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熊贤品:战国时期“塞外”与“出塞”考

http://www.newdu.com 2022-04-04 爱思想 熊贤品 参加讨论

    
    
    “塞外”“出塞”是汉唐诗书中常见的字句。如果以中原地区为坐标,“塞外”一般认为指位于边境以西、以北的少数民族地区,而“出塞”是指向中原以西、以北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交通活动,如“张骞出塞”是从关中出发,一路至于西域。“塞外”的含义与“出塞”类似,地理角度指当时关中以北、以西的域外地区。从文献来看,战国时期已有关于“塞外”“出塞”的记载。战国与汉唐时期的“塞外”“出塞”是否所指相同?笔者以为,战国时期的“塞外”“出塞”与汉唐时期的具体所指有所差异,有待厘清。
    秦国与齐国为战国时期“四塞之国”。随着战国军事斗争的激化,各国边境的一些天然要塞和人工关塞的重要性越发突出。由于四境皆有天险可作屏障,这一时期秦、齐被称为“四塞之国”。
    这一时期,关中地区被称为“四塞”之地。《史记·项羽本纪》:“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作为四塞之地的关中,也被称为“天府之国”,《史记·留侯世家》指出,“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处在关中地区的秦国,被称为“四塞之国”。贾谊《过秦论》指出,“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秦国拥有“四塞”之利,因此在军事上占据优势,文献中对此多有记载。《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记载范雎劝说秦昭王时指出,“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战国策·楚策一》认为“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这些都是对秦国地理优势的描述。秦国因为四塞之利,占据地理优势。
    就具体关塞而言,文献中则有不同叙述,但大体上大同小异。《史记·苏秦列传》:“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史记·刺客列传》:“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径、渭之沃,擅巴、汉之饶,右陇、蜀之山,左关、崤之险。”《盐铁论·险固第五十》:“秦左殽、函,右陇、阺,前蜀、汉,后山、河,四塞以为固,金城千里。”
    与西部的秦国相对,齐国也被称为“四塞之国”。《战国策·齐策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记载,“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地理条件具有优势。依据何建章《战国策注释》的看法,“太山”即泰山,“琅邪”即山东胶南琅琊山,“清河”则为济水。那么整体来看,齐国都城在淄潍平原腹地的临淄,西部有济水,北有黄河,东部有黄海和渤海,南边有自东向西延伸的泰沂山系。这些山脉、河流构成了齐国的天然防御屏障,从而使齐国成为“四塞”之国。
    战国时期,就有“塞外”“出塞”的相关记载。《荀子·强国》:“若是,则兵不复出于塞外,而令行于天下矣。若是,则虽为之筑明堂于塞外而朝诸侯,殆可矣。”有学者认为,“筑明堂于塞外”之“塞外”系衍文。但这段记载整体是荀子对于秦国征服关东诸国的进程中,主要是用军力还是要靠道义、信用来威服天下的讨论。可见,此处“塞外”所指为相对秦国关中平原及其要塞而言的关东地区。《战国策·周策·西周》记载綦母恢和魏君讨论秦国攻略的问题,“秦悉塞外之兵与周之众,以攻南阳”。两处史料讨论的秦国“塞外”含义相同。
    此外,也有“出塞”的记载。《战国策·周策·西周·苏厉谓周君》“今公又以秦兵出塞”,提到苏厉劝说白起不要继续攻打周、韩、魏。其中的“出塞”应指秦军从关中地区及要塞出发,攻打关东地区。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章》:“伤齐者必赵也。秦虽强,终不敢出塞流河,绝中国而攻齐。”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定此事年代为公元前290年。关于 “流河”有不同意见:释“河”上一字为“涑”,读为“溯”;或据此认为即晋西南的涑水;或认为是黄河;郑良树读为“疏”;裘锡圭认为汉代“”常写作类似“束”,字应释“流”。从简文内容来看,裘锡圭的意见较有说服力。“出塞、涑河”也就是说秦人从关中出塞后,从河顺流而下进行征伐,攻打关东诸国。这里把秦国从关中出兵向东攻打关东诸国的军事行动,称为“出塞”。
    战国与汉唐时期“出塞”“塞外”意指不同。战国时期的“塞”一般是指诸侯国内地形上的山川、河流等天然屏障,“塞外”相当于这些天然屏障之外的区域。当时诸侯国众多,各国以其本身为地理基点,如齐、秦等国成为四塞之国,而其余诸国也就是塞外了。相对于秦、齐而言,韩、魏等国就是“四战”之国、“四战”之地。
    战国时期秦国的主要扩展方向是东进,秦国的“出塞”多为东行,由关中平原而东进。这就与汉唐时期的“出塞”多为西行、北行不同。从另一个角度说,西周到秦的社会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政治术语的含义上,也体现在地理术语内涵上。就前者而言,如“司寇”这一称谓,从西周到秦,其含义不断发生变化;就地域角度而言,战国时期三晋、秦、楚诸国的司寇也有很大不同。“出塞”也是同样的,战国至汉唐时期都存在“出塞”,但具体内容并不相同。
    战国与汉唐时期“出塞”“塞外”所指不同,应与政治形态的变迁有关。战国时期列国林立,统一尚未完成;汉唐时期则完成了大一统。同时,从战国时期的“出塞”所指对象及范围来看,主要还是在以华夏自居的战国诸雄地域内。而汉唐时期的“出塞”对象,则是指中原华夏地区之外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一差异与不同的统一格局有关。因此,在上述政治地理背景等因素影响下,产生了战国和汉唐“出塞”“塞外”的差异。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华简与商周军事地理研究”(18CZS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