原作“”,疑應當釋作“饒”。漢簡中的饒字作:
    YM6D22反 五一(叄)1286+996
    北大《蒼頡篇》25
    可參看。
    饒應即《漢書·地理志》所載涿郡下轄之饒陽。[4]《史記·趙世家》:“(悼襄王)六年,封長安君以饒。”《史記正義》云:“即饒陽也。瀛洲饒陽縣東二十里饒陽故城,漢縣也。”[5]《續漢書·郡國志》“安平國”條目下載:“饒陽故名饒,屬涿。”[6]本簡所載之武垣在《漢書·地理志》中同屬涿郡。據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所標記位置,饒在今饒陽縣東北,武垣在今肅寧縣東南,武垣在饒東北方向,兩地距離較近(圖1)。臧荼反之前爲燕王,都薊,即今北京,本簡記載“臧荼反,南攻趙,濕饒、武垣”,符合其由北向南的行軍路線,亦可證“”字極有可能是饒。《史記》《漢書》關於臧荼反漢的記載極其簡略,本簡則是一條極有價值的補充材料,從簡文內容可以證明,饒、武垣漢初在趙國境內。另簡533也是與臧荼反漢有關的史料,簡文作“攻其類,當。軍破、將死,臧荼與皇帝戰於□⍁”[7],觀此簡文可知劉邦確爲親征,可證《史》《漢》相關記載無誤。
    簡552整理者釋文作“荼”的字原作“”,應當改釋作“南”。同篇《閻昭》(下)“荼”字作“(簡494)”“(簡533)”,“南”字作“(簡139)”“(簡494)”“(簡592)”,二者差異明顯。尤其是簡494同簡“荼”“南”二字共見,寫法迥異,可證簡552的所謂“荼”字應當改釋作“南”。
    簡552整理者釋文作“生”的字原作“”,據原簡圖版(圖2),此字殘存部分應當是原字的右旁,因此“”字或非“生”,宜闕疑。
    簡552“柏”下一字,圖版作“”,整理者釋文作“易”。我們懷疑此處整理者將“昜”誤寫作“易”。據簡552完整圖版(圖2),原簡左側已殘,疑當釋作“陽”字,其左側“阝”旁已殘缺。順便提及簡486,整理者釋文作:
    類,軍□於陽下,昌武君禽,此伐類,禍。【486】[8]
    “於”字圖版作“”,《閻昭》篇較爲完整的“於”字字形作(表1):
    
1 《閻昭》“於”字字形表
《閻昭》(上) 簡17
《閻昭》(下) 簡41 簡101 簡533 簡535 簡538 簡542

    對比來看,此字與“於”字字形不合。我們懷疑此字應該是“柏”字,簡552的“柏”字作“”,可參。簡486“柏陽”與簡552的“柏陽”應該指的是同一個地方。簡486“陽”字作“”,正可與簡552的“”字對比。簡552“”字所殘缺的部分應和《食方》簡168所“陽”字()所殘留的部分相同。
    根據簡文文意,簡552與簡486中的柏陽應當是地名。應即《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趙敬肅王子劉終古所受封的柏陽侯國所在地。[9]《漢書·王子侯表》作“柏暢侯”,且定其地在中山。[10]顧祖禹定其地在明真定府臨城縣西十五里之柏暢亭,並稱柏暢亭“俗訛爲柏楊亭”。[11]周振鶴先生贊同顧氏觀點,並補充說:“趙王子侯不得入中山國,中山當爲常山之訛。”[12]考古發掘表明,今河北臨城縣西豎鄉東柏暢村南200米有存在於戰國至東漢的城址。[13]馬孟龍先生據此定將柏陽地望定位於此地。[14]陽、楊、暢所屬中古等呼、上古韻部均同,陽、楊屬喻四,暢屬透母,[15]傳統觀點認爲喻四和定母有極爲密切的關係,透母和定母又只有清濁的區別,可見三字音極近。三字字形也比較接近,且有《史》《漢》異文的參照。故而以上諸位先生的考證應當是可信的,簡552與簡486中柏陽應該就在今河北臨城縣西豎鄉東柏暢村附近(圖1)。
    下面我們來討論簡文中的“濕”字,以上三簡“濕”字之後所接均爲地名或國名,大致可以推斷“濕”應當是個動詞。簡494“濕饒、武垣”與“攻趙”對應。與簡554可以對讀的另一條簡文作“秦將李信、新民將蒙武以乙酉日東擊楚。其於數不吉,以罰日攻,有□⍁【542+98】”[16],“濕楚”與“擊楚”對應。黃浩波老師曾根據這幾點指出“濕”應當是一個跟“攻”、“擊”意義接近的一個動詞。[17]准此“濕”字可以讀爲“襲”。“濕”上古音有書母緝部和透母緝部兩讀,“襲”屬“邪母緝部”,兩字韻部相同,聲紐看似有距離,但與“濕”同聲符的“隰”上古音即爲“邪母緝部”,因此從音理上看“濕”“襲”可以相通應無疑問。
    傳世文獻中,“濕”與“溼”異體關係,每每互用。根據《說文》“濕”以“㬎”爲聲符,“溼”則是“㬎省聲”。而根據出土古文字材料來看,實際上我們可以進一步說“濕”、“溼”均以“”爲聲符。[18]金文中以“”爲聲符的字有讀爲“襲”的先例:
    䢦有(司)、師氏(奔)追戎于(棫)林。     ——簋·《集成》4322
    王令敔追于上洛谷。     ——敔簋·《集成》4323
    “”與“”均以“”爲聲符,裘錫圭先生讀爲“襲”、[19]陳美蘭先生對裘說加以申述,黃德寬先生亦讀“襲”。[20]綜上所述,虎溪山漢簡《閻昭》篇中的三處“濕”字適當讀爲表“襲擊”義的“襲”。
    上舉西周金文均以“”聲字表示“襲擊”之“襲”,而秦系以外的戰國文字多用“”字來表示“襲擊”之“襲”,[21]虎溪山漢簡亦用“”聲字來表示“襲擊”之“襲”,這種沿襲西周金文的用字習慣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有趣現象。
    根據我們以上觀點,原釋文可調整爲:
    ⍁臧荼反,南攻趙,濕(襲)饒、武垣,以⍁【494】
    ⍁□,南濕(襲)柏陽,以丁巳日絕漳,□⍁【552】
    秦攻荆,秦將軍李信、新民將蒙武濕(襲)楚。□⍁【554】
    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簡552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絕”義爲“橫穿、橫渡”,《荀子·勸學》:“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所以簡552大意是“向南襲擊柏陽城,在丁巳日渡過漳水”。虎溪山漢簡《閻昭》記載的歷史事件覆蓋戰國晚期到漢初,涉及昌國君、建信君、陳勝、章銜(邯)、項(籍)、臧荼、陳豨、韓王信等歷史人物。結合“向南襲擊”以及“越過漳水”這兩個要素,我們可以推測這條簡文反映的可能是陳豨反漢事件。
    《史記·高祖本紀》云:“八月,趙相國陳豨反代地。”《閻昭》(下)簡531載:“陳豨反,以丙午誅軍吏,丁未以其兵來攻趙□⍁。”[22] 准此,陳豨在代地反漢之後即南攻趙國,前舉柏陽即在趙地。又《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上自往,至邯鄲,喜曰:“豨不南據漳水,北守邯鄲,知其無能爲也。” 趙相奏斬常山守、尉,曰:“常山二十五城,豨反,亡其二十城。”……上曰:“非若所知!陳豨反,邯鄲以北皆豨有。”[23]
    從這段材料來看,陳豨當時的勢力非常強大,有控制邯鄲和漳水的實力,常山郡絕大多數城池已落入陳豨手中,邯鄲以北基本已經被陳豨控制。根據前文對柏陽地理位置的分析,柏陽在邯鄲以北,屬常山郡,因此很可能遭受到了陳豨軍的攻擊(圖1)。
    “以丁巳日絕漳”緊接“南濕(襲)柏陽”,一般情況下說明二者有同一主語,前面我們提到“南濕(襲)柏陽”可能是陳豨的軍隊,那麼“以丁巳日絕漳”應當也是陳豨的軍隊。《史記·高祖本紀》云:“十一年,高祖在邯鄲誅豨等未畢,豨將侯敞將萬餘人游行,王黃軍曲逆,張春渡河擊聊城。漢使將軍郭蒙與齊將擊,大破之。”[24]從地理位置看,攻擊聊城需要越過漳水和黃河,“以丁巳日絕漳”或即指陳豨部將張春這一支攻擊聊城的軍隊(圖1)。
    另《閻昭》(下)另外兩條簡文可能也與陳豨反漢有關的:
    ⍁□南絕漳,攻其  ⍁【139】
    ⍁於靈丘下死⍁【538】
    簡139“⍁□南絕漳,攻其  ⍁”可能和簡552“⍁□,南濕(襲)柏陽,以丁巳日絕漳,□⍁”記載的是同一事件。類似用兩支簡以近似重複的文字記載同一件歷史事件的例子還可參看《閻昭》(下)的簡542+98和554,兩簡記載的均是李信、蒙武攻楚,文字近乎相同。
    關於陳豨兵敗被殺地,《史記》和《漢書》記載有所不同: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漢殺豨靈丘[25]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因復擊豨靈丘,破之,斬豨,得豨丞相程縱、將軍陳武、都尉高肆。[26]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高祖十二年冬,樊噲軍卒追斬豨於靈丘[27]
    《史記·高祖本紀》:樊噲別將兵定代,斬陳豨當城[28]
    《漢書·高帝紀》:周勃定代,斬陳豨於當城[29]
    《史記》於《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絳侯周勃世家》《韓信盧綰列傳》三處均記載陳豨死於靈丘,唯《高祖本紀》記載陳豨死於當城。可見司馬遷應當是看到了不同的史料,採取審慎的態度都保留了下來。班固明顯更贊成當城之說,除《漢書·高帝紀》明言“斬陳豨於當城”外,班固的態度更體現在《周勃傳》中。《漢書》於此處的相關記載幾乎全部沿襲《史記·絳侯周勃世家》的說法,唯獨不取“斬豨”之說(表2)。
    
2 《史記》《漢書》周勃傳記關於“斬豨”的不同記載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因復擊豨靈丘,破之,斬豨,得豨丞相程縱、將軍陳武、都尉高肆。
《漢書·張陳王周傳》 因復擊豨靈丘,破之,斬豨丞相程縱、將軍陳武、都尉高肄。[30]

    前文我們提到虎溪山漢簡《閻昭》記載的歷史事件覆蓋戰國晚期到漢初,再根據簡538簡文中“靈丘”“死”兩個關鍵詞,大致可以推斷簡538“⍁於靈丘下死⍁”很可能反映的是陳豨之死這一歷史事件。若此,虎溪山漢簡簡538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絳侯周勃世家》《韓信盧綰列傳》關於陳豨之死的記載很可能來源於同一原始史料(表3)。
    
3 陳豨之死的不同記載
陳豨死地 《史記》 《漢書》 虎溪山漢簡
靈丘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絳侯周勃世家》 《韓信盧綰列傳》 《閻昭》(下)簡538
當城 《高祖本紀》 《高帝紀》

    
    圖1  臧荼襲饒、武垣與陳豨襲柏陽,絕漳示意圖
    (底圖爲《中國歷史地圖集》“西漢時期冀州刺史部”圖)
    
    圖2  簡552
    附記:本文關於“濕”讀作“襲”觀點的寫作緣起於黃浩波老師2021年6月24日在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試說虎溪山漢簡〈閻昭〉所見“新民將蒙武”——秦滅楚之戰的一個細節》講座。寫作過程中曾得到陳書豪師兄的幫助,寫作完成後曾於9月底先後請劉國勝老師、黃浩波老師、丁善泉先生審閱,他們的建議促進了本文的修改完善。修改完成後暫時擱置,10月13日晚,黃浩波老師告訴我他最近看到楊先雲師姐亦有未刊文章將“濕”讀作“襲”。蒙楊先雲師姐惠賜大作,雖論證過程略有不同,但結論相同,特附記於此,以示將虎溪山漢簡“濕”讀作“襲”並非個人獨見。楊先雲師姐同時將嶽麓秦簡“用兵不濕”的“濕”字亦讀作“襲”,徵得楊師姐同意,現將楊師姐結論撮要附上:
    虎溪山漢簡《閻昭》下篇“濕楚”、“濕武垣”、“濕柏易”與嶽麓秦簡“用兵不濕”的“濕”皆可直接讀爲“襲”,表趁其不備,突然襲擊,虎溪山漢簡用“襲”字表示攻打,也是體現戰爭發動方的突然襲擊的策略。
    
[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沅陵虎溪山一號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第141-143頁。
    [2] 本文涉及簡文句讀均爲筆者所理解,原整理者未句讀。
    [3]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沅陵虎溪山一號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第141-143頁。
    [4] 詳見班固:《漢書·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第1577頁。
    [5] 司馬遷:《史記·趙世家》,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2204頁。
    [6] 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3435頁。
    [7]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沅陵虎溪山一號漢墓》,第142頁。
    [8]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沅陵虎溪山一號漢墓》,第141頁。
    [9] 詳見司馬遷:《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第1307頁。
    [10] 詳見班固:《漢書·王子侯表》,第466頁。
    [11]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647頁。
    [12]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84頁。
    [13] 國家文物局主編:《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上冊第373、下冊699頁。
    [14] 馬孟龍:《西漢侯國地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第535頁。
    [15] 除特殊說明外,本文所說的諸字上古音,主要根據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16] 此兩簡從謝明宏師兄綴合,詳見謝明宏:《虎溪山漢簡〈閻昭〉綴合(五)》,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680,2021年5月8日;又按“於”字,原釋文作“于”,楊先雲師姐改釋爲“於”,可信,詳見楊先雲:《虎溪山漢簡釋文校釋》,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640,2021年3月3日。
    [17] 黃浩波老師的觀點曾於2021年6月24日在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試說虎溪山漢簡〈閻昭〉所見“新民將蒙武”——秦滅楚之戰的一個細節》講座中提出。
    [18] 參見李家浩:《釋上博戰國竹簡〈緇衣〉中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